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霞 作品数:33 被引量:13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2012-2013年包头市过敏性哮喘群体过敏原检测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集中爆发期间患者血清特异性Ig E过敏原种类及其与非集中发作期病例过敏原间的差别。方法:对爆发发病期间的78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及同期74例非集中发作期患者,检查血清中的Ig E型变应原抗体来确定过敏原,对比两类病例过敏原是否存在差别。结果:集中发作期患者血清特异性Ig E检测中,阳性率最高的前3位变应原分别是蒿/矮豚草67例(85.9%)、苋/藜/葎草/蒲公英62例(79.4%)、柏/榆/梧/柳/杨/榛48例(61.5%);集中发作期患者苋/藜/葎草/蒲公英(10.76±26.97)IU/m L,蒿/矮豚草(27.62±40.81)IU/m L,柏/榆/梧/柳/杨/榛(0.44±1.253)IU/m L,与非集中发作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发作期患者与非集中发作期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存在差别。 高扬 唐存亮 姚洁 李冬梅 杨月元 张毅 李水霞 马显军 孙丽蓉关键词:群体发病 哮喘 380例发热患者的骨髓像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形态学检查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待查(FUO)患者查找病因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2010年瑞金医院血液科骨髓细胞室符合FUO诊断标准的380例患者资料。结果:380例患者中骨髓大致正常的159例(41.8%),粒细胞减少症39例(10.3%),恶性肿瘤24例(6.3%),淋巴瘤22例(5.8%),MDS 13例(3.4%),骨髓稀释21例(5.5%),骨髓坏死13例(3.4%),其余7例(0.8%)。结论:骨髓检查不仅是血液系统疾病确诊的方法之一,还能对多种发热疾病提供线索和依据,是FUO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对临床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李水霞 杨军关键词:发热 骨髓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针刺治疗的疗效及评估研究 高扬 马尧 孙丽蓉 李冬梅 张毅 李水霞 马显军孟鲁司特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FEV1% Fred为60~80%)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1000μg/次,2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剂量同对照组),加用孟鲁司特口服,10 mg/d;共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患者生存质量AQLQ问卷评分,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Fred)。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 Fred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 〈0.05),AQLQ评分明显改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孟鲁司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李水霞 张毅 马显军 苏日那关键词:孟鲁司特 肺功能 CD34+细胞和VEGF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是否与内皮功能(VEGF)的改变有关。方法:比较AECOPD患者与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和血浆VEGF的水平。结果:AECOPD患者的CD34+细胞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ECOPD期间,外周血中CD34+细胞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结论:AECOPD期间CD34+水平增加,可能与VEGF上调有关。 李水霞 张毅 王秀莲 许乐 白雪瑞 姚宝燕 吕云瑞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CD34+细胞 血管内皮功能 CAT在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测定CRP值,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CAT评分低于治疗前CAT评分,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CAT评分差值与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值差值(r=0.421,P<0.01)呈正相关。结论:1.CAT评分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疗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2.CAT生存质量评估与CRP炎症反应评估存在一致性。 苏日娜 李水霞 马显军 张毅 李冬梅 高扬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评估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与COPD患者营养不良及低氧血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与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5例COPD稳定期患者,将其分为Ⅰ组(营养不良组)24例、Ⅱ组(非营养不良组)21例,另设对照组25例;测定体重指数(BMI)、理想体重百分比(NW%)、体脂百分比(FAT%)、上臂中部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LYM);对COPD患者加测动脉血气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COPD患者及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浓度;分析TNF-α及IL-6与各营养参数及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BMI、NW、MAC均比对照组低,TNF、IL-6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BMI、NW、FAT%、MAC、ALB均低于Ⅱ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NF-α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559,P<0.01);IL-6与Ⅰ组、Ⅱ组的PO2呈显著负相关(r=-0.699、-0.659,P<0.01)。结论:COPD患者血清TNF-α的浓度异常可能在CO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中起到了一定作用;IL-6的水平与COPD患者的低氧血症呈明显相关性,可能与IL-6参与炎性反应、最终引起COPD患者的气道结构改变、影响其通气功能有关。 谢燕飞 王秋枫 李水霞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气体混合物雾化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自配的混合气雾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利巴韦林+干扰素)雾化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用混合气雾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标准疗法治疗。治疗3 d后,以咳嗽、呼吸频率、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作为指标,判断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同时观察记录混合气雾剂的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87.1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混合气雾剂雾化用于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使病程缩短,症状明显减轻,无毒副作用,有效缩短监护时间,易于操作,经济方便。 杨军 李水霞关键词:雾化 婴幼儿 难治性哮喘的非常规治疗 李水霞系统性炎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孙丽蓉 靳娜 高扬 李水霞 李冬梅 张毅 马显军 李学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COPD的肺外表现已越来越被重视。心血管疾病是COPD主要肺外表现之一。国外一些研究证明,COPD与心血管疾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COPD患者的预后。COPD...关键词:关键词:系统性炎症 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