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乃乔

作品数:98 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文学
  • 22篇艺术
  • 9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33篇文学
  • 27篇诗学
  • 16篇艺术
  • 13篇比较诗学
  • 13篇比较文学
  • 12篇经学
  • 11篇儒家诗学
  • 10篇视域
  • 9篇文学研究
  • 8篇文化
  • 7篇学术
  • 7篇比较视域
  • 6篇释学
  • 6篇诠释学
  • 6篇文本
  • 6篇逻各斯
  • 5篇学科
  • 5篇中国经学
  • 5篇文学理论
  • 5篇经典文本

机构

  • 50篇复旦大学
  • 34篇首都师范大学
  • 13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辅仁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8篇杨乃乔
  • 1篇封一函
  • 1篇邓绍基
  • 1篇姜哲
  • 1篇施锜
  • 1篇许钧
  • 1篇李丽琴
  • 1篇陈思和
  • 1篇陶文鹏
  • 1篇乐黛云
  • 1篇谭根雄
  • 1篇卢可佳
  • 1篇殷国明
  • 1篇李炳海
  • 1篇王东风
  • 1篇李修生
  • 1篇杨义
  • 1篇刘扬忠
  • 1篇周兵
  • 1篇秦兰君

传媒

  • 11篇文艺争鸣
  • 8篇学术月刊
  • 6篇天津社会科学
  • 5篇上海艺术家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人文杂志
  • 4篇美与时代(美...
  • 4篇上海艺术评论
  • 3篇文艺研究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国比较文学
  • 3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学刊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东方艺术
  • 1篇东疆学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所指与能指的序列关系:在索绪尔与德里达之间──论在场形而上学及本体论的终极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与影响 ,但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切入索绪尔与德里达两者之间的思路 ,我们发现 ,索绪尔与德里达对能指与所指之间谁决定谁的动力因关系的理解恰恰是颠倒的。索绪尔依凭一位语言学家的视域 ,是站在逻各斯自律性言说所构造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之外 ,认定能指决定所指以分析印欧拼音语言 ;而德里达必须承认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营构的在场形而上学是所指决定能指 ,在承认超验所指为本体的终极意义上建构起他的解构主义思想。所谓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动力因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权力关系。一位解构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必须首先是在场形而上学的建构者。
杨乃乔卢可佳
关键词:德里达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场形而上学解构主义
儒道文学理论的冲突与互补
杨乃乔
关键词: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
路径与窗口——论刘若愚及在美国学界崛起的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被引量:9
2008年
多年来,华裔学者在西方学术语境下操用英语所展开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美国学界崛起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即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其中首席学者就是刘若愚。不同于汉语本土的国别诗学研究,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的学术目的,是为了把中国诗学准确地介绍给西方学者,也是为了使中国诗学走出单边的汉语学术语境,融入世界文学理论的家族谱系,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必须把中国诗学汇通与整合到西方诗学体系中,以此使西方学者能够透过其熟悉的本土诗学理论作为沟通的路径和对话的窗口,来接受与研究中国诗学,所以他们所从事的比较诗学研究是在一种颇具相当难度的汉英诗学理论话语的转换中,使中国诗学思想及中国诗学研究走向国际学术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考量,华裔族群的比较诗学研究所操用的是一种杂混的学术英语,其中浸润着来自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的诸种信息,而对中国汉语学者来说,这些学术信息也成为中国学者步入西方诗学体系的路径与窗口。
杨乃乔
关键词:比较诗学
从“Kassel Documenta”到“卡塞尔文献展”——在误读与误译下生成的新艺术观念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近年来中国本土种种当代艺术文献展不断涌现,从2013年至2016年,上海油画雕塑院也举办了系列艺术文献展,并且在国内外美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里,我想就汉语'艺术文献展'这个术语的翻译与创造性诠释现象谈一些想法,从西方源典文献、语源学与翻译研究的角度为当代中国美术界提供一些参考。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资本运作的强势一直作为潜在的生产力推动着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前行。
杨乃乔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观念策展人译入语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座谈会专家发言纪要被引量:5
2006年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各个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文学交融共生、互补互进,形成了今日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全二册,上卷“先秦至唐宋卷”,下卷“元明清卷”)就是研究这种文学关系的最新重大成果。2005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召开本书出版的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50多位专家出席并做了各有特色的发言。以下为整理的部分与会专家发言纪要,以飨读者。
乐黛云邓绍基李修生杨乃乔陶文鹏刘扬忠李炳海杨义
关键词: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座谈会各民族
互补与整合──论刘勰文学理论体系“内儒外道”人格类型的构成
1997年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学的衰落与道家玄学的崛起导致了经学的玄学化。在这样的语境下,儒道两家文学理论以阐释主体为中介,从外在的文化冲突转向内在的人格互补。这种从冲突转向互补的理论现象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走向自觉,且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史上“内儒外道”的批评人格。在刘勰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内儒外道”的人格互补类型在其深层心理是一个复合结构,它以“内儒”与“外道”这两个层面的整合凝聚为一脉“艺术意志”,从而制约着后世的文学现象及文学批评的发展。
杨乃乔
关键词:文学理论体系人格类型经典文本艺术意志《原道》
比较古典学视域下的中国经学诠释学研究--论经今古文学的独断论诠释学思想
早在中国原始经学时期即存在着丰富的诠释学命题,这些命题虽然是隐性的关于经典文本之理解与解释的思想,但其比西方显性的诠释学理论在学理性上要博广且精深得多。当代中国经学研究者不仅应该拥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并且还应该拥有扎实的西...
杨乃乔
关键词:学术修养
比较文学的诉求:全球文学史观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15年
杨乃乔认为,比较文学的学科边界凭借语际与跨界两个维度的优势迅速向外扩张,最终比较视域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相呼应,成为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身份标志。曹洪洋认为,"跨学科"是比较文学视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其对比较文学的身份认同必将继续做出重要贡献。姜哲认为,在中国语言文学的语境之下,"世界文学"的研究必然以"比较文学"为前提,即"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出场,必须是将其自身呈现于历史的、审美的和科际的关系系统中的出场。郭西安认为,比较视域概念是理解比较文学后设学科特性与研究定位的枢机;从视域到比较视域的推进,也在很大程度上标识出传统人文研究向后人文研究过渡的理念特征。梁丹丹认为,中西方文学的互动对话是一种含有比较文学互文性质的典范文本,这一文本是研究主体在中西方文化精神的汇通与融合中生成与创造出的新的诠释意义的文本,即比较文学所倡导的"第三种诗学"。
杨乃乔
关键词: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比较视域
钱钟书的生存境界与人格力量被引量:1
2000年
杨乃乔
关键词:散文随笔
诗歌与绘画的跨界——论诗与汉字无序组码的装置艺术
2019年
我和许德民先生结缘于诗的遭遇绝然不是在今天,反推逝去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1983年,许德民等30位复旦大学学生诗人在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自己的诗集《海星星:大学生抒情诗集》,许德民就是这部诗集的主编。集结于《海星星:大学生抒情诗集》这部诗集的30位青年诗人,都是"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招生有幸进入复旦大学的大学生,许德民当时是复旦大学经济系79级的学生。
杨乃乔
关键词:青年诗人论诗高考招生装置艺术抒情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