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永春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新生儿
  • 2篇静脉
  • 1篇带线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闭锁
  • 1篇婴儿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手术中
  • 1篇浅静脉
  • 1篇腔镜手术
  • 1篇肿块
  • 1篇周围组织粘连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技术
  • 1篇微创治疗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淮安市妇幼保...

作者

  • 5篇李炳
  • 5篇杜永春
  • 4篇陈卫兵
  • 3篇王寿青
  • 2篇刘孟旭
  • 2篇夏顺林
  • 2篇张丰年
  • 2篇王挺
  • 1篇孟红艳
  • 1篇陈为兵
  • 1篇胡晓婷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生儿肝脏血管肉瘤一例
2011年
患儿:女,1 d.因生后发现腹部包块1 d于2009年12月19日入院.检查:腹壁浅静脉怒张,右上中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10 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境界不清.腹部彩超:肝内混合性包块.腹部MRI:上腹部肝左叶占位病变,长径9 cm,考虑胚胎类肿瘤或肝母细胞瘤.Hb 109 g/L,CEA1.45 ng/ml,HCG22.75 mIU/ml,HBsAb(+).术前诊断:腹部肿块待查,肝母细胞瘤?手术探查:术中发现肝左叶有一直径约10cm肿瘤,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术中分离结扎门静脉左支、肝动脉左支及肝管左支,结扎肝右静脉,沿肿瘤边缘切除肿瘤及肝左叶.
陈卫兵李炳王寿青杜永春
关键词:新生儿肝母细胞瘤腹部包块周围组织粘连腹部肿块腹壁浅静脉
腹腔镜Kasai手术中门静脉分支解剖的经验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kasai术中门静脉向肝门纤维块发出分支血管的特点,为胆道闭锁术中游离肝门纤维块提供解剖学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采用腹腔镜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患儿24例,并对所有患儿的手术全程进行录像。仔细分离门静脉左右支向纤维块发出所有静脉分支,并对分支数量及发出方向进行分析。将目测下直径大于1.5 mm的分支命名为危险分支。比较不同分支数量差异及危险分支占比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独立样本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24例患儿发向肝门纤维块的门静脉分支数量为(4.9±1.7)支,范围在2~10支。24例分支数量总计118支,其中门静脉左半弧分支占61.0%(72/118),分支数量为(3.0±1.1)支,范围在1~6支;门静脉右半弧分支占32.2%(38/118),分支数量为(1.6±0.7)支,范围在1~3支。比较门静脉左右半弧分支血管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01)。门静脉主干分叉处血管分支占6.8%(8/118)。门静脉各处分支血管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01)。门静脉左半弧的危险分支占44.4%(32/72),而右半弧的危险分支占7.9%(3/38),比较左右两侧半弧危险血管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6,P<0.001)。在门静脉左支的32个危险分支中,15支(46.9%,15/32)向2点钟方向发出,7支(21.9%,7/32)向4点钟方向发出,10支(31.3%,10/32)向5点钟方向发出。门静脉右支的3个危险分支均向7点钟方向发出。2例患儿腹腔镜手术中因左门静脉左半弧的分支血管损伤导致术中凶险出血,分别向2点钟方向、5点钟方向发出。门静脉右半弧分支未发生凶险出血。结论:外科医生在腹腔镜Kasai手术中必须熟知门静脉血管分支解剖,避免术中无法控制的出血。
夏顺林李炳陈卫兵张丰年刘孟旭杜永春顾春晖王挺
关键词:胆道闭锁门静脉解剖学
微创技术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李炳陈卫兵夏顺林张丰年孟红艳王寿青胡晓婷杜永春刘孟旭王挺顾春
对于一些小儿消化道畸形的治疗,常规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在一些情况下,患儿不能承受根治性手术创伤,必须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即新生儿期暂行姑息性手术,使其暂时存活,能够等待二期或根治性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微创特点对患儿打...
关键词:
关键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手术治疗微创治疗
腹腔镜治疗肠旋转不良13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诊断和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完成腹腔镜辅助下的LADD’S手术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表现随年龄而异,大多数发生在新生儿期,且以男性为多。主要临床表现为肠梗阻,本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的LADD’S手术,其中三例中转开腹。合并其它畸形2例,占15.4%.治愈13例(100%)。结论腹腔镜治疗肠旋转不良效果好,主要依据病史和X线影像学检查,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认识不足,早期准确诊断和手术治疗将提高治愈率。
杜永春李炳陈为兵王寿青
关键词:腹腔镜肠旋转不良
自制穿刺针带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
2018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监视下使用自制穿刺针带线于腹股沟处进行腹膜外缝合内环口,但于腹腔内打结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在腹腔镜监视下使用自制穿刺针带线于腹股沟处进行腹膜外缝合内环口,于腹腔内打结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44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侧手术时间为10~25min(平均15min),双侧15~35min(平均22min),未见复发,无线结反应,无切口疝,无鞘膜积液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监视下使用自制穿刺针带线于腹股沟处进行腹膜外缝合内环口,于腹腔内打结法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容易做到完整的腹膜外缝合,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易于推广,并发症少。
杜永春李炳陈卫兵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