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
- 作品数:134 被引量:87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胃黏膜病变内镜下形态与内镜活检准确率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内镜下形态与内镜活检符合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间因胃黏膜病变在我院行内镜黏膜剥离术的266例患者相关资料,对其中234例(246处病灶)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或早癌患者进行胃黏膜病变与内镜活检的差异分析。结果内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均提示有瘤变或癌变的总符合率达94.3%(232/246),不同形态胃黏膜病变总符合率分别为I型91.7%(22/24)、IIa型90.9%(70/77)、IIb型94.4%(17/18)、IIc型95.7%(22/23)、IIa+IIc型98.1%(102/104)。其中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一致的占51.6%(127/246),以IIa型病变完全一致率最高(P<0.05),达67.5%(52/77);术后病理较活检病理级别升高的占33.7%(83/246),以IIc型病变术后病理级别升高率最高(P<0.05),达52.2%(12/23);术后病理较活检病理级别降低的占8.9%(22/246),以IIa型病变术后病理级别降低率最高,达13.0%(10/77)。术后病理为炎性组织的占5.7%(14/246),其中I型有8.3%(2/24)、IIa型9.1%(7/77)、IIb型5.6%(1/18)、IIc型4.3%(1/23)、IIa+IIc型1.9%(2/104)。结论根据胃黏膜病变内镜下形态表现判断其活检病理的准确率具有一定可行性。
- 张游令狐恩强卢忠生王向东孟江云王红斌杜红
- 关键词:胃黏膜癌前病变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技师培训方法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配合技师的培训方法。方法对学员进行理论讲课、技能培训、综合考核,就培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学员能顺利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取石术、胰胆管支架置入术、鼻胆引流术的配合工作,合格率100%。结论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技师可以顺利完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诊疗的配合工作。
- 孟江云彭丽华孙刚杜红王向东王红斌蔡逢春李闻令狐恩强杨云生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技师
- 治疗ERCP对胆管低位梗阻致胆囊切除术后T管不能拔出诊疗价值
- 目的探讨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胆管低位梗阻致胆囊切除术后T管引流不能拔除的病因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 杨杰令狐恩强杨云生李闻蔡逢春杜红王向东孟江云王红斌
- 文献传递
- 胃镜下腔内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新方法——胃镜下腔内折叠术(ELGP)的操作方法、适应证及禁忌症等问题。方法 选择无服药情况下出现每周3次以上烧心或反酸、食物反流,并且24 h食管pH监测证实胃酸异常者,共26例进行ELGP,其中2例为贲门切除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6例 GERD患者食管下端裂口直径1.5~3.5cm,平均 2.5cm;并食管裂孔疝20例,达77%。缝合器为美国BARD公司二代缝合器。术前检查、常规胃镜观察后,辅助静脉麻醉,在齿状线下或吻合口下1~3cm缝合,采用环行、纵行或两种方法结合治疗。记录手术前后食管裂口大小、缝合位置、针间距、缝合皱褶数、术中不良反应等。结果 共缝合32例次,其中环行缝合17例次,纵行缝合11例次,环行和纵行结合缝合4例次。两针间距1~3cm,两褶间距约1.5~2cm。每例次1~4个褶,平均每例2.3个褶。缝合后食管裂口平均约1.5 cm。烧心及反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76%(完全缓解36%,部分缓解40%),无效24%。1例感冒患者术中出现呼吸困难,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下腔内折叠术能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2cm以上的食管裂孔疵及贲门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均可应用该方法进行治疗,术程安全。
- 杨云生令狐恩强孙刚王向东孟江云杜红郭荣斌王志强程留芳汪鸿志
- 关键词:胃镜胃食管反流病
- 利用隧道技术剥离食管长环周病变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用隧道技术剥离食管长环周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利用隧道技术治疗的4例食管长环周病变患者(食管高级别瘤变或原位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6~69岁,平均65.5岁。4例患者均成功利用隧道技术实现了对病变的完整剥离,病变长度6~10cm,切除后活体创面上下缘距离为8~10cm,平均长度8.75cm。术中一例患者出现小动脉出血、一例患者出现小静脉出血,均经及时电凝止血,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一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气、右侧气胸,经闭式引流后积气及气胸消失。术后所有4例患者均出现吞咽困难和食管狭窄,但经球囊扩张治疗后均明显缓解。结论利用隧道技术能够安全并且有效地完整剥离食管长环周病。
- 令狐恩强李惠凯黄启杨王向东杜红孟江云孔金艳
- 关键词:隧道技术食管
-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4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检查新方法——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操作、诊断效果、适应证等问题。方法 应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13例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从口侧或肛侧进镜,利用外套管、内镜前端的双气囊交替充气、放气和交替滑进,推进小肠镜进入小肠检查。记录检查范围、时间、耐受性及病变等。结果 13例患者共行小肠镜检查19例次(11例次接受了口侧进镜,8例次接受了肛侧进镜),每侧进镜术程平均80 min。从口侧进镜均达第3-6组小肠,从肛侧进镜达4-6组小肠。发现空肠良性间质瘤1例、空肠淋巴瘤1例、回肠溃疡狭窄及憩室2例、空肠息肉2例、宅肠糜烂2例。口侧进镜患者,术中多数出现恶心、消化液自口及外滑管口溢出,偶尔出现一过性轻微腹痛;肛侧进镜患者无明显不适及反应;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新型小肠疾病检查手段,平均2-3 h可检查完所有小肠.进镜迅速。于操作直视下观察病变,通过活检对病变进行定性检查。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小肠钡剂造影,具有安全、可控性、直视、图像清晰等优点,适用于无肠粘连及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小肠疾病患者。
- 杨云生孙刚李闻令狐恩强程留芳王志强杜红范开春王向东汪鸿志
- 关键词: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小肠疾病并发症
- 富士能电子内镜的故障及其维护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针对电子内镜属于贵重医疗设备,临床使用频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以及操作或保养不当时,可发生各式各样的故障,影响内镜的临床使用,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的情况,探讨我中心富士能电子胃镜和肠镜的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对我院消...
- 孟江云魏振军黄启阳杜红梁浩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治疗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接受了ERCP诊疗的3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病例特点,比较ERCP前后患者的Ranson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内镜下治疗26例,其中乳头切开24例,胆管取石9例,胆管支架2例,鼻胆管引流2例,胰管取石4例,胰管支架12例,有4例未行治疗。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前及术后的Ranso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Ranson评分计算的预测病死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源性胰腺炎ERCP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图1ERCP术前及术后的Ranson评分经t检验(P=0.33)天数为16.5天,术前Ranson评分平均为0.71±0.19分,术后Ranson评分平均为0.53±0.15分,术后平均住院15.6天。经t检验,两组患者的术后Ranson评分均无显著差异。3讨论ERCP及其内镜治疗已成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4]。Soetikno等[5]总结了834例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结果,早期内镜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认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介入治疗越早,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越低。本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下乳头切开胆管取石9例,乳头切开胆管支架2例,鼻胆管引流2例,术后无内镜治疗并发症发生,腹痛缓解,淀粉酶正常。治疗后Ranson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不会增加病死率,与文献报道一致。表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ERC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Fan等[6]报道19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入院后24h内行ERCP及EST与常规治疗,结果显示。
- 王向东吴新宇黄启阳杜红孟江云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 快速交换系统在胆管取石中的应用研究
- 2007年
- 目的评价快速交换(RX)系统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5年11月至200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54例胆管结石患者按结石和临床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应用传统器械(76例),另一组应用RX系统(78例),分别记录并统计分析两组在取石过程中的导丝脱出率、器械交换时间、网篮及球囊插入胆管的难易程度、一次取石成功率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X组较传统组明显降低了导丝脱出率(%)(2.2±1.4对9.5±2.8,P<0.01)和加快了器械交换时间(s)(124±41对302±69,P<0.01);而且,与传统组比较,RX系统的网篮(P<0.01)及球囊(P<0.05)插入胆管也相对容易;但两组的一次结石取净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X组和传统组分别为88.46%(69/78)和81.58%(62/76);另外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发生了术中乳头少量出血和术后胰腺炎。结论RX系统缩短了治疗时间,方便了胆管取石操作,提高了治疗效率。
- 令狐恩强柴宁莉杜红王向东孟江云
- 关键词:胆管结石逆行胰胆管造影
- 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 评价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用于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共68例大面积早期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组45例和ESTD组23例.对比分析ESD组与ESTD组在术中出血、穿孔、剥离速度、治愈性切除率的表现.结果 安全性,ESD组1例(2.2%)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ESTD组2例(8.7%)发生迟发性出血,该3例出血患者通过热止血钳电凝处理均成功止血,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5).ESD组无穿孔出现;ESTD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以钛夹及生物蛋白胶有效封堵穿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有效性,ESD组40例(88.9%)实现治愈性切除,ESTD组21例(91.3%)达到治愈性切除,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ESD组病变剥离速度为(33.2±13.4) mm2/min,ESTD组病变剥离速度为(41.8±17.3) mm2/min,两组相比,ESTD组要显著快于ESD组(P=0.027).结论 与传统ESD相比,ESTD对于病变黏膜剥离速度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切除术式.
- 向京元令狐恩强李隆松师永盛邹家乐王沙沙杜红柴宁莉
-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