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生喜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热事件
  • 3篇裂变径迹
  • 3篇构造热事件
  • 3篇柴达木盆地
  • 2篇新生界
  • 2篇碎屑
  • 2篇磷灰石
  • 1篇新近系
  • 1篇新生代
  • 1篇碎屑锆石
  • 1篇年代学
  • 1篇盆山耦合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北部
  • 1篇热年代学
  • 1篇组构
  • 1篇锆石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李生喜
  • 4篇高军平
  • 3篇彭杨宏
  • 3篇宋春晖
  • 2篇李艾银
  • 1篇戴霜
  • 1篇袁万明
  • 1篇方小敏
  • 1篇张伟林
  • 1篇薛建平

传媒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柴西西岔沟新近系磁组构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的干柴沟背斜南西翼的西岔沟层型剖面进行系统测制和2~3m等间隔磁性地层学、磁化率各向异性系统采样,并进行精确测量,利用在该区建立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资料,结合沉积学等研究,讨论了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变化趋势对环境的指示,并揭示在约23~6.2Ma期间环境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Ⅰ阶段(22.4~13.4Ma)为湿润环境;Ⅱ阶段(13.4~8.2Ma)为温干环境向干冷转型;Ⅲ阶段(8.2~6.2Ma)气候转冷变干且变化更复杂。认为7.8Ma以来气候转型及有规律的变化与现代季风形成有关。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提供可靠资料。
高军平李艾银宋春晖彭杨宏张伟林李生喜
关键词:磁组构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耦合机制:来自裂变径迹的证据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和最高的高原,具有全球独特的地域单元,它的形成隆升是新生代地质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演化发展对中业地质地貌的演变乃至全球环境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国内外广大地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青藏高原研究已取得了骄...
李生喜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盆山耦合
文献传递
柴西西岔沟剖面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对物源区构造活动的制约被引量:6
2009年
对柴西西岔沟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研究表明:沉积源区主要为遭受150~290 Ma热事件影响的阿尔金山带,在晚近纪晚期以后有古近系的加入;同时记录的发生于源区的构造热事件最早为海西早期,在海西中期有所加强,海西晚期之后至燕山早期为主要时期,尤以海西末-印支期最为鼎盛;在整个新生代源区抬升渐强、剥蚀加快。阿尔金断裂在8 Ma活动加强,在新近纪晚期表现为活动加剧,同名山系快速隆升,成为柴西主要物源区。柴西地区沉积源区在相对固定的态势下,也有一定分异性,即物源区的变更。古阿尔金断裂是存在的,随青藏高原内不同块体依次向北拼贴,且阿尔金断裂具有多阶段活动的特点。
高军平李生喜戴霜李艾银彭杨宏
关键词:锆石裂变径迹构造热事件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FT年龄对蚀源区的约束被引量:6
2009年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研究表明,沉积物主要蚀源区是遭受海西-印支运动影响的盆地周缘山地,燕山运动仅在柴西阿尔金山有所表现。揭示出蚀源区发生过多次的(热)构造运动,在柴北缘有5次(~284.5Ma、~263.6Ma、~243.6Ma、~221.6Ma和~199.8Ma),而在柴西则有6次(~344.2Ma、~275.2Ma、~244.9—246.8Ma、~210—220.3Ma、~186.9—195.7Ma和~162.9Ma),说明青藏高原北部在前新生代具有多阶段、同步整体隆升特点。进入新生代,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山带构造活动具有强-弱-强的特征。
高军平彭杨宏宋春晖袁万明李生喜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阿尔金断裂构造热事件
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来自柴西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制约被引量:18
2011年
柴西地区堆积了巨厚的新生界,不仅赋存有青海油田,且因紧邻阿尔金断裂和昆北断裂而蕴藏丰富的盆山耦合信息。对碎屑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自渐新世以来,研究区经历了早期(32~3Ma或4Ma)的压陷-抬升和晚期(<3Ma或4Ma)的快速整体挤压-隆升2个时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柴西及其周缘山地从晚白垩世以来发生多阶段构造-热演化过程,即晚中生代(116~68Ma)、中生代—新生代之交(约68~62Ma)、始新世早中期(54~44Ma)、始新世晚期(约36Ma)、渐新世早期(约30Ma)、中新世(约22、16、12Ma)以及晚新生代(3Ma或4Ma、约1Ma)等阶段;同时揭示,在约28.4、19.52、14.21、8.76Ma时仅发生快速抬升,而在约30、21.8、16.38、7.38Ma时发生了强烈的挤压、盆缘掀斜、抬升剥蚀,对应于柴西地区逆冲断裂的多次逆冲叠覆活动。
高军平方小敏宋春晖李生喜薛建平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新生代构造热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