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贵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诗歌
  • 4篇文学
  • 3篇北宋
  • 2篇代文
  • 2篇中唐
  • 1篇都城
  • 1篇兴替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成就
  • 1篇学术理论
  • 1篇言尽意
  • 1篇艺术
  • 1篇语言哲学
  • 1篇哲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史
  • 1篇制度史
  • 1篇治史
  • 1篇治学方法
  • 1篇社会史

机构

  • 13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3篇李贵
  • 1篇王水照
  • 1篇苏玉君

传媒

  • 4篇文学遗产
  • 2篇文学评论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运城高等专科...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正>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内容简介】本书系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历时十余年修订而成,较之其博士论文,有了很大的增改和深入。在作者撰写博士论文之初,关于这个论题,学界相关论著还比较少。如今"中...
李贵
文献传递
听见都城:北宋文学对东京基调声景的书写被引量:6
2018年
有关北宋首都东京的研究成果虽多,独缺乏对声音环境的关注。从声音景观的视角,可以发现汴京声音、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在北宋文学对东京自然声响的描写中,最突出的基调声景是莺啼蝉鸣。莺啼给首都赋予美好平和的意义,其中欧阳修的东京莺声书写尤为重要。蝉鸣声建构了复调的首都声景。北宋文学在莺声蝉声与首都、皇权之间构筑起直接的联系。经过文本叠加和互涉,莺啼蝉鸣声成为东京日常生活的标记,是首都环境的标志物和作者情感的催化剂,弥漫性的声音通过其延展性而营造了空间性。通过北宋文学对东京基调声景的书写,自宋至今的读者得以听见都城。为了完整地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有必要深入研究文学中的声音景观。
李贵
关键词:北宋文学蝉鸣
唐宋文学会通研究的“四文说”被引量:4
2017年
拙著《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的“绪论”部分回顾了文学史、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汉语史等诸多领域的“唐宋变革”研究,指出不管研究哪个历史时期,都要追溯根源,追踪流变,此谓“瞻前顾后”。从唐代往后代看,便会注意到“唐宋变革”或“中唐—北宋连贯”;从明清往前代看,便会发现有“南宋元明转型”。
李贵
关键词:唐宋文学会通唐宋变革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
在诗歌的家园里栖居——晚唐体苦吟的意义及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唐末五代宋初 ,学贾岛为诗者难以数计 ,形成“贾岛格”或曰晚唐体的诗歌流派。此派诗人大多嗜诗如命 ,苦吟成篇。诗歌是他们的第二生命 ,是生活的唯一内容 ,他们就栖居在诗歌的家园里。苦吟是晚唐体诗人的自觉意识和不懈追求 ,它让诗人暂时忘却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 ,从而达到解脱痛苦、安顿心灵的效果 ,苦吟的行为也表明了对语言的极端重视 ,是诗人们完成存在之敞开状态的可行途径。晚唐体诗在尚意、尚理、求新出奇、避熟避俗等方面与宋诗有着精神上的一致 ,对宋诗也有很深的影响。
李贵
关键词:晚唐体苦吟
唐文治的文章学理论及其贡献
2009年
面对中国的民族和社会危机,唐文治提出新的文道论:文化、文章和文字的消长与民族存亡密切相关,普及教育、输入文明皆赖乎国文,文章可保存民族精粹、培育优秀人才,最终强国富民、复兴文化。他的新文术论既遵循"文章先明体制"的传统,又强调"出位之思"、诗文相生,列举44种写作方法,细致入微。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发端阶段,唐文治以其文章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作出别具一格的贡献。
李贵
关键词:文章学
言尽意论:中唐-北宋的语言哲学与诗歌艺术被引量:8
2006年
从中唐到北宋,儒家“言不尽意”论遭到直接反驳,禅宗也从“不立文字”走向“不离文字”;诗人们要求诗歌语言详尽准确地表现对象,儒学、禅学和诗学领域在言能尽意的语言观上达成了共识。此时期的语言哲学主流是“言尽意论”,对语言的表达功能持乐观态度,相信语言能够而且应该准确详尽地传达世界的真相和主体的意志情感,并把它树为创作的最高目标,诗歌的创作和发展最终被归结到语言上。中唐-北宋的诗歌革新实质上是语言本体观的反转,是诗歌语言的革新,语言取代意象被视为诗歌的第一要素,诗歌的优劣不在意象的优劣,而在语言的表现力,在于表达的“尽”否和“造语”的“工”否。中唐-北宋的诗歌发展实质是一次“语言学转向”的运动。
李贵
关键词:语言哲学诗歌艺术北宋中唐诗歌革新
楼钥《北行日录》的文体、空间与记忆被引量:6
2016年
南宋楼钥的《北行日录》在众多宋代笔记中是特殊而重要的一种,已有研究成果皆据四库馆臣删改的版本立论,分析有误。行程录与语录是两种不同的内容类别,《北行日录》的文类是行程录,文体是日记,堪称现存篇幅最长的宋代日记体外交行记。通过这种时空交融的文体,书中呈现四个空间等级:家园、本国、故国和敌国;内容各有侧重:家园温情、本国美景、故国颓败和敌国蛮夷,透露出作者的意识形态。依据宋刻原本,发现楼钥也反复使用对金国的歧视性词语,严辨华夷之别,书写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其空间呈现和遗民书写具有别样的文化记忆功用。
李贵
关键词:文体记忆
文化使命感与问题意识——王水照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
2005年
王水照的人生道路历经坎坷和磨难,学术生涯几经波折和反复,但仍然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领域:一是苏轼研究,二是散文研究,三是宋词研究,四是专题性的综合研究,五是钱锺书研究。他肩负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入传统学术和现当代文化的现场,以深邃的阐释学意识,用清透精当的语言,为唐宋文学描绘出深广的文化背景、思想图景和学术地图,做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而凸显出学术的主体性、特殊性和个体性。
李贵
关键词:学术成就治学方法文化使命感
天圣尊韩与宋调的初步成型被引量:7
2007年
北宋文化在仁宗天圣年间出现转折,儒学复兴和宋调成型都离不开此时士人对韩愈的尊崇与学习。在文学领域,这是一个从古道、古文到古诗的演变历程。天圣前后,师法韩愈给宋诗带来的明显新变就是古体诗的激增,尊韩思潮促成了宋调的初步成型,孕育了宋诗的高峰。北宋中后期,王安石、苏轼和黄庭坚最终选择杜甫作为新的诗歌典范,但天圣尊韩之文化潮流在宋调初起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仍然被反复强调。
李贵
关键词:古体诗
灵壁兴替:宋代文学中的小县镇与大时代被引量:3
2018年
零壁从镇到县,从宋朝灵壁县到金国灵璧县,见证王朝兴衰和国族更替,是典型的基层区域。北宋的张园(兰皋亭)书写最早赋予灵壁以地方性,苏轼的作用尤为显著。纵贯两宋的灵壁石书写呈现个体玩好与家国天下交织的状况,灵壁石成为一种关涉个体、家国、天下的"尤物"。南宋文学在书写灵壁时为北宋招魂,寄寓故国之思,"灵壁断流"意象是压抑的政治现实的象征。小县镇灵壁的兴替,见证了两宋大时代的变迁。宋代文学创造了灵壁,也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自我认识。因此既要关注地理如何影响文学,也要细读文学如何界定地方。宋代文学的灵壁书写对基层地域的研究也有特殊意义。
李贵
关键词:宋代文学文化地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