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 作品数:29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及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阐述了MATLAB和LabVIEW两种软件的特点和各自优势,分析了4种混合编程的实现方法.重点研究了使用MATLAB节点进行混合编程的特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混合编程方法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并以车床空心轴的优化设计为例对混合编程方法进行了说明.
- 王定贤刘俊鹏杨丹殷亮白国云
- 关键词:MATLABLABVIEW优化设计
- 钢丝绳的建模及动力学仿真分析被引量:35
- 2010年
- 在重要的吊装工作过程中,为保证物品的安全,需对钢丝绳的运动行为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ADAMS软件为该安全评估提供了较好的仿真环境。根据ADAMS软件提供的相关模块,可构建钢丝绳的3种不同建模方法。重点分析了利用轴套力进行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仿真过程进行了说明。
- 王定贤殷亮李颖陈思林杨丹
- 关键词:钢丝绳ADAMS动力学仿真
- 长管路抽真空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分析讨论了长管路抽真空的特点及影响管路真空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真空理论,推导得出了长管路极限真空计算公式。结合一真空工程,对该理论公式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比较接近。该公式对长管路的真空设计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王定贤白国云杨丹廖旭东
- 关键词:真空
- 大型真空系统氦检漏率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被引量:6
- 2012年
- 大型真空系统检漏往往耗时长、效率低。本文分析了氦气通过漏孔进入氦质谱检漏仪形成检漏信号的规律,并据此建立检漏信号数学模型,确定漏孔的最终稳态泄漏信号。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漏孔漏率的一种快速预测方法。该方法用于大型真空系统检漏能准确预测被检部位的漏率,能显著缩短检漏时间,提高检漏效率。
- 廖旭东杨丹冯晓陈涛白国云
- 关键词:氦质谱检漏
- 探头偏转角对皮托管测速精度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皮托管在进行流场风速测量过程中,其探头偏转角对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针对皮托管探头偏转角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根据皮托管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仿真分析模型,选取Fluent中Standardκ-εModel作为流体力学分析控制方程。通过分析现有锥形及球形感应头对流场的影响,并改变感应头偏转角,分析了偏转角对皮托管风速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锥形感应头对流场的扰动小于球形感应头,当锥形感应头偏转角为15°时,皮托管对被测管道内流场的扰动最小,测量精度最高。
- 杨欢秋实陈思林杨丹陈涛
- 关键词:测速精度偏转角
- 安徽省当涂县龙塘湾铁矿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
- 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钢铁消耗大国,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或者技术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宁芜盆地为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主要矿集区之一,以中生代火山岩和铁矿床广泛发育为特征。前人通过...
- 杨丹
- 关键词:铁矿资源玢岩铁矿成矿规律
- 文献传递
- 一种薄膜渗透仪及其测量方法
- 一种薄膜渗透仪及其测量方法属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它涉及测量薄膜对气体渗透率的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测量薄膜对气体渗透率的方法存在漏放气和环境温度波动影响导致测量结果精确度低和测量过程复杂的问题,装置包...
- 王旭迪董栋尉伟杨丹朱郑乔若郑丁杰桑艾霞郑梦瑜
- 文献传递
- 真空系统光纤转接的气体泄漏建模与密封设计
- 为了研究和解决真空系统光纤转接器的气体密封问题,采用了以环氧树脂灌封裸光纤方式的直通式光纤密封转接器制作方法。运用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气体流经光纤转接点的同心圆环截面管泄漏模型,以泄漏界面两侧的微观轮廓最大高度来量化气...
- 杨丹李艳霞胡昊梁小冬赵艳
- 文献传递
- 砂土物料真空吸送分离系统的设计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粒径1mm~10mm的砂土物料,设计了一套真空吸送装置。在真空吸送装置中,分离系统用于将物料颗粒从气固两相流中分离出来。介绍了砂土物料真空吸送分离系统的设计原则,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气固两相流的运动状态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分离系统内气流压力等值线图和流迹,计算了分离系统的压力损失。设计中,针对不同粒径的球体砂土颗粒,采用离散相模型与拉格朗日方法跟踪颗粒的运动轨迹,优化了分离系统结构、提高了砂土的分离效率。
- 杨丹秋实曹钧陈思林陈涛杨欢
- 关键词:气固分离
- 基于微膨胀的容积测量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 2016年
- 快速、准确地获取真空容器的容积,是准确评价各种与之相关物理参数的关键环节。介绍了基于微膨胀的容积测量方法基本原理,建立了容积微膨胀过程的热力学与传热学模型,运用CFD软件对系统的弛豫时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制了容积测量系统并开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微膨胀的容积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容积的快速、准确测量。
- 杨丹陈长琦秋实胡昊
- 关键词:真空容器容积测量微膨胀弛豫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