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峰

作品数:123 被引量:61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军总医院创新培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6篇手术
  • 25篇骨折
  • 21篇腰椎
  • 21篇脊柱
  • 17篇术后
  • 17篇内固定
  • 14篇关节
  • 12篇椎间盘
  • 11篇细胞
  • 11篇股骨
  • 9篇肉瘤
  • 9篇并发
  • 9篇并发症
  • 8篇手术部
  • 8篇手术部位
  • 7篇髓核
  • 7篇髓核细胞
  • 6篇胫骨
  • 6篇外科
  • 6篇脊柱手术

机构

  • 1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利物浦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2篇李海峰
  • 97篇阮狄克
  • 67篇何勍
  • 37篇王德利
  • 28篇白雪东
  • 26篇王鹏建
  • 26篇侯黎升
  • 20篇张超
  • 16篇丁宇
  • 12篇李威
  • 11篇季伟
  • 9篇崔洪鹏
  • 9篇赵程
  • 9篇王亦舟
  • 9篇程实
  • 7篇林建宁
  • 6篇李超
  • 6篇徐成
  • 5篇王超峰
  • 5篇辛洪奎

传媒

  • 11篇中国骨与关节...
  • 9篇中国脊柱脊髓...
  • 8篇实用骨科杂志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5篇北京医学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海军总医院学...
  • 3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年份

  • 4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2
  • 2篇1991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形成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对骨缺损基因治疗的价值(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目前,人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已经表达出人类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并且在常位和异位成功地诱导出新骨。但由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比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诱导成骨活性较低,且尚未找到十分理想的载体。目的:通过构建骨形成蛋白重组腺病毒,为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行载体。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材料:PACCMV-PLPA质粒,PJM17质粒,293细胞系。方法:实验于2001-09/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完成。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克隆出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2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DNA-磷酸钙共沉法将辅助质粒PJM17转染293细胞,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测滴度并用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备用。主要观察指标:①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克隆结果。②PACCMV-BMP2穿梭质粒的鉴定结果。③重组腺病毒的构建结果。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克隆结果:克隆构建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GEM-T/hBMP2,大小为(3015+1213)bp。琼脂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际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②PACCMV-BMP2穿梭质粒的鉴定结果:质粒大小约为10Kbp,因PACCMV-PLPA质粒多克隆位点属PUC质粒系列,故用EcoRⅠ酶切,可将重组质粒线性化,大小为10Kbp。而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时,可得到8.8Kbp和1.2Kbp两个可见片段。③重组腺病毒的构建结果:重组病毒的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利用BMP2全长特异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1.2Kbp,与理论值完全一致。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为骨缺损等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可行的载体基础。
王德利阮狄克李海峰马巍刘碧波杨敏杰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转染基因疗法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腰骶移行椎(LSTV)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经脊柱全长片证实为LSTV,CT和/或MRI明确存在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查体明确其受压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
侯黎升徐成阮狄克崔洪鹏白雪东王亦舟何勍赵程李海峰李威
关键词:腰骶移行椎骶椎腰化腰椎骶化腰骶神经根误诊
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
2005年
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通常是指由于先天性原因造成的脊椎结构异常,进而导致的发生于脊柱任何部位的病理性后凸畸形.临床上,先天性脊柱后凸并不常见,但其自然发展过程险恶,常常会发展为严重的畸形,甚至导致截瘫[1].支具及其他非手术治疗均无效,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临床上在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现综述如下.
李海峰阮狄克张荣峰
关键词:脊柱后凸外科手术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去除还是保留内固定?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行清创手术治疗时是保留内固定还是去除内固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9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其中男13例, 女26例;年龄16~76...
阮狄克李海峰何勍候黎升张超
关键词: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内固定
脊柱原发性骨肉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李海峰阮狄克
关键词:原发性骨肉瘤脊柱影像学特征发病年龄神经损害恶性肿瘤
良性脊索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良性脊索细胞瘤(benign notochordal cell tumor,BNCT)是一种来源不明的脊椎内良性病变,临床罕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25例[1~11]。该病变大多局限在椎体内,患者一般不出现症状或者症状轻微,普通X线检查常难以发现,仅在因其他原因切除的脊椎内或在活检时偶尔才被发现,且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4、8]。由于其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等方面与脊索瘤相似,容易被误诊,并最终实施脊椎切除手术,导致不必要的过度治疗[5、6]。笔者就BNCT的命名、可能组织来源、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李海峰何勍阮狄克
关键词:良性病变脊索瘤细胞瘤普通X线检查BNCT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7
2011年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间,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7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其中39例患者行椎板间开窗、椎管及侧隐窝潜形扩大术。48例患者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OD I量表进行评估,运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87例患者平均随访3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术前JOA评分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4分(P〈0.05)。术前OD I评分平均61.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48.8分(P〈0.05)。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各项分值术后较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手术减压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主要目的,术前存在脊柱不稳、预计手术可能破坏脊柱稳定性等情况下,实施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何勍阮狄克李海峰张超王德利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内固定疗效
数控切纸机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梅雪松陶涛马骥孙挪刚姜歌东李海峰武廉红张东升刘栋陶峰余新木夏群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复合运动式刀床机构,减少了切入冲击和受力,设计了一种顺序式复合油缸,使得液压驱动压纸机构替代了传统的弹簧拉伸压纸方式。建立了切纸机推纸器双速电机驱动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可实现推纸器精密定位控制的自适应控制...
关键词:
关键词:数控切纸机精度控制误差补偿
用化学偶合发光法研究复方抗癌药中紫草素的复方药动学
该文第一部分详细地综述了紫草素在药理作用、含量测定、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及近十年来发光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引用文献共计306篇;第二部分通过以Luminol-H<,2>O<,2>-Co<'++>为化学发光体系的化...
李海峰
关键词:药物分析紫草素化学发光
文献传递
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 :分析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降低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经验。方法 :收集我科自199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脊柱开放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文献中常见脊柱术后感染高危因素高龄、糖尿病、肥胖、长手术时间、内固定置入、输血、长期吸烟史、类固醇激素服用史、全身其他部位感染、脑脊液漏、二次手术、后路手术等进行统计并行单因素卡方检验,筛选出阳性危险因素,对阳性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3964例患者实施脊柱开放手术,术后3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其中男9例,女27例;年龄16~76岁(61.2±3.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者12例,全身其他部位感染(包括慢性感染)3例,类固醇激素服用史(自身免疫性、代谢性疾病)1例。单因素卡方检验提示高龄、糖尿病、肥胖、长手术时间、内固定置入、输血是脊柱术后感染相关阳性危险因素。长期吸烟史、类固醇激素服用史、全身其他部分感染、脑脊液漏、二次手术、后路手术与脊柱术后感染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糖尿病、输血、内固定置入及长手术时间会增加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其中长时间手术、肥胖、输血导致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最高,其次是糖尿病和内固定置入,而高龄在所有阳性危险因素中导致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最小。结论:肥胖、高龄、糖尿病、输血、内固定置入及长手术时间会增加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风险。对于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早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以降低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石磊李海峰阮狄克何勍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