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明龙

作品数:58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冶金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9篇代谢
  • 9篇杂交
  • 9篇杂交瘤
  • 9篇杂交瘤细胞
  • 8篇流加
  • 7篇微生物
  • 7篇流加培养
  • 7篇反应器
  • 6篇生物氧化
  • 6篇生物冶金
  • 5篇电池
  • 5篇动物细胞
  • 4篇冶金
  • 4篇生物浸出
  • 4篇葡萄糖
  • 4篇锂电池
  • 4篇污染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机构

  • 56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俄亥俄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山东信得动物...
  • 1篇上海倍谙基生...

作者

  • 58篇朱明龙
  • 55篇谭文松
  • 24篇张旭
  • 13篇张旭
  • 9篇牛红星
  • 7篇张淑香
  • 7篇周燕
  • 7篇李东晓
  • 6篇张嗣良
  • 5篇华平
  • 4篇刘旭平
  • 4篇顾小华
  • 3篇孙理鑫
  • 3篇游磊
  • 3篇赵亮
  • 3篇高量
  • 2篇王红
  • 2篇赵一鸣
  • 2篇王兆印
  • 2篇刘浩

传媒

  • 9篇高校化学工程...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第三届全国化...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金属矿山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7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组学技术研究冶金微生物及其微生物组
生物浸出技术与微生物组学技术的结合为生物冶金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冶金微生物和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重点介绍了人们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方法研究冶金微生物技术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组...
陈广麟张旭朱明龙谭文松
关键词:生物冶金生物浸出
利用冶金微生物预氧化难处理金精矿的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利用冶金微生物预氧化难处理金精矿的方法与装置,采用生物冶金反应器为主要处理设备,在生物冶金反应器的上端设置压缩空气输送管、二氧化碳富集装置和氧气富集装置;在生物冶金反应器内设置气体分布器和搅拌桨,将生物冶金反应器与...
朱明龙张旭王红谭文松
文献传递
Klebsiella PneumoniaeECU-15生物纳米钯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合成机理初探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自行筛选的克雷伯氏杆菌ECU-15(Klebsiella pneumoniae ECU-15)还原钯离子制备了生物纳米钯催化剂,并通过TEM、XRD、EDS对纳米钯的结构进行表征。EDS与TEM结果显示:纳米钯颗粒呈球形负载于菌体表面,平均粒径为15 nm。0.5 mg 5%Pd/Pd(0)对Cr(VI)(384μmol?L-1)还原为Cr(III)的转化率在50 min内达到99.6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FTIR与氨基聚苯乙烯微球模拟实验推测K.pneumoniae ECU-15合成生物纳米钯的可能机理是:微生物细胞表面氢酶在生物纳米钯合成过程中调控Pd(0)晶体的活性位点,而表面氨基基团可能仅作为提供成核位点。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备高效稳定的生物纳米钯催化剂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价值。
雷彬张旭谭文松朱明龙
关键词:纳米钯生物催化剂CR(VI)还原
一种生物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反应器,在反应器罐体内设有气体分布器、搅拌器、螺旋换热管,并设有顶盖,螺旋换热管上端进口通过第一管体与压力泵连接,压力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固定于集液槽液面以下;螺旋换热管的下端出口连...
张旭刘晓翠吴炜进朱明龙谭文松
文献传递
动物细胞流加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细胞流加培养方法。首先设计不同的流加过程,实现不同的拟稳态培养环境,确定优化目标和建立代谢动力学模型。根据代谢动力学模型,进行以优化调控细胞生理状态为目标的培养过程。同时,等时间间隔取样并检测氨的浓度...
谭文松牛红星朱明龙周燕华平顾小华
文献传递
底物限制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和单抗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考察了葡萄糖或谷氨酰胺限制的批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单抗生成。葡萄糖或谷氨酰胺限制时最大活细胞密度基本相同,为(1.0±0.1)×106cells/mL。葡萄糖限制时,乳酸生成减少,YLac/Glc降低,YCell/Glc增加,提示葡萄糖更多地参与三羧酸循环。谷氨酰胺限制时,氨和丙氨酸生成减少,YAmm/Gln增加,YAla/Gln减小,提示谷氨酰胺的能量利用率提高。谷氨酰胺缺失时异亮氨酸、亮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等替代谷氨酰胺,维持细胞生长和单抗合成,产物是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单抗生成与细胞生长关联,并且细胞停止生长后单抗仍生成。细胞死亡阶段的qMAb约是生长阶段的一半。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共限制下细胞对单抗的生产能力比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单独限制时小。
张淑香李东晓朱明龙谭文松张嗣良
关键词:杂交瘤细胞细胞生长代谢
葡萄糖限制的流加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和单抗生成
2003年
研究了葡萄糖限制的流加培养和批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单抗生成。与批培养相比,流加培养的培养周期长,细胞密度、单抗浓度高。随着葡萄糖浓度的下降,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和乳酸比生成速率也下降,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从60%~70%下降到0,葡萄糖更多地参与三羧酸循环,提高了葡萄糖的有效利用率和ATP的生成效率。
张淑香李东晓朱明龙谭文松张嗣良
关键词:流加培养杂交瘤细胞代谢
钙离子对293细胞结团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分别在有血清和无血清条件下、方瓶和转瓶中考察了Ca2 + 对2 93细胞结团和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Ca2 + 浓度在0 1~1 0mmol L范围内对2 93细胞的贴壁和结团性质有显著影响,而对生长影响不大。结果表明:有血清贴壁培养时,较高的Ca2 + 浓度有利于细胞贴壁;无血清悬浮培养中,Ca2 + 浓度越高,细胞结团越严重,细胞结团达到平衡后的平均粒径(D ,μm)与Ca2 + 浓度(c,mmol L)在0 1~0 5mmol L范围内可用一次函数D =5 8 6 5c +16 96描述,细胞结团尺寸是可调控的;而细胞在不同的Ca2 + 浓度下有相似的生长规律。
赵亮朱明龙张旭谭文松
一种易于释氢的发酵装置及发酵制氢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易于释氢的发酵装置及发酵制氢方法。所述易于释氢的发酵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外部的储氢装置;所述储氢装置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储氢装置包括控时开关、气泡计数器和氢气收集装置...
张旭丁慧丽杨帆陈广麟朱明龙谭文松
谷氨酰胺限制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和单抗生产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批培养和流加培养方式以及不同的流加培养成分,考察了谷氨酰胺限制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和单抗生成的影响。谷氨酰胺限制降低了最大细胞密度和单抗比生产速率,说明谷氨酰胺限制阻碍了细胞生长和单抗生产。谷氨酰胺限制流加培养的YLac/Gluc和YLac/Cells高于批培养和谷氨酰胺非限制流加培养的,说明谷氨酰胺限制促进了葡萄糖向乳酸的生成,增强了葡萄糖的溢流代谢。与批培养和谷氨酰胺非限制流加培养相比,谷氨酰胺限制流加培养的氨和丙氨酸浓度及其比生成速率较低,而且YAmm/Gln高,YAla/Gln和YAla/Cells低,说明谷氨酰胺限制使得较多的谷氨酰胺参与脱氢反应,提高了谷氨酰胺的利用率,降低了细胞对氨和丙氨酸的生成,从而削弱了氨对细胞生长和单抗生产的毒害。在流加培养中应严格控制谷氨酰胺的流加浓度及与葡萄糖的配比,要避免谷氨酰胺过分限制导致的葡萄糖溢流代谢和对细胞生长和单抗产率的不利效应。
张淑香李东晓朱明龙谭文松张嗣良
关键词:流加培养杂交瘤细胞葡萄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