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平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几种开发的富硒野生植物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野生植物是硒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现今对植物富硒方面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传统栽培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野生植物资源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还较少。湖北恩施州硒资源丰富,本文对具有此地方特色的野生植物碎米荠、葛、板桥党参、显齿蛇葡萄、紫箕在含硒量、硒的存在形式、富集硒的特性、富硒技术及硒产品的药理保健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相应富硒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信息。
- 杨德平
- 关键词:野生植物富硒
- 马铃薯加工产品硒含量及加工中硒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究马铃薯块茎在加工中微量元素硒的分布特性,为生产开发富硒马铃薯产品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高硒土壤中生产的马铃薯块茎,按传统工艺加工薯片和淀粉,测定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含硒量,分析硒回收率和流失率。[结果]以蒸汽加热方式脱水加工薯片硒回收率较高,达到39.63%,比水煮脱水加工薯片高近5个百分点,但有超过60%的硒流失;加工的淀粉含硒量只有原料块茎鲜基含硒量的9%,淀粉加工硒回收率仅为13.91%。[结论]通过传统的加工工艺不可能生产出富硒马铃薯淀粉,加工富硒马铃薯薯片也有必要改进传统的加工工艺。
- 杨德平
- 关键词:马铃薯富硒淀粉薯片
- 辣木在恩施地区适宜播种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索辣木在恩施低山河谷地带适宜的播种期.[方法]在春季3~5月间隔一定时间对辣木催芽播种育苗,测定不同播种期的发芽率、出苗率及植株生长指标株高、茎经和冠幅.[结果]播种在4月15日和5月2日的辣木发芽率和出苗率较高,2个处理只是在生长初期株高有显著差异,而茎经和冠幅没有显著差异,植株生长在总体上差异不显著.[结论]辣木在恩施地区的适宜播种期在4月15日~5月初.
- 杨德平
- 关键词:辣木播种期
- 玉米籽粒含硒量与土壤硒的关系及施硒肥的富硒效应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究利用富硒土壤和硒肥生产富硒玉米的可行性,为生产富硒玉米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样点,分别取土壤和当年生长玉米籽粒样品,测定土壤和玉米籽粒含硒量,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同时,进行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研究硒肥对玉米籽粒含硒量的影响。[结果]玉米含硒量和聚硒系数均与土壤含硒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除高硒土壤外,玉米聚硒系数很低,其含硒量难以达到富硒标准;而叶面喷施硒肥可使玉米籽粒含硒量增加到8倍以上。[结论]在一般富硒土壤上难以生产出富硒玉米,而叶面喷施硒肥是生产富硒玉米经济、有效的途径。
- 杨德平周成河饶莉潘慧
- 关键词:玉米土壤富硒硒肥
- 湖北恩施野生植物富硒产品开发研究
- 2014年
- 对恩施州所产野生植物碎米荠、魔芋、葛、薇采、绞股蓝、红三叶草及野生中药材在富硒方面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相应富硒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消息。
- 杨德平
- 关键词:野生植物富硒
- 马铃薯聚硒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马铃薯对硒元素的聚集特性,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土壤硒水平和叶面喷施不同硒水平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含硒量,并比较不同品种在相同土壤硒水平条件下和相同叶面喷施硒水平条件下聚硒能力的差异。[结果]在总硒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种植的马铃薯的含硒量不一定较高;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以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块茎的含硒量,其马铃薯块茎含硒量是不喷施硒肥的5.3~37.6倍;不论是在相同土壤硒水平条件下还是在相同叶面喷施硒水平条件下,马铃薯品种间硒的聚集量都有很大差别,品种间含硒量最大相差20倍以上。[结论]在富硒土壤上不一定能够生产出富硒马铃薯;生产富硒马铃薯产品首先应筛选聚硒能力强的马铃薯品种,其次是应选择适宜的富硒土壤。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以作为生产富硒马铃薯的辅助措施,喷施浓度以20~50 mg/kg为宜。
- 杨德平
- 关键词:马铃薯富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