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原因及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肌肉痉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每次透析后期,患者肌肉痉挛疼痛,以下肢腓肠肌痉挛最多见,也可见于上肢及腹部、胸部。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痉挛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护理提供依据。
- 彭慧敏杨敏张春兰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肌肉痉挛护理
- 临床科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公民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也曾上升趋势,作为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护士,如何有效防范护患纠纷,减少护理投诉已成为当务之急。
- 杨敏赵美花
- 关键词:护患纠纷
- 替罗非班对ACS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慢血流或无复流处理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PCI)中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152例ACS患者行支架术,其中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后症状、心电图、TIMI血流恢复情况及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PCI术中发生慢血流43例,无复流1例,经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TIMI血流有效恢复43例。牙龈、穿刺部位渗血6例。结论:替罗非班对ACS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冠状动脉血流的改善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支架置入术患者预后。
- 乌兰杨敏王永胜
-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现象
- 腹部大型切口疝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10年
- 腹部切口疝是由于手术操作、无菌技术、患者自身体质等诸多因素所致,属继发性医源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腹股沟疝和股疝,凡疝直径〉8cm者属大型切口疝。此类患者在疝修补时因切口张力大、直接修补困难及术后在其他因素作用下使切口裂开,
- 赵美花杨敏
- 关键词:腹部切口疝围手术期护理
- 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出现腹部肌间血肿1例护理被引量:1
- 2015年
-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不需连续进行实验室监测[1]。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肾脏等疾病中预防血栓形成。
- 杨敏彭慧敏
- 关键词:护理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2
- 2014年
- 血压下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透析过程中,来势快,反应明显,严重时病情因险,意识丧失,需立即纠正。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预防及护理提供依据。
- 彭慧敏杨敏曹永艳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 洗澡诱发心脏性猝死的防范措施
- 2014年
- 目的:积极防范洗澡诱发心脏性猝死(SCD),并指导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正确洗澡。方法 :选择我科曾住院患者病情未进一步控制而出院,随访反馈患者出院当日在家中洗澡中出现SCD2例,分析诱发SCD的相关因素。结果:SCD与洗澡所致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低血容量、血压波动、劳累、缺氧、血液粘稠等因素有关。结论:病情不稳定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洗澡;病情稳定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宜正确指导下洗澡。
- 乌兰杨敏高瑞萍郭曙军
-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洗澡
- 化疗药物致中毒型心肌病1例
- 2011年
- 1病历报告
患者,男,1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短5年,加重伴少尿,双下肢水肿3日"入院。患者5年前患急性白血病(ALL),给予柔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此后渐出现劳力性心悸、气短,日常活动明显受限,曾于外院诊为"心衰",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症状可减轻,病情呈反复、渐进性加重。入院前3天始出现气短不能平卧,伴少尿、双下肢水肿、腹胀、纳差。入院查体:端坐呼吸,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 石纪萍杨敏
- 关键词:化疗药物中毒
-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护理单元应用PDCA对58例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即对患者健康教育实施:计划(评估)、实施(具体实施),检查、处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58例患者基本了解病因、诱因、治疗过程、药物、饮食、锻炼等内容,提高了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5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实现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有改进、见成效的健康教育,是提供患者自我照护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模式.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 杨敏
- 关键词:PDCA循环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 盐酸替罗非班致尿路出血1例的护理
- 2009年
- 1病历报告 患者男性,71岁,主因“阵发性胸痛3月,加重2h,伴胸憋、气短、周身乏力”,于2009年6月11日入住巴彦淖尔市医院,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2级。
- 杨敏闫佳
- 关键词:替罗非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