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术后
  • 4篇修复术
  • 4篇修复术后
  • 3篇肢体
  • 3篇护理
  • 3篇毁损
  • 3篇毁损伤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增多
  • 2篇早期护理
  • 2篇肢体毁损伤
  • 2篇下肢
  • 1篇电解质紊乱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搏动
  • 1篇断肢
  • 1篇再植
  • 1篇肢体缺血
  • 1篇肢体缺血再灌...
  • 1篇肢体缺血再灌...

机构

  • 5篇义乌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朱海瑾
  • 4篇蒋顺仙
  • 2篇王锦霞
  • 2篇丁青
  • 2篇王雪芳
  • 1篇楼伟华
  • 1篇楼晓红
  • 1篇毛樟林
  • 1篇周旭玲
  • 1篇施旋
  • 1篇王剑峰

传媒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肢体毁损伤修复术后血小板增多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对16例肢体毁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6例患者于术后第2天起血小板逐渐增多,术后14-21 d达到高峰值,术后28 d逐渐下降。为此,护理重点为肢体毁损伤修复术后监测血小板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做好综合治疗与护理,防止血栓形成及血管危象的发生。经治疗和护理,16例患者皆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管危象。
蒋顺仙王锦霞丁青朱海瑾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护理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毁损伤修复术后早期护理
总结18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毁损伤修复术患者的早期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患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营养的支持;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电解质紊乱、便秘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为顺利进行二期软组织修复及...
蒋顺仙王雪芳朱海瑾
关键词:毁损伤小腿下段电解质紊乱
文献传递
肢体毁损伤修复术后血小板增多出现时间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肢体毁损伤修复术后血小板增多的出现时间和护理。方法对16例肢体毁损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后第二天起血小板逐渐增多,术后14~21d达到高峰值,术后28d逐渐下降。结论肢...
蒋顺仙王锦霞丁青朱海瑾
关键词:肢体毁损伤修复术
文献传递
下肢毁坏性离断再植修复术后早期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总结16例下肢毁坏性离断再植修复术的早期护理。护理重点是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患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营养支持,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电解质紊乱、便秘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6例平均住院43d,创面愈合出院,随访6~12月,骨折临床愈合,能扶拐行走。
蒋顺仙周旭玲王雪芳朱海瑾
关键词:下肢断肢再植护理
高压氧治疗双下肢动脉栓塞取检术后早期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女,79岁。因7 h 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双下肢疼痛无力不能行走,亲属于2015年9月9日19点20分急送至义乌市中心医院。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93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67/77 mmHg,神志清,痛苦貌,口唇无发绀,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 sign 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肠鸣音3次/min,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未及,双膝以下皮温下降明显,足趾毛细血管充盈差,足趾色灰暗,双下肢活动受限,肌力1级。
朱海瑾楼伟华楼晓红毛樟林王剑峰施旋
关键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高压氧治疗术后早期足背动脉搏动肺呼吸音双下肢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