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婉姝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群落
  • 2篇生产力
  • 2篇松林
  • 2篇碳密度
  • 2篇群落结构
  • 2篇人工林
  • 2篇红松林
  • 2篇采伐
  • 2篇产力
  • 1篇演替
  • 1篇演替趋势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水位
  • 1篇苔草
  • 1篇透光抚育
  • 1篇气体排放
  • 1篇群落结构特征
  • 1篇温度
  • 1篇温室气体
  • 1篇温室气体排放

机构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作者

  • 8篇李婉姝
  • 7篇牟长城
  • 4篇吴云霞
  • 3篇徐蕊
  • 2篇屈红军
  • 2篇刘霞
  • 2篇冯登军
  • 1篇石兰英
  • 1篇程伟
  • 1篇田新民
  • 1篇孙晓新

传媒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及自然化经营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群落重要值分析和径级划分方法,研究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的自然化趋势及群落的树种组成结构和径级结构。结果表明:沿由下至上的坡位梯度,落叶松在群落中均占有优势地位(重要值0.376~0.461),红松在群落中占有次优势地位,且呈现逐渐增强趋势(重要值0.279~0.402),阔叶树在群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重要值0.186~0.290),群落均呈现明显的自然化趋势。落叶松大径级林木比例减少(29.79%~11.32%),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68.08%~88.68%);阔叶树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18.18%~58.34%),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81.82%~41.66%),没有大径级林木;红松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7.68%~15.00%),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92.32%~85.00%),没有大径级林木。因此,应重视落叶松人工林下阔叶树与红松的培育。
屈红军牟长城李婉姝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结构特征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湿地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研究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标准木解析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5种典型天然森林湿地群落(毛赤杨沼泽-M、白桦沼泽-B、落叶松苔草沼泽-LT、落叶松藓类沼泽-LX、落叶松泥炭藓沼泽-LN)的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树种组成结构、径级...
李婉姝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产力碳密度
文献传递
采伐对小兴安岭落叶松-泥炭藓沼泽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5
2010年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择伐和皆伐对小兴安岭落叶松-泥炭藓沼泽CH4、CO2、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伐改变了落叶松-泥炭藓沼泽CH4和N2O的季节排放规律,其中对照样地的CH4为夏季吸收、秋季排放,N2O夏秋季吸收;择伐样地的CH4和N2O在夏季集中排放;皆伐样地的CH4在夏秋季排放,N2O则在夏季吸收、秋季排放.但采伐对CO2季节排放规律的影响,均为夏季>春季>秋季.采伐改变了CH4、CO2和N2O的源汇功能,对照样地为CO2的排放源、CH4和N2O的弱吸收汇;采伐地的CO2排放量下降了1/4,并转化为N2O弱排放源,为CH4的弱排放源或强排放源.择伐样地温室效应贡献潜力较对照样地下降了24.5%,皆伐地则提高了3.2%.
牟长城吴云霞李婉姝徐蕊
关键词:温室气体采伐
不同抚育强度的人天混红松林群落演替趋势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研究了不同抚育强度下的人天混红松林群落演替趋势。结果表明:未透光群落中红松和五角槭属于进展种群,花楷槭属于稳定种群,而蒙古栎属于衰退种群;半透光群落中红松、水曲柳和假色槭属于进展种群,花曲柳和五角槭属于稳定种群,而蒙古栎属于衰退种群;全透光群落中红松、五角槭和灯台树属于潜在进展种群,裂叶榆、青楷槭和花楷槭属于潜在稳定种群,而蒙古栎属于衰退种群。不同林分均呈现出进展演替趋势,都向红松硬阔叶混交林方向发展。
屈红军牟长城李婉姝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演替透光抚育
小兴安岭地区天然沼泽林生产力与植被碳密度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标准木解析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天然森林沼泽群落的树种组成结构、径级分布、蓄积量、生物量和生产力,并估算碳密度。定量评价了该地区天然沼泽林群落的生产力现状及碳密度水平,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天然沼泽林均以中、小径级林木占优势;蓄积量和生物量均呈现出落叶松—藓类沼泽>落叶松—苔草沼泽>白桦沼泽>毛赤杨沼泽>落叶松—泥炭藓沼泽;生产力呈现出落叶松—藓类沼泽与落叶松—苔草沼泽相差不大,均高于毛赤杨沼泽,其次为白桦沼泽,而以落叶松—泥炭藓沼泽为最低;除落叶松—泥炭藓沼泽外,其他各沼泽林的碳密度均高于黑龙江省天然林碳密度及全国森林植被碳密度水平。
李婉姝牟长城吴云霞徐蕊
关键词:生产力碳密度
小兴安岭毛赤杨沼泽CH4、N2O排放规律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被引量:14
2009年
选择小兴安岭山区毛赤杨(Alnus sibirica)沼泽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两个生长季内(2007年和2008年)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CH4、N2O排放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在不同采伐干扰(皆伐、45%择伐)方式下,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7年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03mg.m-.2h-1和58.56μg.m-.2h-1,2008年分别为20.57mg.m-2.h-1和17.41μg.m-.2h-1;CH4排放高峰期均发生在夏、秋两季,N2O排放规律不明显.皆伐沼泽和45%择伐沼泽CH4平均排放量分别为597.06、237.05μg.m-2.h-1,N2O平均排放量分别为35.84、114.51μg.m-.2h-1;与天然沼泽相比,CH4排放量明显下降,N2O排放通量明显升高.水位是CH4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但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不再成为限制因子,土壤温度与CH4排放相关性显著,相对较低水位与相对较高土壤温度有利于N2O排放;积水水位是影响沼泽不同年份CH4和N2O通量排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采伐引起的土壤温度和水位的变化是干扰地与对照地CH4和N2O排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刘霞牟长城李婉姝冯登军于波
关键词:采伐CH4N2O
小兴安岭典型苔草和灌木沼泽N_2O排放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林区典型苔草和灌木沼泽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年际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估算排放总量,2007和2008年在植物生长季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小兴安岭林区典型修氏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和油桦-修氏苔草(Betula ovalifolia-Carex schmidtii)灌木沼泽N2O排放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苔草和灌木沼泽2007年生长季N2O排放总量分别为0.14 kg/hm2和0.29 kg/hm2;2008年分别为0.68 kg/hm2和-0.10 kg/hm2。苔草和灌木沼泽N2O排放通量除灌木沼泽2008年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外,均具有比较显著的季节变化,最大排放出现在夏季或夏、秋季节,其中2007年N2O排放平均通量为0.0037 mg.m-.2h-1和0.0082 mg.m-.2h-1;2008年为0.016 mg.m-.2h-1和-0.0025 mg.m-.2h-1。分析表明,苔草沼泽N2O排放年际差异不显著,灌木沼泽N2O排放年际差异显著;不同类型沼泽间N2O排放差异不显著;仅苔草沼泽2007年N2O排放通量与水位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52,P<0.05,n=15)。
石兰英牟长城田新民孙晓新刘霞程伟冯登军吴云霞李婉姝
关键词:N2O排放水位温度
“栽针保阔”红松林不同透光强度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以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林区近30a不同透光抚育强度"栽针保阔"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不同透光强度(郁闭度0.2、0.4、0.6)对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透光强度下群落的树种组成结构、径级分布、蓄积生产力、年均生长量、物种多样性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透光强度的增大,树种组成结构发生改变,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先锋树种的地位不断降低;群落小径材比例依次下降,中径材比例依次提高,并出现一定比例大径材;下层红松阔叶混交林蓄积生产力逐渐增加;群落建群种红松直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呈递增趋势;中等透光抚育强度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采取"栽针保阔"与不同透光抚育强度相结合方式恢复的次生林,均形成了红松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证实透光抚育是加速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恢复的有效途径,综合考虑采取中度以上透光抚育强度(郁闭度0.4以下)更有利于地带性顶级群落阔叶红松林的恢复。
徐蕊牟长城李婉姝吴云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