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沼泽
  • 6篇湿地
  • 5篇有机碳
  • 5篇沼泽湿地
  • 5篇三江平原
  • 5篇土壤
  • 3篇水溶性有机碳
  • 3篇土地利用
  • 3篇CH
  • 2篇生物量碳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2篇土壤呼吸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量
  • 2篇微生物量碳
  • 2篇物量
  • 2篇小叶章
  • 2篇CH4通量
  • 2篇表土
  • 2篇不同土地利用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3篇张金波
  • 13篇杨文燕
  • 2篇徐小锋
  • 1篇王毅勇
  • 1篇阎百兴
  • 1篇栾兆擎
  • 1篇娄彦景
  • 1篇王跃思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溶解有机碳、氮浓度季节动态及与甲烷排放的关系被引量:23
2006年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的毛果苔草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水溶性碳、氮浓度、CH4浓度和CH4排放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研究了沼泽水中水溶性有机碳、氮浓度变化特征,探讨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CH4浓度和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中DOC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1)最高值(剖面平均值为95.1mg·L^-1)出现在6月份,9和10月份出现最低值(剖面平均值均为79.3mg·L^-1),剖面上浓集中心位于15—30cm.孔隙水中NH4^+-N和NO3^--N浓度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DON变化不明显.孔隙水中CH4浓度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与DOC一致,高浓度中心位于20~30cm.除6月份外,孔隙水甲烷浓度与土壤温度和DOC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H4^+-N和NO3-N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温度和孔隙水中DOC浓度是影响沼泽湿地产CH4能力的重要因素.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积水深度呈很好的指数关系,与剖面CH4浓度和孔隙水NH4^+-N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H4排放通量与孔隙水DOC浓度相关性不显著.
杨文燕宋长春张金波
关键词:CH4排放通量水溶性有机碳沼泽湿地
小叶章湿地表土水溶性有机碳季节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0
2005年
湿地土壤及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DOC)的产生、迁移与转化对湿地土壤碳通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对沼泽湿地土壤DOC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对小叶章湿地表土DOC季节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表土DOC含量为373.9~443.7 mg·kg-1,平均值为414.6 mg·kg-1,变异系数为7.7%(P<0.0001).小叶章湿地表土DOC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5月份表土DOC含量较高,6~7月份DOC含量下降,7月份达到最小值373.9 mg·kg-1;8-9月份表土DOC含量迅速增加,9月份达到最大值443.7mg·kg-1.表土DOC特定波长吸收值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280 nm波长吸收值(A280值)迅速增加,8~9月份达到最大值.A250/A365比值则明显的下降,9月份达到最小值,说明DOC结构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近期生物过程,如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消耗有机碳数量、植物光合产物(立枯物、根系分泌物)对DOC含量和组成结构季节动态有很重要的影响,而土壤中长期积累的有机质对其季节变化贡献很小.另外,温度和含水量通过影响的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DOC;降水的淋溶也对DOC动态有影响;冻融作用对春季DOC含量和组成结构有重要贡献.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沼泽湿地小叶章水溶性有机碳影响因素
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CO_2和CH_4排放动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5
2004年
湿地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CO2 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 .沼泽湿地CO2 和CH4的产生和排放与土壤有机碳、溶解有机碳及氮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同时受土壤温度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中CO2 和CH4具有较高的浓度值 ,浓集中心位于植物根层 (1 0~ 35cm) ,9月下旬到 1 0月中旬沼泽湿地植物地上部分枯死后 ,土壤中CH4和CO2 浓度有阶段性增加的趋势 ,且土壤中CO2 与CH4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及土壤呼吸对CH4排放通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
宋长春杨文燕徐小锋娄彦景张金波
关键词:沼泽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有机碳生态系统呼吸
烧荒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研究了烧荒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烧荒对土壤无机氮有强烈的影响。火烧后,土壤NH4-N明显增加,第7天烧荒地比未烧荒地高出106.92%;之后又迅速降低;土壤NO3-N含量也有类似变化,烧荒导致氮素的大量流失。土壤微生物量碳也明显减少,第7天烧荒地比未烧荒地低317.153mg/kg,第32天低270.143mg/kg;之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恢复较快,在100天时,烧荒地比未烧荒地高出106.187mg/kg,从长期来看,烧荒对土壤微生物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杨文燕宋长春张金波
关键词:烧荒无机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沼泽湿地垦殖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被引量:43
2006年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选取相邻的、土壤类型相同的小叶章沼泽化草甸以及不同开垦殖年限的已垦湿地农田,综合运用多种微生物指标,全面地评价沼泽湿地垦殖后土壤有机碳的动态。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垦殖初期(1—3年),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商以及基础呼吸(BR)都迅速降低,而代谢商(qCO2)、PR/BR和PR/MBC比值却不断升高。表明湿地垦殖后,有机碳的可利用性下降,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造成土壤有机碳的大量损失。各种微生物指标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练合这些微生物指标能够全面地、准确地评价沼泽湿地垦殖后土壤有机碳的动态。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氮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2
2003年
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氮动态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试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和碳、氮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上碳、氮库,土壤碳、氮库分别递增顺序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湿地开垦7年后,地上生物量下降了69.25%,土壤有机碳库减少了47%,土壤氮库减少了50.91%;而弃耕5年后,地上生物量恢复到原始水平的71.61%,土壤碳、氮库分别达到沼泽化草甸的62.6%和50.32%;无机氮(0~25cm)的动态与土壤全氮相似,其变化规律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但是NO_3^--N/(NH_4^+-N+NO_3^--N)的比值却与此正好相反,呈沼泽化草甸<弃耕地<耕地的趋势。说明在沼泽化草甸土壤中氮的可利用性最高,其次是弃耕地,耕地最低。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碳素氮素地上生物量
沼泽垦殖前后土壤呼吸与CH_4通量变化被引量:14
2005年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的储存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垦殖后,在相同季节根层土壤温度明显高于沼泽湿地土壤,但垦殖后土壤有机碳、氮素含量明显降低,C:N比值减小,土壤呼吸通量增大,且具有季节性变化。垦殖8年的农田土壤,呼吸通量大于垦殖15年的农田土壤,弃耕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呼吸强度有所增加,土壤呼吸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沼泽湿地土壤为大气CH4的重要源,通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沼泽垦殖后农田土壤成为CH4的汇,不同垦殖年限土壤间CH4通量差异性不大。
宋长春王毅勇王跃思阎百兴徐小锋张金波杨文燕
关键词:沼泽湿地土壤呼吸CH4通量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75
2005年
采集三江平原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测定土壤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以及E280值、E250/E365和E240/TOC比值,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DO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土壤DOC含量变化明显,土地开垦耕作是导致土壤DOC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湿地土壤的开垦耕作,不仅导致土壤DOC数量的减少,而且DOC的质量也在下降.土壤DOC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R2=0.66),与游离态轻组有机碳的相关性更强(R2=0.84),与土壤重组有机碳呈明显的负相关(R2=0.52).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土地利用湿地
三江平原土地耕作对土壤氮矿化势和硝化势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研究了三江平原土地耕作对土壤矿化势和硝化势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氮矿化势在降低,耕作3年土壤为23.020±1.562mg kg-1,7、15、25年分别为22.649±2.597 mg kg-1,22.856±3.594 mg kg-1,17.315 ±0.256 mg kg-1;而弃耕后,土壤矿化势增加,土壤的矿化势与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r=0.95)。硝化势的变化正相反,耕作3、7、15、25年土壤硝化势分别为0.055±0.005 mg kg-1d-1,0.083±0.001 mg kg-1d-1,0.101±0.025 mg kg-1d-1和0.086±0.015 mg kg-1d-1,在耕作土壤中pH值是影响硝化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随着耕作年限增加,土壤的供氮能力在降低,氮的可利用性下降;相反,弃耕能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增加土壤氮的可利用性。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三江平原耕作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6
2005年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指数模型能较好地表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但其在低温时拟合效果较好,高温时拟合效果较差.小叶章湿地Q10值最高(4.29),垦殖15年农田的Q10值最低(1.4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Q10值从高到低的排列情况是:小叶章>灌丛>弃耕地>垦殖9年农田>垦殖15年农田.Q10值与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呈线性关系.因此,认为土壤有机碳的数量与结构是影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Q10值与深度0~10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土地利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