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创伤性膈肌破裂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TDR患者的螺旋CT多平面重组表现特征,并与手术所见对比.结...
- 李杰
- 肺诺卡氏菌病CT表现
- 目的:探讨肺诺卡氏菌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46-77岁)经肺泡灌洗(10例)或活检(6例)证实是肺诺卡氏菌病患者的未经治疗的初次...
- 林毅陈方宏王浩初李杰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肺疾病奴卡菌感染
- 肺诺卡氏菌病CT表现
- <正>目的:探讨肺诺卡氏菌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46-77岁)经肺泡灌洗(10例)或活检(6例)证实是肺诺卡氏菌病患者的未经治疗的...
- 林毅陈方宏王浩初李杰
- 文献传递
- 基于增强CT特征的logistic模型预测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学特征构建并验证logistic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增强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78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资料,根据组织学分型分为低危组91例(A、AB、B1)、高危组(B2、B3)43例和胸腺癌44例。将所有患者依据检查时间先后按7:3比例诊断时间分为训练组124例和测试组54例。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肿瘤CT特征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影像特征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建立并验证logistic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效益。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钙化、强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无力、大小、形状、边界、坏死、强化方式、心包侵犯、大血管侵犯、胸膜侵犯、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肿大淋巴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包含了形态、边界、心包侵犯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的AUC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分别为0.900和0.889。结论基于增强CT特征构建的logistic预测模型是一种无创性预测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的工具,有助于识别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
- 何晓东舒震宇李杰徐玉芸林毅
- 关键词:胸腺肿瘤组织病理学
- 下肢软组织肿块的影像诊断被引量:2
- 2005年
- 丁小南袁建华林毅李杰周俊
- 关键词:下肢软组织肿块X线摄片DSA
- 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创伤性膈肌破裂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创伤性膈肌破裂(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TDR)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TDR患者的螺旋CT多平面重组表现特征,并与手术所见对比。结果创...
- 李杰
- 文献传递
- 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附10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研究CT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腰椎小关节进行CT扫描,采用骨窗+软组织窗进行观察。结果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骨性关节面增生硬化60例,凹凸不平22例,模糊10例,中断22例,消失5例。关节间隙变窄11例,消失4例,宽窄不均4例,增宽4例,真空征19例,关节腔内游离体4例。小关节变尖11例,骨赘形成44例,骨质增生硬化13例,肥大畸形7例,骨质结构紊乱9例,骨质疏松53例,骨质囊变32例。小关节半脱位或对合不良5例,关节囊钙化36例,黄韧带钙化25例,椎间孔变窄5例,侧隐窝变窄3例。结论CT薄层扫描,骨窗和软组织窗同时观察是提高腰椎小关节退变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 丁小南袁建华李杰周俊毕玉艳卢建芳毛颖民
-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CT
- 为可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预防胃粘膜损伤的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评价为可安预防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胃粘膜损伤的效果。方法142例肝癌患者分两组,80例治疗组患者用为可安,剂量为40 mg/d,化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62例患者生理盐水常规补液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中有5个患者出现明显的左上腹或剑突下疼痛,4例经证实为消化道溃疡,存在胃粘膜损伤。而治疗组未出现明显胃区疼痛患者。结论为可安对在肝动脉化疗栓塞后预防胃粘膜损伤有效。
- 李博袁建华俞文强胡庭杨周俊罗祖炎丁小南李杰
- 关键词:肝癌介入性经肝动脉化疗胃粘膜损伤栓塞后肝癌患者疼痛患者
- 软组织脂肪肉瘤CT表现与组织分化的关系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软组织脂肪肉瘤CT表现与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脂肪肉瘤CT术前图像,与术后病理组织分化程度相对照评价CT在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和邻近组织结构侵犯的情况,以找出它们间的关系。结果6例脂肪肉瘤,其中硬化型(分化良好型亚型)1例、粘液型3例、圆形细胞型1例、多形性1例,硬化型脂肪肉瘤因含较多成熟脂肪细胞和致密纤维组织,故CT图像上测得脂肪密度,同时夹杂较高密度。粘液型除少量成熟脂肪母细胞,还有较多粘液及纤维组织成分,故CT图像可以没有脂肪密度,多表现近似水的囊性密度。圆细胞型和多形性脂肪肉瘤均属高度恶性肿瘤,因为基本不含较成熟的脂肪成分和粘液成分,故CT图像为密度不均软组织肿块影,脂肪密度更难得一见。结论根据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可初步评估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恶性程度。
- 李杰丁小南袁建华
- 关键词:CT表现组织分化多形性脂肪肉瘤成熟脂肪细胞脂肪密度CT图像
- 基于CCTA的影像组学列线图用于慢性心肌缺血预测的构建与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影像组学列线图用于慢性心肌缺血预测的构建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CCTA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象心肌灌注成像(SPECT-MPI)检查的2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肌缺血99例。根据7∶3比例按诊断时间分为训练组(141例),测试图像特征的稳健性并构建列线图,和验证组(61例),验证所构建的列线图。利用新定量显像技术建立影像组学标签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预测心肌缺血的影像组学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像组学标签模型及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心肌缺血与非缺血组高脂血症、高血压、钙化程度、斑块总体积和影像组学标签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像组学标签模型预测训练组和验证组发生心肌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52、0.743、0.873和0.832、0.818、0.785。列线图预测训练组和验证组发生心肌缺血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4、0.829、0.859和0.879、0.828、0.844。列线图、影像组学标签分数、钙化程度、高血压预测所有患者发生慢性心肌缺血的准确度分别为0.856、0.816、0.722、0.596。结论基于CCTA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有助于识别慢性心肌缺血人群。
- 徐玉芸何晓东余苔痕李杰
- 关键词:心肌缺血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