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飞
- 作品数:51 被引量:287H指数:9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一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探秘生活中常见荧光物质与荧光现象”活动案例被引量:2
- 2014年
- 介绍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对“荧光现象”探秘的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文献研究荧光现象发生的机理;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荧光物质:叶绿素a、原卟啉IX、维生素B2、奎宁、荧光增白剂、罗丹明B等;利用这些物质完成趣味荧光实验;调查荧光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最终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准确评价荧光现象的意义。
- 徐惠朱鹏飞
- 关键词:荧光物质
- 电化学复习的结构化设计与实践被引量:7
- 2020年
- 在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综述已有文献研究后,提出了教学内容结构化设计思路模型。针对学生电化学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依据思路模型建构、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装置等维度的电化学内容结构化认知模型,帮助学生提升对电化学内容的系统化认识。在运用结构化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结构化,提高化学认识思路和核心观念的结构化水平,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林亮朱鹏飞
- 关键词:高三复习电化学
- 我国台湾地区自然科学领域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及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对我国台湾地区十二年基本教育自然科学领域核心素养的研制背景、内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台湾地区研究对大陆地区研制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启示。
- 朱鹏飞陈凯徐惠
-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之“催化化学”选题分析与教学探讨
- 2024年
- 从课程标准确立《发展中的化学科学》中催化化学的教学定位,再结合国家需要与学生发展制定教学目标。在国家规划的重点领域中筛选出“催化化学”主题下的三个前沿热点作为教学内容,即单原子催化、催化制氢、界面催化。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微项目教学、模型搭建、组会等。学习评价上尝试原创习题的整体设计,引领学生模拟新型催化剂的设计过程,培养归纳联想,模型认知,计算评价,文献查阅等技能与素养。
- 崔邑诚龙琪朱鹏飞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变化——基于中学化学教师的视角被引量:10
- 2018年
- 基于中学化学教师的视角概述了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背景,阐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本的主要变化。
- 朱鹏飞
- 关键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
-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以“元素周期律”为例被引量:15
- 2019年
-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四个注重”的要求,在“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电池材料的选择,设置三个学习任务——探究元素排序依据的选择、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两者发生关系的原因以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借助微型实验、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三维模型等手段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注重运用提问、点评等方式开展日常学习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上述教学设计和实践实现了元素周期律知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
- 朱鹏飞陈敏孙逸明
- 关键词: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 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研究综述:2005-2019
- 2020年
- 对2005年到2019年国内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研究的35篇文献进行综述,归纳出4个方面的研究,分别是: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特点和功能、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实施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对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改进的建议、国际化学课程结构对国内化学课程结构实施的启示,对四个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针对17版课标课程结构中的三类课程,指出了相关的研究方向和主题,建议化学教育研究者加大对课程结构研究的力度。
- 朱鹏飞
-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 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为例被引量:7
- 2017年
- 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角度选择“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电解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借助于微型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离子放电的顺序,认识相关的科学原理,了解科学原理是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介绍电解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蕴含的技术要素以及采取的一些方法.
- 朱鹏飞陈凯徐惠
- 关键词:电解氯碱工业
- 传感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调查了传感技术在江苏省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教研员和教师对传感技术的态度、认识和建议。
- 朱鹏飞
- 关键词:传感技术中学化学教学
- 利用传感技术对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一、问题的提出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CuSO4+2NaOH=Cu(OH)2↓+Na2SO4是一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这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当CuSO4和NaOH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生成的就是Cu(OH)2沉淀。事实上生成的沉淀是不是Cu(OH)2呢?
- 朱鹏飞马宏佳杜静
- 关键词:反应时氢氧化钠传感技术硫酸铜化学方程式化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