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金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氮、磷添加对亚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生长季后期及初期分别设置N-P养分添加实验,探讨甘南亚高寒草甸群落及不同功能群生物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并确定提高生产力的最佳养分添加量。结果显示,随着养分添加量的增加,群落生物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二次项拟合亚高寒草甸最佳N添加量为16.58 g·m^(–2),最佳P添加量为4.50 g·m^(–2),最佳N-P共添加量为N=18.47 g·m^(–2)、P=7.39 g·m^(–2)。N、P养分添加存在交互作用,对群落生物量的促进作用N-P共添加>N添加>P添加。各添加处理下禾草均能做出积极的响应,其中N-P共添加对禾草类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大;杂草生物量随生长季后期养分添加量下降,而随生长季初期养分添加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莎草生物量在单一N添加处理下随添加量上升;P添加促进、而N添加及N-P共添加抑制豆科生物量的积累。
- 张仁懿史小明李文金王刚郭睿
- 关键词:生物量功能群
- 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以疏勒河流域中游绿洲为研究区,借助统计分析法、RS和GIS技术方法,选择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成果作为中游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基础资料,分析得出各种生态系统覆盖状况.根据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并估算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流域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了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从而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计算得出了疏勒河中游绿洲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湿地生态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生态环境需水量,同时得出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7.94×108、7.51×108、6.92×108、6.63×108、5.5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减少了12.4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呈现瓜州>敦煌>玉门,同时各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呈现减少趋势.
- 孙栋元金彦兆王启优李文金胡想全
- 关键词: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
- 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高原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鲜见。本研究通过对青海省河南县鼠类种群密度较高的高寒草甸进行了连续九年、每年三次的鼠类防控和监测,研究多年鼠类防控对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四年连续的鼠类防控显著地降低了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而后五年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下降趋势并不明显;随着鼠类防控年份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且它们与鼠兔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密度的鼠兔种群数量不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维持;气候因子比鼠兔种群大小更能解释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其对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也大于持续鼠类防控的影响。因此,对于鼠害严重的高寒草甸,鼠类防控协同气候因子共同影响着高原鼠兔种群大小和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 宋文杰张海兰洛藏昂毛卡着才让艾得协措周喜向志强喻望李文金
- 关键词:高寒草甸高原鼠兔草地退化群落结构
- 亚高寒草甸物种内稳性与生物量变化模式被引量:14
- 2015年
- 植物的内稳性与其在群落中的生态策略和适应性密切相关,然而从物种或功能群水平探讨内稳性与其竞争力关系的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为例,通过N添加、P添加及N-P共添加的方式,选取4个功能群的10个物种,探讨养分添加下生物量变化规律及物种内稳性差异。结果显示,N添加及N-P共添加促进生物量的积累,而P添加抑制群落生物量的积累,说明该地区主要限制类型为N限制;N添加、P添加及N-P共添加均促进禾本科植物生物量的积累,而降低豆科及杂类草植物的生物量,其中仅N添加增加莎草科植物的生物量;P添加下,禾本科植物P内稳性强于其他物种,P内稳性可能在禾本科植物的竞争力上起到重要作用;其他处理及N、N∶P比未表现出一般性规律。因此,养分添加条件下,内稳性差异在高寒草甸物种竞争中可能并非主导因素。
- 张仁懿史小明李文金郭睿王刚
- 关键词:化学计量生物量
- 基于VR技术的野外实践平台构建
- 2024年
- 传统野外实践受地域、交通、时间、天气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难以兼顾实践内容、成本及人员的安全。采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影像素材制作VR实景,叠加至电子地图并通过互联网发布,可实现实践对象空天地一体化的多尺度展示。基于VR技术构建与应用野外实践平台,拓展了野外实践的地域范围,同时降低教学成本和风险。VR实景的制作及发布所涉及的技术门槛低,节点的拓展性强,有利于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效益,为全国性的仿真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 张仁懿袁建立艾得协措徐当会李文金
- 关键词:虚拟现实野外实践全景照片电子地图
- 添加豆科植物对弃耕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7年
- 研究了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添加豆科植物(紫花苜蓿、草木樨和沙打旺)后,弃耕地养分特征和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豆科植物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质量分数明显增加。此外,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氮之间显著正相关,微生物量碳氮比和微生物商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既和微生物碳氮比之间显著正相关,又和微生物商之间显著正相关.从短时间来看,在弃耕地演替早期添加豆科植物,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加速演替进程.
- 贾举杰李金花王刚李文金
- 关键词:豆科植物弃耕地有机碳微生物量
- 贺兰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17
- 2013年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近年来受到和植物动物一样的重视程度,但是干旱风沙区微生物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多样性分布规律尚未揭示。以处于干旱风沙区的贺兰山不同海拔的6个典型植被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Biolog微平板法和磷脂脂肪酸甲酯法(FAMEs)系统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特征以及在不同植被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随海拔增加发生变化,且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Biolog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依次是:亚高山草甸>寒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山地旱生灌丛>荒漠草原,随海拔的升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总体上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FAMEs分析表明不同海拔的微生物区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寒温性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磷酸脂肪酸生物标记的数量和种类均最高,且细菌、真菌特征脂肪酸相对含量也最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次序是:寒温性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温性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山地旱生灌丛>荒漠草原。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海拔梯度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不同于已有的植物多样性"中部膨胀"研究结果,这说明在高海拔地区有更多的适合该生境的微生物存在,这对维持干旱风沙区的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刘秉儒张秀珍胡天华李文金
- 关键词:海拔梯度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BIOLOG
- 添加豆科植物对弃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9年
- 采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检测法,分别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弃耕地在演替早期人工添加豆科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沙打旺(Astragalus huangheensis)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豆科植物后,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显著增加(除草木樨外);MBC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比率、土壤微生物在BIOILOG微平板上的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和碳源利用能力及其代谢多样性指数均显著提高。
- 秦燕燕李金花王刚李文金
- 关键词:豆科植物弃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黄土高原
- 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 2024年
-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把生态学思想、原理与方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增强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种综合教育。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生态文明背景下大众对生态学知识的认知,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普及生态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普及生态教育的方式,从而为未来普及生态教育提供思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 李文金崔运民刘文娟张仁懿
-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 亚高寒草甸弃耕地恢复演替过程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 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问题的出现,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其强度远远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这样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其结构和功能退化,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因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 李文金
- 关键词:弃耕地植物功能群自然演替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