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钊硕

作品数:48 被引量:189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动脉
  • 23篇血管
  • 22篇颅内
  • 15篇动脉瘤
  • 15篇颅内动脉
  • 12篇动脉狭窄
  • 11篇成形术
  • 10篇介入
  • 9篇血管成形
  • 9篇血管成形术
  • 8篇栓塞
  • 8篇介入治疗
  • 8篇并发
  • 8篇并发症
  • 7篇血管内治疗
  • 7篇颈动脉
  • 7篇基底
  • 7篇基底动脉
  • 6篇症状
  • 6篇症状性

机构

  • 3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8篇郑州大学
  • 3篇安阳市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47篇李钊硕
  • 43篇李天晓
  • 36篇王子亮
  • 33篇白卫星
  • 31篇薛绛宇
  • 21篇李立
  • 15篇朱良付
  • 13篇贺迎坤
  • 12篇赵同源
  • 7篇翟水亭
  • 7篇冯光
  • 7篇许岗勤
  • 5篇史帅涛
  • 4篇曹会存
  • 4篇韩冰莎
  • 4篇许斌
  • 3篇梁晓东
  • 3篇冯英璞
  • 3篇薛降宇
  • 3篇曹广劭

传媒

  • 9篇中华放射学杂...
  • 6篇当代医学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华介入放射...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第八届中国介...
  • 1篇第九届中国介...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狭窄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单发狭窄103例患者的资料,共103处狭窄,根据狭窄部位分为椎动脉起始部组(33例)和椎动脉颅内段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再狭窄率及并发症。结果①支架到位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10%的有86处,其余16处的残余狭窄率均<20%,1处因出血用弹簧圈闭塞。②有3例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占2.9%(3/103),其中1例并发脑出血,2例并发脑梗死,均为椎动脉颅内段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0/33)与颅内段组(3/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③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67例,其中1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32.1%,9/28)高于颅内段组(10.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④术后临床随访94例,平均9个月,无死亡病例。有8例再次发生后循环脑梗死,其中椎动脉起始部组3例(3/30,10.0%),颅内段组5例(5/64,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椎动脉颅内段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起始部组,而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内段组。
李立李天晓薛绛宇朱良付王子亮白卫星赵同源李钊硕许岗勤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
Willis覆膜支架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患者中的应用及随访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焦作煤炭中央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颈动脉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处理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例患者采用术中单纯填塞压迫止血,术后2周出现颅内大出血后死亡。5例患者接受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破裂口均封堵成功但眼动脉闭塞;围手术期发生尿崩症1例,不完全动眼神经瘫痪1例;5例患者随访3~12个月,MRI检查显示肿瘤次全切4例,全切1例,均预后良好,无新增出血或缺血事件发生。结论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安全有效。
汪勇锋夏金超张坤顾建军王子亮薛绛宇李钊硕邱茜茜朱方涛高慧丽李天晓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颈动脉破裂覆膜支架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Wingspan支架成形术
目的:评价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应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1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支架置入前后症...
李钊硕李天晓翟水亭薛绛宇王子亮白卫星史帅涛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介入治疗支架成形术安全性
文献传递
MCP-1在脑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及随访期间的炎症研究
2014年
目的以脑血管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ELISA方法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围术期及随访期间的表达,进一步了解MCP-1在支架植入术后的炎症免疫反应过程。方法筛选50例该中心给予脑血管支架植入的患者,另有30例同期住院未接受支架术治疗的同病患者为对照组。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在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和术后6个月,用ELISA检测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支架治疗患者外周血中MCP-1水平在术前分布接近(P>0.05),在术后7 d和术后6个月明显升高(P<0.01)。支架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发生再狭窄患者16例(32%),其血清MCP-1水平分布在术前和术后7 d与支架术后无再狭窄患者接近(P>0.05),但术后6个月MCP-1水平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血浆MCP-1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脑血管支架植入后引发的局部和系统的急性炎症反应,且指标随访期间高表达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韩冰莎陈佳佳李天晓李钊硕许岗勤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炎性反应围术期随访MCP-1
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6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按瘤体大小分为大型-巨大型组和中小型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26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获得成功治疗,其中接受单纯支架植入9例,支架植入结合弹簧圈栓塞17例。围手术期共发生5例并发症,其中3例为后循环梗死(单纯支架组1例,支架结合弹簧圈组2例),2例为小脑出血(均发生于支架结合弹簧圈组),随后4例恢复良好出院,1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死亡。22例患者获得DSA随访,结果显示12例改善,7例稳定,3例复发(2例有新发症状)。亚组分析显示单纯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支架结合弹簧圈组,两组远期疗效相当;大型-巨大型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残死率均高于中小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Z=3.247)。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重支架技术仍然是目前优先推荐的术式,需依据不同病变特点确定是否使用弹簧圈辅助。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治疗仍然棘手,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钊硕李天晓薛绛宇冯光王子亮白卫星朱良付赵同源许岗勤杨博文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Wingspan支架成形术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评价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应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1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支架置入前后症状、狭窄率改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平均随访5个月。结果17处病变,其中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5处,大脑中动脉5处,椎动脉颅内段4处,基底动脉3处。16处病变经Gateway球囊预扩张后支架成功准确释放。1例因Gateway球囊无法到达靶病变,支架直接定位后释放。支架成功率100%。治疗前平均狭窄率为82%,治疗后残余平均狭窄率为43%。术后平均随访5个月,4例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患者未再次发作;12例卒中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1例发生并发症,考虑为对侧半球梗死。未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结论采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良好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
李钊硕李天晓翟水亭薛绛宇王子亮白卫星史帅涛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颅内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支架植入与药物治疗对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支架植入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有适应证的45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支架组),未行支架治疗的35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药物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 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来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经治疗6个月的药物组和手术后1、3、6个月的支架组在MMSE、Mo C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MMSE、Mo CA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药物组相比亦有明显提高,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可改善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韩冰莎李天晓李钊硕许岗勤李立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药物治疗
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支架成形的相关研究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年龄≥75)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5例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磁共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后行经皮颈动脉支架和椎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手术。16处颈动脉病变共置入17枚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术中及术后明确诊断颈动脉窦反应3例;未出现典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未出现严重脑缺血事件;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2例术后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结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颈动脉硬化狭窄疾病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确切的疗效,但是高龄患者的病情复杂,为降低并发症,严格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操作、严密的围术期管理仍然非常重要。
李钊硕李天晓翟水亭薛绛宇曹会存白卫星王子亮史帅涛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并发症
神经介入微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介入微导管及其使用方法,微导管前端内部的轴心处设置可沿其轴向往复移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圆周面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环,连接杆靠近微导管前端管口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包裹栓塞的弹性片,滑动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杆,...
李钊硕李天晓于晓张海宁
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自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患者24例,根据动脉瘤形态分为简单型(I型)和复杂型(Ⅱ型),根据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对侧小脑后下动脉的发育、供血情况每型又分为a亚型和b亚型,依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策略。结果本组动脉瘤I型ll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10例,闭塞载瘤动脉1例;其中Ia型5例,结果4例完全栓塞,1例近完全栓塞;Ib型6例,结果3例完全栓塞,1例近完全栓塞,部分栓塞2例。Ⅱ型13例,其中Ⅱa型6例,采用单纯弹簧囤栓塞术2例,双微导管栓塞技术1例,闭塞载瘤动脉1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2例,结果完全栓塞2例,近完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2例;IIb型7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术2例,闭塞载瘤动脉1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4例,结果完全栓塞2例(包括闭塞载瘤动脉1例),近完全栓塞3例,部分栓塞2例。1例栓塞过程中出血,1例闭塞小脑后下动脉动脉后出现短期吞咽困难。随访改良的Rankin量表(MRSl评分0~2分22例,3分2例。结论血管内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术前合理的分型可为血管内治疗提供依据。
李钊硕李天晓薛绛宇冯光王子亮白卫星赵同源贺迎坤
关键词: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闭塞血管血管内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