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345 被引量:1,79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5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7篇肿瘤
  • 104篇中医
  • 65篇中医药
  • 59篇细胞
  • 45篇胃癌
  • 42篇恶性
  • 38篇恶性肿瘤
  • 34篇肺癌
  • 33篇辨治
  • 31篇中药
  • 24篇腺癌
  • 23篇术后
  • 22篇乳腺
  • 21篇扶正
  • 20篇乳腺癌
  • 20篇免疫
  • 19篇医药治疗
  • 19篇中医药治
  • 17篇细胞肺癌
  • 17篇小细胞

机构

  • 3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9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市中西医...
  • 4篇北京振东光明...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44篇李杰
  • 48篇林洪生
  • 41篇孙桂芝
  • 22篇祁鑫
  • 21篇刘瑞
  • 21篇裴迎霞
  • 17篇花宝金
  • 15篇侯炜
  • 13篇张玉人
  • 13篇李枋霏
  • 12篇何莉莎
  • 11篇贾程辉
  • 11篇樊慧婷
  • 10篇张培彤
  • 10篇冯颖
  • 9篇李峰
  • 8篇郭秋均
  • 8篇朴炳奎
  • 8篇刘浩
  • 7篇张英

传媒

  • 33篇中医杂志
  • 23篇辽宁中医杂志
  • 14篇中国中医基础...
  • 1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2篇国际中医中药...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世界中医药
  • 8篇吉林中医药
  • 8篇中国肿瘤
  • 8篇环球中医药
  • 8篇抗癌之窗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现代中医临床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
  • 5篇第五届国际中...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36篇2023
  • 28篇2022
  • 44篇2021
  • 32篇2020
  • 12篇2019
  • 13篇2018
  • 11篇2017
  • 19篇2016
  • 18篇2015
  • 24篇2014
  • 16篇2013
  • 19篇2012
  • 5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3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养胃抗瘤冲剂对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的转录活性和凋亡相关蛋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观察养胃抗瘤冲剂对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和凋亡相关蛋白变化的影响及在肿瘤转移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正常人和胃癌患者养胃抗瘤冲剂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的转录活性和调亡相关蛋白 (Fas/FasL)的表达变化。 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明显降低 ,凋亡相关蛋白Fas表达升高 ,与健康人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1) ,随着病情的进展 ,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养胃抗瘤冲剂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Ag -NORs升高、Fas表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养胃抗瘤冲剂可以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凋亡能力 ,对增殖能力则有增强作用 ,从而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和凋亡相关蛋白变化可以从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两方面评价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 ,在胃癌转移的临床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杰孙桂芝祁鑫裴迎霞闫洪飞贺用和
关键词:养胃抗瘤冲剂RDNA转录活性
中医药在调节胃肠道菌群以防治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近年的研究显示:胃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密切相关.有效调节胃肠道微生态对防治胃肠道肿瘤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多采用口服进药方式,可以直接发挥调节胃肠道微生态作用,通过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结构、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防止菌群移位、增强胃肠黏膜免疫功能等多途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起到干预作用,其中在改善癌前状态及联合抗肿瘤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研究显示:胃肠道微生态与脾虚证、湿热证关系密切,中医药可以健脾和胃、清热祛湿为治则,遵循“病证结合”的诊疗思维,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新视角防治胃肠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希冀为中医药抗肿瘤研究提供新策略.
朱广辉桑毅婷李杰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中医药治疗病证结合
中医药延缓第一代EGFR-TKIs耐药时间的优势人群特征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延缓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s)的优势人群特征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住院治疗且出院后继续于此院门诊行中医药治疗的服用EGFR-TKIs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90例,中位PFS时间为9.6个月。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女性、无吸烟史、无饮酒史、周围型肺癌、腺癌、无肾上腺转移、无肝转移、无肺不张、服用EGFR-TKIs后出现不良反应、肺脾气虚合痰湿瘀阻证患者的PFS时间延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服用EGFR-TKIs后出现不良反应、周围型肺癌、无肾上腺转移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肺脾气虚合痰湿瘀阻证与其他证型相比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中医药延缓第一代EGFR-TKIs耐药时间的优势人群特征可能为服用EGFR-TKIs后出现不良反应、周围型肺癌、无肾上腺转移、肺脾气虚合痰湿瘀阻证。
高瑞珂吴喆李杰张潇潇朱广辉
关键词:中医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
脾补肾、解毒抗癌法防治小细胞肺癌转移的作用及理论探讨
小细胞肺癌极易发生远处转移,其中以脑、骨为最常见.中医认为,正虚邪盛则病进,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虚骨弱则癌毒侵袭,进而发生脑、骨转移.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健脾补肾既可扶助全身之正气,同时肾强则骨壮且髓海充...
苏春雨李杰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肿瘤转移健脾补肾法
文献传递
益肺清化法在肺癌防治中的应用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中医药是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作用靶点和机制被逐步揭示,基于辨病辨证理论指导下不同治法的疗效也进一步得到证实。益肺清化法是根据肺癌总的病机特点,结合临床的实际情况,提炼为中医药防治肺癌的主要治法之一,在既往研究及应用中展示了其作用优势。故结合肺癌气阴两虚、痰(瘀)毒内蕴的病机特点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对益肺清化法在肺癌临床实践不同阶段的应用和有效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诠释,并总结概括了其在基础研究中的可能机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益肺清化法防治肺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冯颖宋卓吴成亚李杰
关键词:肺癌肿瘤防治中医药
孙桂芝主任医师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撷菁
孙桂芝主任医师是我国著名的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从事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有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的患者遍及海内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肿瘤辨证施治体系。指出在肿瘤过程中应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坚持扶正祛邪相...
李杰
关键词: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
疏肝理气中药联合三阶梯镇痛方案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癌痛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关注。结合临床实践及导师临证经验,我们提出疏肝理气中药联合三阶梯镇痛方案干预癌痛:替代第一阶梯药物;延长第二阶梯升阶时间;延缓第三阶梯药物剂量增加及改善药物相关副作用。以期为...
朱广辉杨琳蔚李杰
关键词:癌痛疏肝理气三阶梯镇痛阿片类药物
化疗脱发 食疗相助被引量:1
2008年
毛发脱落是放化疗期间出现的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给很多肿瘤病人尤其是女性病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治疗是很不利的。其实,病人没有必要把毛发脱落想得那么可怕,这种脱落是可逆的,有一些中西医措施可以延缓毛发的脱落,帮助你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李杰
关键词:放化疗毛发脱落脱发肿瘤病人制首乌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5-Fu对胃癌荷瘤小鼠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扶正解毒方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荷瘤小鼠术后复发转移的抑制作用,并通过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CD8^(+)T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含量的改变,内质网应激途径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615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扶正解毒方(25 g·kg^(-1))组,5-Fu(25 mg·kg^(-1))组,联合组(扶正解毒方25 g·kg^(-1)+5-Fu 25 mg·kg^(-1)),每组各10只,将小鼠前胃癌细胞(MFC细胞)接种于左后肢内侧爪垫下,通过手术切除移植瘤建立术后复发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术后复发胃癌荷瘤小鼠肺转移病理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瘤中CD4^(+)/CD8^(+)T值及脾脏中Treg细胞[CD4^(+),CD25^(+),叉头框蛋白P3(FOXP3)+细胞]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需求酶1α(IRE1α),激活转录因子6(ATF6),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含量,以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复发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复发瘤重均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肺转移数均降低,转移率均有所降低,联合组肺转移总数最少,转移率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扶正解毒方组、联合组CD4^(+)/CD8^(+)T值明显升高(P<0.05),Treg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5);5-Fu组Treg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5)。IHC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ATF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IRE1α表达明显下降(P<0.05),Akt表达显著下降(P<0.01);5-Fu组及联合组mTOR表达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5-Fu组GRP78表达明显下降(P<0.05),5-Fu组及联合组PI3K,磷酸化Akt(p-Akt),mTOR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5-Fu可以抑制荷瘤小鼠术后复发转移,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的信号通路,
冯颖吴喆李杰
关键词:扶正解毒方5-氟尿嘧啶胃癌内质网应激
方法学的创新是推动中医药肿瘤研究的关键
中医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瓶颈就是研究方法学的缺乏和创新,方法学的创新是推动中医药肿瘤研究的关键.①建立有中医药特色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推动中医临床现代化研究进程;借鉴循证医学的目的是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前提...
李杰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