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玄学
  • 2篇社会
  • 2篇魏晋
  • 2篇魏晋玄学
  • 1篇道德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学诠释
  • 1篇执政
  • 1篇执政为民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 1篇社会道德
  • 1篇社会组织
  • 1篇社会组织结构
  • 1篇思想教育
  • 1篇文明
  • 1篇文明素质
  • 1篇现实社会
  • 1篇民本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李军
  • 1篇庞学铨
  • 1篇曾建林

传媒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意义何在?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从人文社会科学的三大功能 ,即认知功能、实践功能、价值功能入手 ,分析了作为社会群体的“公众”和作为社会个体的“公众” ,其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所分别具有的重要意义 ;并从工具性意义和目的性意义有机统一的角度 ,阐论了现代社会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基本价值。
李军
关键词: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文明素质社会道德
从“天”到“无”:玄学文化的功能解析
1999年
汉末社会组织结构的离析与无序,是汉代“天人”文化模式功能消解的信号,玄学的产生正是汉魏士人面对现实危机旨在重构社会组织秩序而进行的文化革新的结果。其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非人格化的“无”本体置换汉儒人格化的“天”,重新奠定了社会组织结构的形上基石,并通过对传统社会名教的重新诠释和定位。
李军
关键词:魏晋玄学社会组织结构《老子》现实社会本体论
对魏晋玄学“自由”精神的一种政治学诠释被引量:4
2002年
学界对魏晋玄学精神的概括 ,素有“自然”、“自觉”、“自由”三说 ,其中尤以“自由说”影响较大。从政治学的角度看 ,所谓魏晋玄学的“自由”精神 ,乃是一种旨在减少外在强制压力的“消极自由” ,或曰“防卫性自由” ,是魏晋士人试图摆脱皇权专制束缚的一种政治追求。然而 ,在现实专制政治挤压下 ,魏晋士人的“自由”追求不得不从政治层面转向心理层面。
李军
关键词:魏晋玄学
执政为民:中国民本传统的崭新超越被引量:9
2004年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而要准确理解"执政为民",有必要厘清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积淀,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也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执政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种新的执政理念,与"民本"思想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崭新超越:一是从工具理性到目的理性的超越;二是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超越;三是从道德理性到制度理性的超越;四是从为民作主到社会主义民主的超越。这种超越凸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崭新时代意义。
李军曾建林
关键词:执政为民民本思想
人文精神与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教育
1999年
改革开放20年来,思想教育的经验得失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思想教育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特点和要求调整确定自身的目标、功能和任务。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经济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此,思想教育应当把培植和弘扬人文精神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主要功能,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论述了面向新世纪思想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庞学铨李军
关键词:人文精神思想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