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群英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血吸虫
  • 9篇吸虫
  • 8篇血吸虫病
  • 8篇吸虫病
  • 8篇虫病
  • 3篇钉螺
  • 2篇血吸虫病患者
  • 2篇晚期血吸虫
  • 2篇晚期血吸虫病
  • 2篇感染性
  • 2篇病患
  • 1篇钉螺面积
  • 1篇血吸虫病疫情
  • 1篇血吸虫病疫情...
  • 1篇野鼠
  • 1篇疫情
  • 1篇疫情监测
  • 1篇预警
  • 1篇日本血吸虫
  • 1篇哨鼠

机构

  • 10篇武汉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罗华堂
  • 10篇李群英
  • 7篇王浩
  • 7篇徐明星
  • 6篇程忠跃
  • 6篇周水茂
  • 4篇胡来林
  • 3篇杨燕
  • 3篇黄四喜
  • 2篇周业华
  • 1篇李洋

传媒

  • 3篇中华卫生杀虫...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资料现状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了使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资料达到国家《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方法根据国家标准,以村为单位进行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整理。采取先办点,以点带面全面开展资料整理工作,并进行全程督导资料整理工作。结果11个达标单位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共分9类,5 132卷,其中达标时段资料729卷。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整理规范并装订成册,装柜管理。资料具有规范性、连续性、准确性和逻辑性,为武汉市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黄四喜胡来林张兆仁罗华堂李群英程忠跃
关键词: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得到较为准确的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推算数。方法以"历史累计新发病人数"为容量变量,采取分层整群结合容量比例概率法(PPS)抽样,从武汉市265个血吸虫病4类村,抽取46个样本村,加上全部3类村(44个),总计90个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抽样村(简称市抽样村);湖北省按地区分层抽样,分配武汉市22个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抽样村(简称省抽样村),对以上抽样村开展人群查病,血检阳性者进行粪检,计算各区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推算数,汇总得到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推算总数,比较两种方法推算患者数的差异。结果市抽样村和省抽样村推算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数分别为2 811人(其中3类村464人,4类村1 994人)和2 344人(其中3类村482人,4类村1 509人),两类样本推算3类村和4类村患者数,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P=0.000)。结论以"历史累计新发病数"指导PPS抽样,可以使抽样检出患者的效率提高,得到的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结果较为准确,其对血吸虫病低流行区人群查病工作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浩李群英罗华堂程忠跃徐明星
关键词:血吸虫病
武汉市90例晚期血吸虫病死因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杨燕徐明星胡世全张兆仁罗华堂程忠跃周水茂李群英王浩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免费治疗死因住院治疗生命质量
2009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开展血吸虫病监测,掌握2009年度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状况,评价当前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设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点共28个。对各监测点进行人群、耕牛病情、螺情监测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全市监测点共调查居民26 440人,耕牛1 272头,调查有螺及可疑环境51处786.60万m2。人群、耕牛粪检阳性率分别为0.32%和0.47%,较2003年分别下降66.67%和90.15%。垸外发现2处感染性钉螺,面积共20万m2,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56%和1.32%,垸内无感染性钉螺。结论武汉市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
杨燕徐明星罗华堂程忠跃周水茂李群英胡来林王浩
关键词:血吸虫病
2005-2009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2010年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HA对6岁以上人群进行病情监测,其阳性再用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耕牛采用塑料顶管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螺情调查:垸内可疑地带,采取全面搜索;垸外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进行。结果人群平均受检率为91.24%,IHA阳性率下降了63.14%;病原学阳性率下降了57.05%;农民和渔民的粪检阳性率分别下降了69.23%和66.67%;耕牛阳性率下降了71.35%,钉螺面积下降了46.61%。结论对农民、渔民应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切实落实以机代牛的耕作方式。
周仿成黄四喜李群英罗华堂周汉明尹其波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2014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掌握2014 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 设监测点28 个,对各监测点进行人群、耕牛病情、螺情监测及相关因素调查,统计分析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耕牛感染情况及钉螺分布等相关指标。结果全市监测点共调查居民15 310人, 耕牛348 头, 调查有螺及可疑环境67 处1 370.90hm2。人群、耕牛感染率分别为0.05%和0,人群感染率较2013 年下降了61.54%(χ2= 5.844,P=0.016)。垸内、垸外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需进一步加强螺情监测,巩固传染源控制措施,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罗华堂李洋李群英王浩周业华周水茂徐明星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2011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哨鼠监测预警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探讨哨鼠法在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长江武汉段、东荆河通顺河水系、府河沦河水系和金水河4个血吸虫感染高危水系设立监测预警点。汛期来临前调查监测点周边钉螺分布和感染情况,汛期来临时采用哨鼠法检测水体血吸虫感染性。调查监测点周边村组历年病情资料,同时观察滩面人畜活动情况,对哨鼠感染率与滩面螺情进行秩相关检验。对出现感染性水体的区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结果18个监测点15个查到阳性哨鼠,阳性率为83.33%。共投放哨鼠554只,回收540只,回收率为97.47%。回收哨鼠全部解剖,阳性75只,总感染率为13.89%,共检获血吸虫成虫172条,平均虫荷为2.29±0.71条/鼠。4大水系哨鼠感染率分别为8.33%、24.53%、10.85%、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1,P=0.000)。虫荷分别为2.33±0.71、2.28±0.76、2.22±0.60、2.75±0.96条/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8,P=0.593)。哨鼠阳性率与监测点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阳性率均无相关性。15个哨鼠阳性点中,8个有渔船民活动,8个滩面有钓鱼或种植者,10个滩面有耕牛散放,4个有病牛。15个哨鼠阳性点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未出现血吸虫病重大疫情。结论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水体感染性较高;哨鼠法可作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浩罗华堂周水茂程忠跃李群英胡来林徐明星
关键词:血吸虫病预警哨鼠水体感染性
武汉市2000-2009年钉螺面积现状及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螺情,评价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统计报表,钉螺调查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进行,灭螺采用工程治理和氯硝柳胺药物喷洒方法进行,数据采用11.0版软件处理。结果垸内钉螺面积、易感地带面积,坑塘类钉螺面积和水田类钉螺面积分别下降了72.75%、52.75%、99.76%和91.94%。结论垸内综合治理钉螺孳生地成效显著,重点打击易感地带成绩突出,水田改种旱作是控制水田类钉螺的重要手段。
黄四喜李群英罗华堂
关键词:钉螺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与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编制适合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方法按结构化决策方法编制量表,条目池经专家认可,对181名患者进行调查后,采用t检验法、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5种方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由保留条目组建量表测试版,对测试版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考评。结果编制了含27条目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测试版)。其中,疾病维度9条目,生理维度5条目,社会维度4条目,心理维度7条目,满意度维度2条目。测试版量表一周重测信度为0.815,Cronbach’sα系数为0.84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0个公因子,可解释晚血患者得分变异的78.481%。测试版量表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测试版)是可信、有效、敏感的,可作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测评工具,应用于临床,能为不同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
王浩徐明星杨燕李群英胡世全罗华堂程忠跃胡来林周水茂李绪凤周仿成葛天高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生活质量量表条目筛选考评
长江武汉段江滩鼠类日本血吸虫感染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初步了解鼠类在武汉市感染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捕获野鼠,调查武汉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340个,捕获鼠类34只,均为黑线姬鼠。经解剖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鼠类在长江武汉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较小。
罗华堂王浩徐明星周水茂程忠跃李群英周业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野鼠感染性钉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