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生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油田
  • 15篇聚合物驱
  • 15篇采收率
  • 13篇双河油田
  • 9篇驱油
  • 8篇提高采收率
  • 8篇含水
  • 7篇油藏
  • 7篇剩余油
  • 7篇下二门油田
  • 7篇高含水
  • 5篇聚合物驱后
  • 5篇聚驱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层系
  • 4篇值模拟
  • 3篇性能研究
  • 3篇剩余油分布
  • 3篇驱油实验
  • 3篇含水期

机构

  • 3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8篇李洪生
  • 9篇张连锋
  • 6篇钟玉龙
  • 6篇马艳
  • 3篇侯吉瑞
  • 3篇姜建伟
  • 3篇周生友
  • 3篇董文龙
  • 3篇于春生
  • 3篇代亚宏
  • 3篇李良华
  • 3篇胡书奎
  • 3篇卢军
  • 3篇梁杨
  • 2篇赵春旭
  • 2篇马见军
  • 2篇王艳霞
  • 2篇艾敬旭
  • 2篇郭艳
  • 2篇陶光辉

传媒

  • 8篇石油地质与工...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河南石油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泌304区主要油层组储层特征被引量:3
2010年
为给新区开发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对泌304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性复杂、岩石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砂岩储层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砾岩储层以细砾岩和中砾岩为主,研究区储层母岩类型多样,以变质岩为主,填隙物和重矿物含量高,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高;孔隙类型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溶孔,孔喉组合以中孔-细喉为主,孔喉分选中等;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纵向上变化较大,属中孔、中-低渗储层,核一段物性好于核二段;影响该区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是岩相和成岩作用。
胡书奎姜建伟龚银忠李洪生张海锋张连锋李远光王文升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
精细研究提高极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
2009年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存在的局部构造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剩余油分布等问题,通过开展构造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注采完善和细分层系注水,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配套应用适合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孙华涛张海滨唐志明马生宝李洪生李良华
关键词:细分层系温和注水
高含水油藏井网重组与二元驱复合增效——以南襄盆地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面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难题,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为例,提出了井网重组与二元驱复合增效技术。鉴于研究区油砂体平面叠合情况、物性差异等地质特点,以及纵向单层动用程度差别大的状况,首先采用相似性的原则,对层系井网细分重组;同时对原井网开展注采井网完善、充分利用水平井挖潜等方式,对研究区进行了井网三维立体重组加密调整。根据油藏特点,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主力油砂体采用二元复合驱,其他非主力油砂体进行水驱调整挖潜。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注入参数。研究表明,采用井网重组与二元驱复合增效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高含水油藏采收率,比"复合驱"与"井网调整"二者单独作用之和高出2.19%。
艾敬旭周生友马艳肖见代亚竑李洪生惠冠洲
关键词:二元驱采收率高含水油藏双河油田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二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应用被引量:10
2009年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非均质性严重,一次聚驱后采出程度、含水均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最终采收率,提出在H2Ⅱ油组开展高浓度二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一次聚驱后进行二次聚合物驱替,能够进一步提高非均质油藏采收率,且随着二次聚合物驱注入浓度的升高,增油幅度明显增大。现场实施后,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截至2009年6月,单元已增油3.58×10^4 t,提高采收率216%。
李洪生钟玉龙董文龙周生友赵春旭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波及体积
交联聚合物在岩心孔隙中长期滞留性能研究——以双河油田Eh3Ⅳ5-11岩心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为进一步认识交联聚合物在岩心孔隙中长期滞留的性能变化及对储层孔渗伤害的程度,采用双河油田核三段Ⅳ油组5-11层系天然岩心进行室内实验。通过CT扫描,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岩心进行交联聚合物驱后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岩心在注交联聚合物结束后,岩心孔隙和喉道中充满交联聚合物,岩心孔渗降低幅度较大;在地层条件下静置12个月后,交联聚合物在岩心中会产生降解,岩心孔、渗可以恢复,其中,高、中渗岩心孔渗恢复最好,恢复率均在90%以上,但低渗岩心恢复程度较差。实验结果进一步明确了交联聚合物适宜的油藏条件,为矿场调剖提供了依据。
钟玉龙张连锋李洪生卢军王建军满强
关键词:双河油田交联聚合物
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应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密闭取心方法,结合油藏动态分析、动态资料测试等方法,分别从平面、纵向和层内对双河油田北块Ⅰ5、Ⅱ1-3层系目前剩余油进行三维定量化描述。结果表明:平面上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含水大于90%的区域内,在层系边角部位、低渗透部位以及井网不完善部位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纵向上采出程度差异大,Ⅱ3层采出程度高,但剩余储量相对多,Ⅰ5、Ⅱ2层采出程度不均匀,剩余储量相对较少;层内剩余油集中在厚油层顶部及低渗透层段,取心井试油结果与研究结果一致。
李洪生钟玉龙梁杨白新潮王艳霞张连锋
关键词: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剩余油密闭取心采出程度
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被引量:10
2020年
油田经历聚合物驱开发后,储层物性参数发生改变,对油田后期开发有重要的影响。文中利用双河油田取心井室内化验分析资料,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孔隙结构变化特征,探讨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由于聚合物分子在地层的吸附滞留作用,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后续水驱阶段渗透率有一定恢复;聚合物驱后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物性和孔隙结构好的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而物性差的储层渗透率下降,孔喉半径减小,部分发生了堵塞现象。黏土矿物迁徙、运移,以及岩石骨架溶蚀、碎裂、运移是聚合物驱后储层参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钟玉龙方越李洪生段秋红卢军陈婷
关键词:聚合物驱物性参数沉积微相双河油田
二次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及开发效果——以下二门油田H_2Ⅲ油组为例
2012年
下二门油田H2Ⅲ油组是一个断层较复杂、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一次聚驱后采出程度、含水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获得聚合物驱增油的二次高峰,在H2Ⅲ油组开展高浓度、大段塞的二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及提高采收率效果。其主要见效特征为:井网调整后新增受效方向油井增油降水幅度效果好,多向受效井二次聚驱效果好于一、二向受效井。
艾敬旭孙尚如李洪生张燕张霞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二元复合体系微观及宏观驱油特征研究
采用微观驱油实验及油藏数模研究二元复合驱启动剩余油效果证实,对于非均质油藏聚/表二元体系具有显著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的双重效果。应用玻璃可视孔喉微观物理模型研究二元体系微观驱油特征表明:二元复合驱综合发挥了表活剂和...
代亚宏李洪生马艳熊英
关键词:二元复合驱驱油实验数值模拟驱油特征
文献传递
界面张力降低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在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存在着两种界面张力,即平衡界面张力和瞬间界面张力。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稳态值的高低关系到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能力,仅仅是油/水界面张力瞬间超低,而平衡界面张力达不到超低,将难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界面张力降低的速度对最终采出程度影响不明显,但可以影响含水率下降的速度。因此,二元复合驱配方设计中,要求平衡界面张力稳态值达到超低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李洪生钟玉龙张连锋王辉梁杨
关键词:采收率表面活性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