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锋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SARS继发曲菌感染死亡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死因和病变特征。方法 常规HE染色 ,组织化学Macchiavello法、MSB、网状纤维、PAS染色法进行观察。结果 SARS增生修复期改变 ;继发性肺曲菌病伴双肺广泛化脓性炎 ,严重的肺组织破坏 ,肺水肿 ,肺出血 ,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血液吸入 ;霉菌性败血症伴全身器官播散性、多发性曲菌性脓肿、局部组织坏死及出血伴纤维素性坏死性血管炎、血栓及霉菌菌栓形成 ;免疫器官抑制 :脾红髓及白髓等淋巴组织严重减少 ,淋巴组织灶状坏死 ;纤维组织增生 ;淋巴结淋巴滤泡减少 ,生发中心消失 ,间质纤维化 ;骨髓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减少 ,红细胞系灶状增生。结论 患者死于免疫功能抑制继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提示对SARS的皮质激素治疗要适时视情慎用。
- 王慧君丁彦青徐军杨磊张文丽李欣耿舰申洪蔡俊杰李学锋康伟吴正蓉赵菲钟南山
- 关键词:SARS曲菌感染病理学观察皮质激素
- 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TGF-β1 mRNA的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 目的了解TGF-βmRNA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造创时间(生前伤15min~2周,死后伤1~6h)小鼠皮肤切创创缘组织TGF-βmRNA含量,并同时...
- 李学锋王慧君
- 文献传递
- 小鼠心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其优化(英文)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双向电泳对蛋白质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精确而有效,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组最有价值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模拟人体疾病状态,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并优化小鼠心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将为以后的心脏疾病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建立并优化小鼠心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设计: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研究。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4-02/09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病理科完成。选取4~5周龄雄性无特殊病原体级BABL/c小鼠12只,体质量12~15g,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在麻醉状态下脱臼处死小鼠,取心脏,对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上样缓冲液、范围的固相pH胶条、蛋白上样量、染色方法等进行对比分析,扫描并数字化,再进行图像分析。建立并优化实验中的各个环节。主要观察指标:蛋白分离的效果和实验的可重复性。结果:心肌特异的裂解方案能在pH4~7胶条上分离约910个蛋白点;银染上样量200μg,考染1000μg较为适宜;正常小鼠心肌组织在17cmpH3~10L的胶上可分离约(920±30)个蛋白点,pH4~7L的胶条上,可分离(880±30)个左右蛋白点;蛋白点平均匹配率为86.9%。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对小鼠心肌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各方面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心肌蛋白分离方法。
- 刘明王慧君李学锋金贺康伟
- 关键词:蛋白质组心肌
- 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TGF-β_1 mRNA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TGF-β1mRNA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实时PCR 技术检测不同造创时间(生前伤15 min-2周,死后伤1-6 h)小鼠皮肤切创创缘组织TGF-β1mRNA含量,并同时检测 GAPDH含量对结果进行均一化。结果TGF-β1mRNA于伤后24 h显著增高(和对照组比较P<0.01),48 h和72 h时还保持在较高水平。死后伤1 h和3 h时,TGF-β1mRNA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6 h则降至对照水平。结论TGF-β1mRNA 在小鼠皮肤创伤后有明显的规律性表达,能作为一种代表性细胞因子参与有一定存活时间(6h以上)的生前伤损伤时间的推断。实时PCR技术能对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较为精确的检测,是目前损伤时间推断研究中用于细胞因子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有效方法。
- 李学锋王慧君罗红
- 关键词:创伤修复损伤时间推断实时PCR
- 创伤修复过程中创缘皮肤细胞因子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英文)被引量:6
- 2004年
- 背景细胞因子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诸多细胞因子在创伤修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创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设计完全随机实验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完成,对象为清洁级Wistar大鼠20只,体质量175~200g,雌雄不拘,由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提供。干预实验动物背部造创制作动物皮肤创伤模型,用免疫酶联吸附方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创缘皮肤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IL-2,TNF-α在造创后0.5h即升高,并分别在造创后3h和1h到达峰值,在造创后48h均有反弹,在72和168h持续升高。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在创口修复中的蛋白水平表达呈时间相关性特点。
- 张玲莉丁云川李学锋王慧君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巨噬细胞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综述了近年来巨噬细胞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法医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巨噬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巨噬细胞表型的变化和巨噬细胞吞噬物的演化等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认为巨噬细胞在损伤修复中的特征性变化可作为损伤时间推断的新指标,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 李学锋王慧君
- 关键词:巨噬细胞法医学细胞因子创伤修复
- 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VEGF、TGF-β_1、bFGF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了解细胞因子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分布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损伤时间 (生前伤 0h~ 2w)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VEGF、TGF β1、bFGF的表达。结果 VEGF在表皮及皮脂腺呈持续性阳性表达 ,TGF β1、bFGF于伤后 3h在表皮表达增强 ,并分别持续至伤后 12h和 4 8h。三种细胞因子在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相似 ,伤后 6h主要在部分中性粒细胞表达 ,12h后则主要在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阳性细胞数量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于伤后 96h达峰值 ,伤后 1w和 2w仍见少量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达阳性。结论 TGF β1、bFGF在小鼠皮肤表皮的表达强度和损伤时间有关 ,VEGF、TGF β1、bFGF在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的表达在量上和细胞分布上均和损伤时间有关。
- 李学锋李道萍王慧君
- 关键词:皮肤创伤VEGF小鼠
- 小鼠皮肤创伤修复中3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对损伤时间的评估(英文)被引量:5
- 2005年
- 背景:创伤修复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受修复因子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细胞因子在创伤修复中的活跃表达,已成为推断损伤时间的新的参考参数,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分布与损伤时间的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分布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设计:以实验动物为对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暨全军分子肿瘤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7/09在全军分子肿瘤重点实验室完成。清洁级昆明鼠65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28g。干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生前不同造创时间分为12组(伤后15,30min,1,3,6,12,24,48,72,96h,1,2周),每组5只动物。5只未造创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损伤时间皮肤炎性细胞、修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及分布。结果:VEGF在表皮及皮脂腺呈持续性阳性表达,TGF-β1、bFGF于伤后3h在表皮表达增强,并分别持续至伤后12h和48h。三种细胞因子在炎性细胞和修复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相似,伤后6h主要在部分中性粒细胞表达,12h后则主要在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阳性细胞数量随损伤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 王慧君李学锋刘明
- 关键词:皮肤伤口愈合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2005年
-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创伤、药物成瘾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其在探索发病机理、寻找诊断预后指标和药物作用靶点等方面的应用。
- 李学锋王慧君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疾病研究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后基因组时代药物作用靶点成瘾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