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婷

作品数:75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4篇水稻
  • 20篇基因
  • 19篇种质
  • 12篇稻种
  • 12篇核心种质
  • 8篇稻种资源
  • 8篇水稻黑条矮缩...
  • 8篇南方水稻
  • 8篇南方水稻黑条...
  • 8篇黑条矮缩病
  • 8篇矮缩病
  • 7篇植物
  • 7篇抗性
  • 6篇种质资源
  • 6篇基因组
  • 6篇分子标记
  • 5篇野生
  • 5篇野生稻
  • 5篇品系
  • 5篇全基因

机构

  • 69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广西大学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海市农业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 1篇河内农业大学
  • 1篇合浦县农业局

作者

  • 75篇李丹婷
  • 61篇农保选
  • 57篇夏秀忠
  • 43篇曾宇
  • 43篇张宗琼
  • 38篇杨行海
  • 24篇邓国富
  • 22篇刘开强
  • 14篇梁耀懋
  • 13篇郭辉
  • 12篇徐志健
  • 12篇冯锐
  • 12篇陈灿
  • 11篇陆岗
  • 9篇梁云涛
  • 7篇秦碧霞
  • 7篇高国庆
  • 7篇吴艳艳
  • 6篇谢慧婷
  • 6篇崔丽贤

传媒

  • 8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南方农业学报
  • 7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Agricu...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植物学报
  • 1篇第一届全国野...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自动去除空粒水稻的水稻收割机
本发明涉及水稻收割技术领域的一种自动去除空粒水稻的水稻收割机,包括收割机本体,收割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能对稻谷进行除杂处理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收割机本体内部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内设置有分离筒,分离筒的上端设置有用...
曾宇李丹婷农保选杨行海夏秀忠张宗琼冯锐徐自健郭辉梁云涛
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芽期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水稻属盐敏感的作物,盐胁迫会导致产量显著减少。我国盐渍地总面积大,并且呈迅速增长趋势,因此,筛选水稻耐盐种质,培育耐盐水稻品种十分必要。本研究在1.5%NaCl盐胁迫条件下评价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种子芽期的相对盐害率,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耐盐位点。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种子芽期平均发芽率为57.67%,显著低于对照92.55%,且夏皮罗-威尔克检验(0.9301)不符合正态分布。基于208,993个SNP标记,将419份核心种质资源分为6个亚群,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分析分别获得129个和1个显著关联SNP,分布在1号、2号、3号、4号、5号、6号、8号、9号和12号染色体上。在14个与水稻耐盐性显著关联区域,有13个区域与前人定位或克隆的耐盐基因重叠。显著关联区域Chr.8:10,564,948~10,733,175为首次报道,命名为qGR8。qGR8区域内含有53个基因,其中34个经转录组数据比对获得表达谱,比对结果推测LOC_Os08g17370为候选基因,该基因为跨膜9超家族成员,在耐盐亲本的根部和叶部上调表达,可能为qGR8区域内水稻芽期耐盐的新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为耐盐新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为培育耐盐水稻品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夏秀忠张宗琼杨行海荘洁曾宇邓国富宋国显黄欲晓农保选李丹婷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芽期耐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红色种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鉴定两个新的Rc等位基因被引量:3
2017年
稻米种皮颜色可以分为白、红、黑等。在红色稻米种皮中富含原花青素,其具有抗氧化活性,有利于人体健康。本研究以419份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为实验材料,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验证了控制水稻红色种皮的基因Rc。利用In Del标记HM1对97份红色种皮材料的DNA进行PCR,发现C323和C139属于第7外显子有14 bp缺失的红色种皮品种。然后,我们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这两个自然突变品种的Rc基因进行外显子测序,分析结果表明Rc ^(C139)和Rc ^(C323)属于2种不同的Rc等位基因类型。
杨行海农保选夏秀忠张宗琼曾宇刘开强邓国富李丹婷
关键词: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位基因
一种水稻种子快速点播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快速点播装置,包括托盘和点播板,所述点播板上间隔均布有向外凸起的打孔钉,所述点播板上还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打孔钉分隔成2个以上的小区,所述分隔板伸出所述点播板...
农保选张宗琼夏秀忠李丹婷杨行海曾宇颜志琼荘洁黄露莫彬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复杂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复杂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本申请采用目标性状差异显著的两个水稻亲本,构建F<Sub>2</Sub>群体,根据表型将F<Sub>2</Sub>群体分成≥3个亚群,并在每个亚群中...
杨行海张宗琼夏秀忠农保选李丹婷邓国富曾宇熊发前戴高兴梁海福荘洁
水稻糯性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1 090 071个SNP标记,对419份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糯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在P<4.72×10^(–8)(4.72E–8)水平下,检测到45个与糯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均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通过筛选显著关联位点上、下游各150 kb区域内的基因,共找到305个候选基因,其中包含2个与淀粉合成酶相关的Wx和SSIIa基因;同时在第6号染色体5.69–5.89 Mb区域发现4个与糯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该区域可能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糯性的重要候选区域。
杨行海农保选夏秀忠张宗琼曾宇刘开强邓国富李丹婷
关键词: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糯性候选基因
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标记与遗传模式
2002年
水稻广亲和性是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桥梁 ,正确掌握广亲和性的遗传是利用的前提。但广亲和性的遗传基础复杂。国内外学者对水稻广亲和性遗传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从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标记。
李丹婷梁耀懋彭懿紫
关键词:水稻广亲和性
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耐冷性鉴定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对209份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进行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鉴定及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稻作区水稻的耐冷性和变异程度。结果表明,芽期、苗期耐冷性达到1级的品种数分别为17个和15个,占供试样品的8.13%和7.18%,棉糯谷等8个品种的芽期、苗期耐冷性均为1级;芽期、苗期耐冷性的相关系数为0.55,呈极显著相关。不同类型品种间的耐冷差异显著性不同,粳稻芽期、苗期的耐冷性均显著强于籼稻;糯稻的苗期耐冷性显著强于粘稻;早、晚稻类型之间,水、陆稻类型之间的耐冷性差异不显著。不同稻作区来源品种耐冷性方面,高寒山区品种耐冷性最强,芽期耐冷性显著高于桂南、桂中和桂北稻作区;苗期耐冷性显著高于桂北稻作区。研究结果为水稻抗寒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为水稻抗寒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物质基础。
夏秀忠曾宇农保选邓国富李丹婷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耐冷性
广西沿海受旱与咸酸田面积的分布与抗旱、耐盐种质资源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调查了广西沿海地区的北海、防城港、钦州3市8县(区)1975-2010年耕地面积、干旱受灾面积和咸酸田面积的动态变化以及抗旱、耐盐作物种类和分布;收集了一批水稻、木薯及芋头的地方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抗旱性和耐盐性的鉴定评价。本研究对广西沿海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抗旱、耐盐性研究及育种利用有重要意义。
李丹婷农保选夏秀忠曾宇刘开强刘义明林竞鸿杨显志韩龙植张辉邓国富
关键词:抗旱耐盐种质资源
粳型特殊广亲和品种GC9的特性及其利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用粳籼糯多元杂交选育而成的粳稻品种GC9具有下列特点:①早粳型,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大粒,经济性状较好;②对粳型测验种和个别籼型测验种杂交育性正常,亚种间亲和谱窄。故特称之为特殊广亲和品种(Specialwidecompatibilityvariety,SWCV);③对培矮64S等部分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有专化性的亲和力和强恢复性,配制出的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表现高而稳定的结实率和充实度以及良好的产量结构和高产潜力,可作为亚种杂交稻的优良粳型恢复系开发利用。此类SWCV拓宽了亚种间杂交稻粳型恢复基因源和选育途径。
梁耀懋黎坤爱陆岗李丹婷
关键词:粳稻亚种间杂交稻恢复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