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习彬
- 作品数:86 被引量:4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喝酒文件”的权力错位
- 2006年
- 重要的是深究这类文件地方政府为什么能发,为什么敢发,而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想发就发。
- 李习彬
- 关键词:权力喝酒地方政府
- 体制与人的素质
- 2003年
- 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体制的缺陷是出现这些具有普遍性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一个国家成立或独立初期,或处于重大转型时期,以民主政治为基础的体制建设,是领袖人物的头等大事,与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建设一些重大项目相比,要重要得多。
- 李习彬
- 管理机制的概念及设计理论研究被引量:54
- 1999年
- 基于系统目的性原理、系统功能原理与管理系统设计理论, 本文对管理机制的概念与作用、特征、分类等进行了讨论, 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机制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包括机制的设计与选择、机制设计的前提、机制实现的条件、机制设计的步骤等。
- 李学栋何海燕李习彬
- 关键词:设计理论
- 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AB角被引量:3
- 2010年
- AB角工作制度是指在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完善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在相近岗位之间,实行顶岗或互为备岗的制度。AB角工作制,能够保证工作不间断从而保证服务质量,并且有利于提升任职者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好的工作机制。如果和其他一些运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将使AB角工作制建立在更为牢固的基础上并使其运作锦上添花。
- 李习彬
- 关键词:工作岗位服务质量
- 生产力概念的科学化与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基于系统整合理论的改革新思维被引量:2
- 2007年
- "1+1≠2"的系统整合原理揭示了自然界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谛。基于系统整合原理,我们可以给出生产力的科学定义,并得出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形成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的结论。因此,经典政治经济学中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并列为"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等基本论述是不能成立的;改革开放中,将计划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解释为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是不能成立的。而这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是"姓资姓社"争论存在的理论基础。由系统整合原理可以推断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可预测性"。这一基本命题,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人类认识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限度;而在实践层面,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地位,从而揭示出,改革开放中的"姓资姓社"争论,在科学理性层面,是一个不需争论的伪命题。
- 李习彬
- 关键词:生产力
- 系统动力学在军械供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本文分析了军械供应系统的特点、各类变量并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流图,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了军械供应系统的模型,最后进行了举例分析,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 酆明李习彬
-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军械
- 文献传递
- 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几条建议被引量:52
- 2003年
- 李习彬
-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意识
- DSS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被引量:11
- 1998年
- 本文从一个新的系统视角勾画了DSS研究领域的框架,指出了当前DSS研究的薄弱环节,即忽视决策系统的运行设计,缺乏面向运行的DSS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论,较少分析开发者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事理过程.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
- 李亚谭跃进李习彬
-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DSS
- 政府决策参与体制研究的现状、趋势和总体系统观被引量:6
- 2000年
- 研究政府决策参与体制 ,是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要求。文章在决策参与体制的基本概念和介绍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概况的基础上 ,阐述了体制形成和运作的理论假设 ,指出研究政府决策参与体制必须实现管理哲学从整体系统观向总体系统观的转变。
- 何海燕刘静李学栋李习彬
- 关键词:政府系统管理哲学
- 从整体观到总体观:深化体制改革需要实现的政府管理哲学转变被引量:9
- 2000年
- 以可以直接控制和支配的资源最大化为目标 ,以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为手段 ,这种政府管理模式的系统哲学基础为整体观。实践证明 ,完全的计划管理模式必然束缚社会生产力的效用发挥和发展。正视由于利益多元化所决定的社会中必然存在着非完全整合现象 ,尊重子系统和个体的自主权和自主行为 ,以追求全社会可支配资源最大化为目标 ,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的思想基础 ,其系统哲学概括即是总体观。深化改革 ,解决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 ,需要更为自觉、更为彻底地实现政府管理哲学从整体观到总体观的转变。
- 李习彬
- 关键词:政府管理模式社会生产力哲学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