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朵

作品数:37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耐药
  • 8篇耐药性
  • 7篇克雷伯菌
  • 7篇肺炎克雷伯
  • 7篇肺炎克雷伯菌
  • 5篇药性分析
  • 5篇内酰胺
  • 5篇内酰胺酶
  • 5篇耐药性分析
  • 5篇抗药
  • 5篇抗药性
  • 5篇超广谱
  • 4篇细菌
  • 4篇基因
  • 4篇广谱
  • 3篇生物膜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重症
  • 3篇重症监护

机构

  • 17篇北京世纪坛医...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西安市红十字...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卫生计生...

作者

  • 37篇杨朵
  • 6篇张正
  • 6篇辛续丽
  • 6篇马列婷
  • 5篇王亚文
  • 5篇张曼
  • 5篇马冬媛
  • 3篇胡智颖
  • 3篇王松雪
  • 3篇李娜
  • 3篇高娜娜
  • 2篇李影
  • 2篇王占伟
  • 2篇陈亮
  • 2篇楚雍烈
  • 2篇解泽强
  • 2篇金奇
  • 2篇郭宇
  • 2篇胡梅
  • 2篇唐子华

传媒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真菌培养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在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以及不同部位真菌培养结果,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38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确诊患者35例,血培养阳性仅1例;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3%、84.5%、61.9%、90.6%;真菌培养计数>105 CFU/ml或>2个部位同时培养阳性后,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7%、99.0%、95.8%、89.5%;真菌培养联合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7%、100.0%、100.0%、84.4%;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阴性预测值较好,与真菌培养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高。结论真菌培养计数>105 CFU/ml或>2个部位同时阳性时,以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时可提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杨朵马冬媛何欣迟珊
关键词:真菌培养侵袭性真菌感染
两种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银染法与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株生物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方法对经Vitek-2鉴定的150株临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生物膜形成实验,分别经银染和结晶紫染色,再随机挑选20株进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15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银染法生物膜检出率为38.7%。其敏感性为83%,特异性100%。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10株菌中生物膜检出率为45%。其敏感性100%,特异性79%。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染法和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均可用于生物膜的检测。
杨朵张正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一种微生物群测序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群测序分析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微生物群测序分析方法是采用宏基因组共标记测序(metagenomics co‑barcoding sequencing,MECOS)对微生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本发明通...
陈晨李佳瑞韩凯曾辉杨朵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本院呼吸科病房不同患者痰标本中 ,分离到的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 ,是否由同一起源的菌株传播。方法 用双纸片确定法测定是否产ESBLs;用K B法测定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通过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rep PCR) ,对产ESBLss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分离到的 2 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属 3个基因型。结论 本院呼吸科病房确实存在同一基因型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
杨朵马列婷李影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聚合酶链反应流行病学
慢病毒介导的重组TM9SF1蛋白通过诱导自噬和内质网应激抑制293T细胞生长被引量:4
2017年
九次跨膜超家族蛋白成员1(transmembrane 9 superfamily protein member 1,TM9SF1)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在人体组织和多种细胞系广泛表达。目前,关于该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十分有限和初步。本研究采用慢病毒介导的TM9SF1表达系统,研究了重组TM9SF1蛋白的生化特点及其对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慢病毒感染的293T全细胞裂解液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揭示,TM9SF1蛋白具有表观分子质量约为70 k D的单体及寡聚体两种主要形式;在室温及加热37℃时蛋白质相对稳定,随变性温度升高(56℃以上)逐渐失去其稳定性。CCK8法显示,与慢病毒空载体感染的293T细胞比较,TM9SF1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的293T细胞在感染2 d后增殖明显减缓(P<0.001)。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过表达TM9SF1引起LC3Ⅱ表达明显上调,LC3Ⅱ/LC3Ⅰ比例升高,说明TM9SF1可引起293T细胞发生自噬。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TM9SF1的293T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HOP、GADD34和XBP1(S)表达水平是对照细胞的3~4倍,提示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以上结果提示,TM9SF1具有抑制293T细胞生长的功能,该功能可能与其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有关。这一结论将进一步加深对TM9SF1在细胞生长调控中的功能的认识。
张国英杨朵高娜娜唐子华李娜仝永娟商婷肖娟
关键词:慢病毒内质网应激自噬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医院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分析,为ICU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医院ICU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分离的99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药敏鉴定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WHONET5.3软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2009-2011年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为痰液,占85.5%~86.3%,尿液占4.9%~6.8%,分泌物占2.0%~3.7%,血液占0.9%~1.3%;2009-2011年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从42.0%升至75.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从26.9%升至58.6%、头孢吡肟耐药率从26.5%升至47.9%、亚胺培南耐药率从48.9%升至76.9%、庆大霉素耐药率从13.2%升至71.8%、环丙沙星耐药率从40.6%升至80.5%、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从54.3%升至79.1%;至2011年ICU分离菌株与非ICU分离的菌株相比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ICU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非ICU菌株。
马冬媛辛续丽杨朵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重症监护病房耐药性
福氏2a志贺菌301株染色质基因文库的构建
2001年
目的 构建福氏 2a志贺氏菌 3 0 1株染色质DNA基因文库 ,为下一步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打下基础。方法 Murry法提取福氏 2a志贺氏菌染色质DNA ,采用鸟枪法策略 ,分别经 8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克隆至载体质粒中 ,并经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后计算重组质粒重复率。结果 Murry法提取福氏 2a志贺氏菌染色质DNA大小为 3 0Kb以上 ,共构建 86 3 2个重组质粒 ,质粒重复率为 1 %。结论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福氏 2a志贺氏菌株染色质DNA基因文库 ,文库全长为福氏 2a志贺氏染色质的 6倍 ,已足够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所需。
杨朵张笑冰朱俊萍金奇楚雍烈
关键词:鸟枪法
CAP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相关要求学习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美国病理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是世界上知名的由专业临床检验学专家和病理学家组成的联合会,其专业水准被国际同行所公认。CAP实验室认可活动始于1960年,其宗旨是保证检验全程的质量不断改进,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最高水准的服务。获得CAP认证是实验室检测质量具有高标准的证明。目前全球共有约7000家实验室通过CAP认证,还有约20000家实验室计划进行CAP认证。
胡智颖杨朵胡梅张曼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及黏附因子mrkD的测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黏附因子基因mrkD的分布率,为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物膜形成试验采用96孔板培养法(生物膜产生载体使用医用硅胶膜):每孔加入300μlLB和50μl0.5麦氏浓度的过夜培养菌,同时放入无硅油的医用硅胶膜(0.2mm)为载体,37℃静置培养48h,取出硅胶膜待银染于电镜观察。应用银染法、扫描电镜和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PCR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mrkD基因。结果临床15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体外医用硅胶膜上生物膜总产生率为44.7%,不同标本来源的菌株间无显著性差异。9.3%的菌株携带mrkD基因。mrkD阳性株均来源于痰标本。结论伴随有医用器械的使用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中应积极考虑生物膜的相关治疗。
杨朵张正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及黏附因子mrkD的测定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黏附因子基因mrkD的分布率,为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物膜形成试验采用96孔板培养法(生物膜产生载体使用医用硅胶膜);每孔加入300μl LB和50...
杨朵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