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脂肪
  • 4篇脂肪性
  • 4篇失弛缓症
  • 4篇瘦素
  • 4篇气囊扩张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贲门失弛缓
  • 3篇贲门失弛缓症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肉毒

机构

  • 8篇泰山医学院附...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泰安市第一人...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泰山疗养院

作者

  • 10篇杨正武
  • 5篇邵先玉
  • 4篇卜令秀
  • 3篇马立兴
  • 3篇魏良洲
  • 1篇张晓伟
  • 1篇付明燕
  • 1篇王利华
  • 1篇王德伟
  • 1篇张丽萍
  • 1篇章海霞
  • 1篇张晓红
  • 1篇王爱英

传媒

  • 3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囊扩张与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序贯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8例临床护理
2009年
目的:探讨哑铃型气囊扩张器扩张序贯联合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近、远期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AC患者应用哑铃型气囊扩张器扩张1周后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100 U,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治疗后1、3、6、12、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100.0%、94.7%、89.5%、81.6%、55.3%。治疗后1周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率(LESRR)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4个月LESRR与治疗后1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哑铃型气囊扩张器扩张序贯联合肌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技术可靠,安全性高,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卜令秀章海霞邵先玉杨正武马立兴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肉毒杆菌毒素护理
Rigiflex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复发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Rigiflex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至2012年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7例首次气囊扩张治疗术后复发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再次应用直径为3.5 cm的Rigiflex气囊扩张治疗(Rigiflex气囊组),治疗后1、3、6、12、24、36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食管钡透检查、并发症情况等,并与43例首次接受3.2 cm直径哑铃型气囊扩张治疗患者(哑铃型气囊组)进行对照。Rigiflex气囊组与哑铃型气囊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Rigiflex气囊组与哑铃型气囊组患者治疗前、后贲门口直径、5 min存留钡柱高度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Rigiflex气囊组患者治疗后6、12、24、3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5%、77.8%、70.4%、51.9%,均高于哑铃型气囊组患者的65.1%、39.5%、27.9%、18.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8、93.77、12.12、8.51,均P<0.05)。Rigiflex气囊组患者治疗后1、3、6、12、24、36个月贲门口直径均大于哑铃型气囊组患者,5 min存留钡柱高度均低于哑铃型气囊扩张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贲门口直径:t值分别为2.96、14.69、20.96、17.24、9.70、8.09;5 min存留钡柱高度:t值分别为2.77、3.85、4.96、6.25、7.78、6.38;P<0.05或0.01)。2组患者均未发现食管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3.5 cm直径的大口径Rigiflex气囊序贯扩张治疗复发的贲门失缓症患者长期疗效显著,效价比突出,治疗安全性高。
杨正武邵先玉
关键词:食管失弛缓症复发气囊扩张术
大口径Rigiflex气囊序贯扩张治疗在贲门失驰缓症复发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采用3.5cmRigiflex-ABD气囊序贯扩张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7例复发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内镜直视下采用直径3.5cmRigiflex-ABD气囊扩张。扩张压力为12~20Psi,每次扩张持续时间1min,扩张2、3次。术后定期随访症状积分、食管钡透检查、并发症等,与43例首次接受直径3.2cm哑铃型气囊扩张治疗患者做临床对照。结果在症状缓解方面,Rigiflex-ABD气囊组长期疗效(6~36个月)高于哑铃型气囊组,以治疗后12~36个月的症状缓解显著高于哑铃型气囊组。随访治疗后食管钡透检查,Rigiflex-ABD气囊组治疗后(3~36个月)贲门口直径大于哑铃型气囊组,5min存留钡柱高度低于哑铃型气囊扩张组,差异有显著性。未出现食管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选择3.5cm直径的大口径Rigiflex气囊序贯扩张治疗复发的贲门失缓症患者,治疗安全性高,长期疗效显著,效价比突出,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是一种首选的性价比高、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正武邵先玉卜令秀马立兴张晓伟付明燕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瘦素、胰岛素水平关系的临床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我国继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之后较常见的肝脏病变,其临床病理特征类似于酒精性肝病,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严重的肝病。目的:研究NAFLD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瘦素、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相关性。方法:将31例NAFLD患者按BMI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4kg/m2)和超重组(BMI≥24kg/m2),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AST、ALT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检测空腹瘦素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超重组NAFLD患者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简单相关分析显示NAFLD患者的瘦素水平与身高、BMI和腰围相关(r1=-0.538,r2=0.518,r3=0.36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瘦素水平与腰围、腰臀比和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1=0.484,r2=3.921,r3=0.07616),与体重、身高和AST、ALT水平呈负相关(r1=-0.245,r2=-35.986,r3=-1.623);结论: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不同BMI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存在差异。瘦素水平与体脂分布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与血脂水平未显相关性。
魏良洲杨正武王利华
关键词:瘦素胰岛素
瘦素、胰岛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6年
魏良洲杨正武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瘦素
壶腹旁憩室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杨正武邵先玉卜令秀王德伟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治疗
胃息肉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住院的胃息肉患者临床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胃息肉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05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199例胃息肉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胃镜报告及息肉病例情况。结果达到入选标准的胃息肉患者共收集199例,年龄在41~75岁之间多发,胃息肉最常见生长部位依次为胃窦、胃体、胃底。年龄>40岁、伴慢性胃炎组,可认为是胃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病理学分型依次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结论①胃息肉单发多见,最常见生长部位为胃窦。胃息肉病理组织学分型多为炎性息肉;②年龄>40岁,女性、慢性胃炎为胃息肉的危险因素;③腺瘤性胃息肉的恶变率高。
李娜杨正武
关键词:胃息肉内镜
气囊扩张与肉毒毒素注射序贯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研究气囊扩张序贯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43例被确诊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单纯气囊扩张治疗;B组接受气囊扩张治疗1周后,在内镜直视下LES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6、12和24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贲门口内径、5min存留钡柱高度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近期疗效显著,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12和24个月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2%、61.1%、40%,高于气囊扩张治疗组36%、28%、16%,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治疗后12、24个月序贯联合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气囊扩张治疗组。A组有9例分别于治疗后8、12、17个月因再次出现进食困难进行再次扩张。结论气囊扩张序贯联合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治疗费用经济,且近远期疗效高,是兼顾病因治疗、对症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杨正武邵先玉卜令秀马立兴张丽萍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肉毒杆菌毒素
瘦素、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身体体重指数(BMI)指标、糖代谢、脂代谢、肝功能代谢指标与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相关性,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的程度以及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相关...
杨正武
关键词:瘦素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文献传递
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的程度以及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探讨其在NAFLD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1例NAFLD患者的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AFLD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女性空腹血清瘦素显著高于男性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瘦素与FINS显示出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NAFLD组中,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在不同肥胖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单独或共同构成NAFL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杨正武魏良洲张晓红王爱英
关键词:瘦素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NAFL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