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升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并探讨各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对15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且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x线(或CR)、 CT及MR工的影像学特点及符合率。结果:(1)X...
- 郭会利张敏刘玉珂陈伟杜兴升孔凡国
- 文献传递
- 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HSS评分、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稳定性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疼痛及屈曲畸形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SF-36各项评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00)。结论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杜兴升喻长纯
- 关键词:康复训练疗效
- 习惯性髌骨脱位17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对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不同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分别采用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并内侧紧缩术、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并股内侧肌止点移位术、胫骨结节内移术等不同综合手术方法,最后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2 a.其中效果优12膝,良7膝,差2膝,优良率近90%.结论 不同综合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总体效果良好.但需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综合手术治疗.
- 魏立伟王志伟高燕杜兴升
- 关键词:习惯性髌骨脱位综合手术矫形术
-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 2004年
- 郭会利张敏刘玉可陈伟杜兴升王战朝
- 关键词: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MRI诊断关节造影
-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治疗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复位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杜兴升喻长纯
- 关键词: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前交叉韧带
- 兔全脑梗死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兔全脑梗死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改变,探讨全脑梗死后脑内代谢物Naa、Cr、Cho和Lac的动态演变规律。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立即断头,然后将兔头用不透气的塑料薄膜紧密包裹,并用37°C水垫包裹、棉被保温。采用Marconi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和小关节表面线圈,分别在模型建立前及建立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MRS检查。结果:全脑梗死后24h内Cho含量无明显变化。Lac在斩首后0.5h内迅速达到高峰,但0.5h~24h在高水平保持相对稳定。Naa和Cr含量于全脑梗死后呈线性持续下降。结论:1H-MRS能无创性地检测在体全脑梗死后脑代谢物的改变。
- 张勇程敬亮张敏杨运俊杜兴升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动物实验磁共振成像系统
- 全膝关节置换后高负压引流下的隐性失血被引量:12
- 2013年
- 背景:通常评价关节置换患者出血量主要是记录置换中的出血量和置换后的引流量,这些只是显性失血量,研究表明隐性失血量可达到并超过总量的50%。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高负压引流和普通负压引流失血量,评价高负压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60例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根据置换后采用的负压吸引不同分为高负压引流组和普通负压引流组(对照组),每组30例。通过Gross方程推算,对膝关节置换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最)和输血量进行分析,并对两组置换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高负压引流组患者总失血量为(646±184)mL,隐性失血量为(215±128)mL;对照组患者总失血量为(867±296)mL,隐性失血量(457±268)mL;高负压引流组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高负压引流组平均输血量224 mL,对照组平均输血量467 mL。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采用高负压引流,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置换后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尤其是隐性失血量的减少,有利于病情的观察、处理,规避潜在的风险,有利于置换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喻长纯杨明路杜兴升
- 关键词:负压引流手术后出血隐性失血
- 膝关节骨折脱位的分型探讨及治疗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折脱位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对49例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行手术治疗。男36例,女1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6岁;受伤至来诊时间2h^2周,平均2.7d;按作者自行拟定的分型方法,TPL型18例,TL型11例,TP型4例,TM型1例,TAL型6例,TPM型4例,FL型4例,FM型1例。T(tibia,胫骨),F(femur,股骨),A(anterior,前侧),P(posterior,后侧),M(medial,内侧),L(lateral,外侧)。膝关节骨折脱位分型时,首先确定骨折侧别,胫骨侧为T,股骨侧为F;再根据健侧的胫骨平台或股骨髁脱位的方向进一步分型,A前侧脱位,P后侧脱位,M内侧脱位,L外侧脱位,AM前内侧脱位,AL前外侧脱位,PM后内侧脱位,PL后外侧脱位。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9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5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1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6例。结果:本组48例获得8个月~3年的随访(平均13.6个月)。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按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等五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分:优为>90分,良为>80~90分,可为>60~80分,差为≤60分。本组优19例,良22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5.4%.结论:膝关节骨折脱位的损伤暴力大,处理难度大,通过作者自行拟定的分型方法,可以有效判断暴力的作用方式、骨折脱位的移位方式,有利于手术及康复方案的制定,减少肢体伤残的发生几率。
- 喻长纯杜兴升王战朝
-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
- MRI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07年
- 张会珍郭会利水根会陈伟杜兴升
- 关键词: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