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鹃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卒中
  • 4篇颅内
  • 3篇经颅磁刺激
  • 3篇梗死
  • 3篇磁刺激
  • 3篇磁共振
  • 2篇动功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预后
  • 2篇运动功能障碍
  • 2篇再狭窄
  • 2篇他汀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外动脉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外
  • 2篇颅内外动脉
  • 2篇颅内外动脉狭...

机构

  • 10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杜鹃
  • 9篇杨昉
  • 8篇刘新峰
  • 3篇邱忠明
  • 2篇蔡乾昆
  • 2篇许强
  • 2篇熊云云
  • 2篇卢光明
  • 2篇张志强
  • 2篇徐格林
  • 2篇陈光辉
  • 2篇胡建平
  • 1篇马楠
  • 1篇段作伟
  • 1篇张晓浩
  • 1篇樊新颖
  • 1篇谢霞
  • 1篇殷勤
  • 1篇段立晖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4
2014年
经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 TMS)是1985年Barker等[1]首先创立的一种非侵入技术,其通过磁场诱导周围介质产生电流而兴奋神经组织,并由此调节神经活动[2]。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在TMS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神经电生理技术,不仅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也可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变性疾病之一,其药物治疗作用随着病程进展疗效逐渐减退,同时部分患者对多巴胺替代治疗不能耐受[3]。作为一种无痛、无创、操作简便和安全可靠的脑刺激手段,rTMS正逐渐广泛应用于PD的临床治疗。
杜鹃杨昉刘新峰
关键词:帕金森病PARKINSON神经电生理技术RTMS神经组织
常规磁共振皮层结构阴性癫痫的皮层-丘脑-纹状体-小脑结构协变连接模式研究
许强胡建平杜鹃张志强杨昉卢光明
197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研究
<正>目的探讨197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程度、类型及病变血管段部位等。结果 197...
杜鹃杨昉刘新峰
文献传递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单发小梗死病灶形态与早期功能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单发小梗死的病灶形态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30 d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因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单发小梗死住院患者1 45例,根据病灶在MRI弥散加权成像上的形态特征,分为规则病灶组95例和不规则病灶组5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3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早期的临床功能预后.结果 与不规则病灶组比较,规则病灶组END、基线收缩压、基线NIHSS评分明显降低,病灶直径明显缩小(P<0.05,P<0.01);其中END 27例(18.6%),脑卒中30 d后预后不良31例(21.4%).与预后不良比较,预后良好患者不规则病灶、END、基线收缩压、基线NIHSS评分明显降低,病灶直径明显缩小(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规则病灶(OR-3.949,95%CI:1.331~11.716,P=0.013)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OR=2.211,95%CI:1.473~3.319,P=0.007)和END(OR=6.136,95%CI:3.043~12.428,P=0.001)是3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穿支供血区病灶不规则的单发小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END,并且短期功能预后表现较差.
邱忠明段作伟桑红菲杜鹃张晓浩马楠谢霞樊新颖刘新峰徐格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预后
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3年6月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失败后,行血管成形术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2例。其中9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73例行颅内支架置入术。发病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24.5 d。评估术后终点事件(术后≤30 d任何卒中、死亡及>30 d责任血管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或原狭窄处因再狭窄需要再次治疗)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CTA或DSA)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82例中,手术成功率为92.7%(76例)。78例(95.1%)接受随访,失访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四分位数:9,29个月)。10例发生终点事件,7例为缺血性卒中,1例为脑出血,2例为无症状重度再狭窄再次置入支架的患者。3例终点事件发生于术后≤30 d(均发生于术后≤24 h)。Kaplan-Meier曲线显示,1、6、12、24个月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8.6%、11.0%、13.0%。(2)60例(73.2%)患者接受影像学(11例行CTA,49例行DSA)检查,其中17例(28.3%)发生再狭窄,症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0%(3例),无症状的为23.3%(14例)。结论经综合评估、严格筛选后,血管成形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性高,中、远期疗效满意。
杜鹃蔡乾昆熊云云代齐良段立晖邱忠明杨昉徐格林陈光辉刘新峰殷勤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介入预后支架内再狭窄
多模式方法评估卒中运动障碍及致残性——fMRI与TMS研究
背景卒中后会触发病灶周围及远离脑区的一系列细胞学及分子细胞学事件,造成皮层重组及促进功能恢复。目前已有较多不同的方法用于评估卒中后相关的功能预后。然而,由于研究入组人群及评估方法使用的局限性等,目前对卒中后功能预后最重要...
杜鹃杨昉
文献传递
运动功能障碍卒中患者的脑区时间变异性改变
2017年
研究目的:评估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脑区时间变异性改变及其临床预后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位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后1周及2周内的两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以及患者三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运用复旦冯建峰团队的时间变异性程序计算脑区的时间变异性,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状态的改变,采用Pearson相关评价时间变异性改变在临床运动评估的能力。结果:对比第一次扫描,脑梗死患者发生改变的脑区主要在运动脑区,额叶脑区及皮层下脑区,患侧中央前回的变异性改变程度与临床量表的改变程度正相关。结论:功能磁共振及时间变异性指标是有效的评价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变及恢复的工具,皮下脑区的改变可能与代偿机制有关。
许强卢光明胡建平杜鹃张志强杨昉
关键词:急性卒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阿托伐他汀预防颅内支架再狭窄及闭塞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单中心、先导临床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预防颅内支架再狭窄及闭塞的疗效。方法经药物治疗失败且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目标病灶位于颅内血管(包括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段,...
杜鹃蔡乾昆徐格林刘文华殷勤马敏敏刘新峰
文献传递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最重要药物之一.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和汇总分析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复发风险.文章就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杜鹃熊云云刘新峰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目的确定rTMS作用于初级运动皮质可以通过调节皮质兴奋性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方法将69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频治疗组(3HzrTMS)、低频治疗组(1HzrTMS)及对照组(sham rTMS)...
杜鹃杨昉刘新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