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炎

作品数:59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标准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篇消毒
  • 11篇毒剂
  • 11篇消毒剂
  • 10篇病毒
  • 8篇毒效
  • 8篇消毒效果
  • 7篇空气消毒
  • 6篇杀菌效果
  • 5篇腐蚀性
  • 4篇低温冷库
  • 4篇氧化电位水
  • 4篇致病
  • 4篇酸性氧化电位...
  • 4篇微生物污染
  • 4篇香皂
  • 4篇灭菌
  • 4篇脊髓灰质炎
  • 4篇脊髓灰质炎病...
  • 3篇医疗废物
  • 3篇有机物

机构

  • 59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卫生部医院管...
  • 1篇江苏省卫生监...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北亚骨科...
  • 1篇广州海关技术...
  • 1篇上海市卫生健...
  • 1篇优艺国际环保...
  • 1篇苏州中核华东...

作者

  • 59篇李炎
  • 38篇张流波
  • 29篇赵斌秀
  • 21篇王妍彦
  • 19篇李新武
  • 19篇孙惠惠
  • 19篇沈瑾
  • 15篇李涛
  • 13篇班海群
  • 13篇张伟
  • 12篇朱亭亭
  • 11篇王佳奇
  • 8篇梁辰
  • 7篇马玲
  • 4篇张剑
  • 4篇张宝莹
  • 3篇张青
  • 2篇高贵凡
  • 2篇连轶军
  • 2篇何维英

传媒

  • 18篇中国消毒学杂...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7篇中国卫生标准...
  • 4篇中国感染控制...
  • 4篇环境卫生学杂...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2014年(...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校等教育机构防控指南被引量:5
2020年
本指南规定了各级教育机构的管理要求、场所卫生操作及个人防护,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这类场所的统一规范防控。
应波李炎
关键词:消毒教育机构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三种病毒灭活效果及有机物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对不同病毒的灭活效果及有机物对灭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载体定量及悬液定量病毒灭活试验方法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等3种病毒灭活作用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用含有效氯65mg/L、氧化还原电位为1 178 mV、pH值为2.3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对载体上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用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用3 min,灭活对数值均达到4.0以上。对载体上与悬液内甲型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作用1 min,灭活对数值均达到4.0以上。病毒悬液内含15 g/L小牛血清白蛋白显示对酸性氧化电位水灭活病毒效果有一定影响。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对3种指标病毒有较好的灭活效果,但有机物对其灭活病毒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赵斌秀王妍彦何维英高荣梅李炎李新武
关键词:酸性氧化电位水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灭活效果有机物
醇类消毒剂卫生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醇类消毒剂的原料要求、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标识、标签和说明书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乙醇和/或异(正)丙醇为杀菌成分制成的含醇类消毒剂、乙醇和/或异(正)丙醇与表面活性剂、护...
胡国庆李炎 陆烨 孙守红 段亚波 朱仁义 孙玉卿 陈贵秋 林玲 朱子犁 李晔 陆龙喜 林军明 史雯 蔡冉 廖如燕 孙建生 吴岗 王国阳 孙文胜 王金强 沈星 史绍毅 周晓琴
十二指肠镜消毒后微生物污染调查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消毒后使用前的十二指肠镜活检通道、水气通道、抬钳器通道及抬钳器四个不同位点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初步了解医院十二指肠镜消毒效果。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2月对北京市两所三甲医院消毒后使用前的十二指肠镜进行采样研究,每条十二指肠镜采集四个位点,用全管道灌流法采集十二指肠镜的活检通道、水气通道和抬钳器通道三个位点,用超声清洗器振荡法采集十二指肠镜抬钳器,4h内送实验室进行菌落总数计数和细菌种类分型鉴定。结果本研究采集十二指肠镜27条,共108份样本,十二指肠镜总合格率为37.0%,水气通道合格率为77.8%,抬钳器通道合格率为77.8%,活检通道合格率为70.4%,抬钳器合格率仅为48.1%;共分离到182株细菌,其中致病菌9株检出率为4.9%,分离到的致病菌包括鼠疫耶尔森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十二指肠镜消毒后合格率偏低,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应重视十二指肠镜消毒效果的监测,尤其是抬钳器的清洗消毒效果。
马慧张婕李涛沈瑾孙惠惠朱亭亭李炎张流波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合格率
脊髓灰质炎病毒与大肠杆菌热抗力的比较及有机物对热抗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的热抗力及有机物对热抗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干热和湿热条件下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灭活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湿热条件下50℃、60℃和70℃分别作用20 min、10 min和5 min,干热条件下60℃、80℃和100℃分别作用20 min、10 min和5 min可使脊髓灰质炎病毒全部灭活。湿热条件下60℃、70℃和80℃分别作用90 min、10 min和3 min,干热条件下100℃、120℃和140℃分别作用60 min、15 min和10 min可使大肠杆菌全部灭活。湿热条件下有机物对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无影响,干热低温条件下TSB对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有一定影响。结论: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明显强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机物TSB对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有一定影响。
赵斌秀王妍彦梁辰班海群李炎沈瑾张流波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大肠杆菌有机物
空气消毒剂中和剂鉴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空气消毒剂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方法按照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试验体系,用含中和剂的琼脂培养基平板置于六级安德森空气撞击式采样器内,采样后进行培养观察中和效果。结果含100 mg/L硫代硫酸钠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对白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影响。气雾室内按10 m l/m3用量气溶胶喷雾30 g/L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喷雾后作用30 m in,用含100 mg/L硫代硫酸钠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器内采集空气200 L,培养后平板上白色葡萄球菌生长正常,说明残留消毒剂被有效中和。喷雾消毒剂后,空气采集量对中和效果有影响,本方法中采集量为≤200 L。结论按照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试验体系,用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采样的中和剂鉴定方法能准确判断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试验菌生长的影响,并能选择出有效的中和剂。
赵斌秀王妍彦班海群李炎李新武张流波
关键词:空气消毒中和剂空气采样器
《手消毒剂卫生要求》实施效果追踪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全面掌握《手消毒剂卫生要求》标准发布后的知晓及使用情况,为后续标准修订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2017年3月-2017年7月期间,选择14家手消毒剂生产企业、42家疾控及监督机构、34家医疗机构和52个使用家庭及个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电话调查、邮件调查的方法,对该标准的知晓、使用情况以及对标准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14家手消毒剂生产企业对该标准知晓率为100%;14家企业均将该标准纳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9家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均组织过或组织参加过《手消毒剂卫生要求》的相关培训;42家疾控及监督机构中,40家机构知晓此标准,知晓率95.2%;使用手消毒剂的34家机构中,该标准知晓率为100%;但仅有20家占58.8%使用机构获得标准全文,14家占41.2%使用机构未获得标准全文。52个普通家庭及个人对标准的知晓率为0。结论手消毒剂使用对象对该标准的掌握程度不高,需加强宣贯及培训。
曹宁涛尹进张流波李炎
关键词:手消毒剂
《空气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48-2020)标准解读
2021年
《空气消毒剂通用要求》(GB 27948-2020)标准规定了用于室内空气消毒的消毒剂原料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使用方法、标签说明书和注意事项。为配合该标准的宣贯实施,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标准和使用新标准,本文对该标准内容进行解读。
王妍彦张流波李炎
关键词: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
三种不同光源激发空气消毒器中纳米二氧化钛丝网的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光源(普通日光灯、365nm紫外线灯和254nm紫外线灯)激发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器中纳米二氧化钛丝网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空气消毒效果现场试验的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将纳米...
王妍彦赵斌秀班海群李炎张流波
戊二醛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细胞和病毒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为观察戊二醛的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细胞和病毒的影响,采用中和剂试验方法对甘氨酸和亚硫酸钠中和戊二醛及其所形成的产物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含10 g/L以下浓度的亚硫酸钠和含20 g/L甘氨酸作为中和剂对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生长基本无影响。含5 g/L甘氨酸与相同浓度的戊二醛形成的中和产物对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生长无影响;含≥3 g/L亚硫酸钠与含≤20 g/L戊二醛形成的中和产物对细胞生长无影响,但接种病毒的细胞不出现病变。≥5 g/L甘氨酸与≥10 g/L的戊二醛作用形成的中和产物对细胞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病毒均无影响。结论,低浓度(≤5 g/L)戊二醛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试验中,可选择甘氨酸作为中和剂。
赵斌秀李炎张剑李新武张流波
关键词:戊二醛中和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