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军
- 作品数:27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初次发病泪腺炎45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初次发病泪腺炎的效果。方法自2007-06-2009-09对45例泪腺炎患者采取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45例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单侧泪腺炎。取曲安奈德混悬液40mg(1ml)加2%利多卡因0.5ml,注射于泪腺组织内,局部加压20min,1个月后重复注射至病情稳定或局部肿块消失,最多注射4次。结果本组35例注射1次后治愈,观察6个月~2a未见复发;8例多次注射后治愈;2例局部注射4次无效,改为全身激素治疗,其中1例病情稳定,1例因反复发作最后接受手术摘除泪腺。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初次发病泪腺炎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法,效果显著。
- 李相军
- 心理护理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首诊于眼科门诊后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与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及依从性、血糖控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FBG、2h PG、Hb A1c分别为(5.9±1.2)mmol/L、(7.8±1.3)mmol/L、(6.8±1.1)%,优于对照组的(7.8±1.3)mmol/L、(9.7±1.7)mmol/L、(7.9±1.2)%,观察组血糖控制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5.7±3.8)分,SDS评分为(39.4±4.1)分,低于对照组的(47.4±3.9)分、(49.8±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王晶霞李相军李春燕
-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眼科2型糖尿病依从性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在不同剂量糖基化终产物(AGEs)条件下,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半定量观察640μl/2 000μl AGEs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b FGF表达的变化;利用RT-PCR技术观察AGEs、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b F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640μl/2 000μl AGEs可刺激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b FGF,Calphostin C可明显抑制AGEs引起的b FGF mRNA表达的增加,在浓度为50 n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AGEs刺激Müller细胞b FGF的表达,发挥促血管生成的作用,b FGF mRNA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激活PKC途径实现的。
- 冷瀛王越晖张达宁李相军白丹
- 关键词:AGES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MÜLLER细胞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LncRNA MEG3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表达情况及对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mmol·L^(-1)d-葡萄糖组、30 mmol·L^(-1)d-葡萄糖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ARPE-19细胞转染PCDNA-MEG3及PCDNA-NC质粒,建立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及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以含30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分别培养以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O组);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NC组);加入PBS的正常ARPE-19细胞(G组);同时以含5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培养正常ARPE-19细胞(C组);以上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15 mmol·L^(-1)d-葡萄糖组和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1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G组和NC组比较,O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糖下调ARPE-19细胞LncRNA MEG3的表达,上调VEGF和TGF-β1的表达。LncRNA MEG3过表达降低高糖诱导的VEGF和TGF-β1表达的升高。LncRNA MEG3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TGF-β1的表达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 张达宁冷瀛秦海翔李相军白丹石盛玲王敬怡卢奕安张富程陈艳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 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7年
-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前房穿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眼科临床工作中。现就此项技术的应用、穿刺部位、方法、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作一总结。
- 黄靖妍姜立超李相军张延奎
- 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后囊无晶状体眼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后囊无晶状体眼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对玻璃体切割联合晶体切除手术的后囊缺如患者41例41眼行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检查,视力:21只眼0.8~1.0,0.5~0.7者15例,0.4~0.55只眼,平均散光为(0.8±0.2)DC;眼压:(15±3)mmHg,眼前节:无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体偏位及抖动;眼底:无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结论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手术效果可靠,术中安全,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李相军李春燕
- 关键词:小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后
- 翼状胬肉术后真菌感染并发角巩膜穿孔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黄靖妍李相军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眼感染
- 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三年间收治的年龄>60岁,24例(24眼)高度近视(近视度数>10.0D,眼轴长>28mm)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4例(24眼)患者;男性3例(3眼),女性21例(21眼),患者24例中23眼有黄斑裂孔。一次性手术解剖复位21眼,复位率为87.5%。复发视网膜脱离3眼,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6眼,视力在0.01及以上4眼。结论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常常伴有黄斑裂孔,多发生于老年女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伴有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且术后视力恢复差。
- 李相军王桂云隋桂琴左玲
- 关键词:老年人近视视网膜脱离
- 眼球后房角内植物性异物早期CT影像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眼球后房角内植物性异物早期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诊治的14例眼球后房角内植物性异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CT检查,均未发现眼内异物,急诊术中发现后房角内异物9例,术后前房渗出,再次手术发现后房角内异物3例,术后复查UBM又发现后房角内异物2例,再次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有明确眼外伤患者,不能只依赖急诊CT,应详细询问病史,再行眼部检查,如眼部B超、UBM检查、眼部MRI等,以排除眼内异物.
- 李相军冷瀛
- 关键词:眼异物
- 老年人青光眼误诊为内科疾病35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李相军
- 关键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