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大豆营养品质的分析与筛选被引量:5
- 1991年
- 本文就我国大豆遗传资源的蛋白质含量、组分及其氨基酸组成、脂肪及其脂肪酸组成、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和低聚糖等的分析、研究和筛选进行综述,为我国大豆营养品质在农业育种、食品加工和医疗保健上的进一步利用提供较为详细的依据。
- 李育军常汝镇丁安林
- 关键词:大豆营养
- 大豆抗冷性研究——Ⅲ.东北的抗冷种质源鉴定被引量:3
- 1991年
- 70年代以来,瑞典、苏联、波兰、瑞士、加拿大、美国、日本、南朝鲜、尼日利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开展了大豆抗冷种质的筛选、鉴定与利用研究。我国虽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获得抗冷种质资源极少,不能满足生产和育种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东北大豆资源的萌发期耐冷筛选,初步获得了一批冷种质资源,可为生产、遗传育种和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或利用提供材料。
- 李育军赵玉田常汝镇刘方梁博文孙建英
- 关键词:大豆抗寒性种质资源
- 大豆抗冷性研究——Ⅱ、萌发期低温处理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
- 1989年
- 1987—1988年,我国东北三省1910份春大豆资源在人工气候箱中6℃下进行萌发期低温处理。结果表明:在6℃低温时下胚轴伸长受到抑制。伸长长度与抗冷性是显著正相关,而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下胚轴鲜重和干重与抗冷性的正相关也显著,但与百粒重相关性很小。在6℃发芽的种子在田间能正常出苗,相对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活力指数与相对发芽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用活力指数作抗冷指标较为准确和有效。
- 李育军常汝镇赵玉田孙健英梁博文
- 关键词:大豆抗冷性萌发期
- 大豆萌发期对6℃低温的反应被引量:22
- 1990年
- 1987—1988年,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我国东北春大豆品种(系)1910份进行了萌发期抗冷的筛选与研究,温度控制于6℃,恒温,并以25℃发芽实验作对照。(1)不同品种(系)在6℃下发芽率变化很大,其范围从0—100%;(2)黑龙江大豆在6℃下发芽速率最快;(3)确定了6℃下发芽时的最佳调查时间为13—14天;(4)两年共筛选出358个高抗冷材料,占参试材料的18.7%;(5)黑种皮,深褐脐,肾状、扁椭粒,种皮无光泽表现出较强的抗冷性;(6)百粒重与抗冷呈极显著的负相关;(7)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与抗冷性关系不大,粗脂肪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冷性呈极密切的负相关,亚油酸与油酸的比值与抗冷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 李育军赵玉田常汝镇梁博文孙建英
- 关键词:大豆萌发期相对发芽率抗冷性
- 大豆室内耐冷筛选及其在田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1992年
- 本试验把生长箱大豆耐低温萌发筛选与田间早春播研究相结合,验证耐低温发芽的可靠性。在实验室,萌发期表现抗冷的大豆,田间出昔期仍表现抗冷或较抗冷。实验表明,大豆出苗的生物学最低温度平均为7.1℃,所需有效积温136℃。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大豆早春出苗的多寡,两者呈密切的正相关。黄、青、黑豆中,以黑豆抵抗早春不良气候条件的能力最强。
- 李育军常汝镇赵玉田孙建英
- 关键词:大豆萌发出苗耐冷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