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困境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治疗
  • 1篇压豆
  • 1篇院前急救
  • 1篇院前急救护士
  • 1篇数据挖掘
  • 1篇同理心
  • 1篇透析治疗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 1篇尿毒症患者
  • 1篇人格特征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维持性
  • 1篇维持性血液

机构

  • 4篇湖南省第二人...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杨红秀
  • 1篇朱中山
  • 1篇田馨怡
  • 1篇陈莉
  • 1篇刘荘美
  • 1篇黎芳
  • 1篇杨萍
  • 1篇阳四元
  • 1篇陈偶英
  • 1篇周启兵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腺癌中HPRT1基因表达对患者总生存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索HPRT1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特征、总生存率、功能激活以及免疫浸润中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TCGA肺腺癌数据以及多个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比并验证HPRT1表达量与预后总生存(overall surival,OS)的关系,通过cluster Profiler分析HPRT1基因高表达组中上调基因的功能富集情况。且通过TIMER以及CIBERSORT算法计算肺腺癌中不同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并对比在HPRT1高低表达组间的浸润程度差异。结果 HPRT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在TCGA中证明HPRT1基因高表达的患者预后OS更差(P <0.01)。经过2个GEO数据集的验证同样发现HPRT1基因高表达表现为预后OS更差(GSE13213,P <0.01;GSE67639,P <0.001)。差异分析显示高表达的患者中有683个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且这些上调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与p53以及细胞周期等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TIMER以及CIBERSORT算法进行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分析发现在高表达差预后人群中B细胞以及CD4T细胞含量均更低(P <0.05)。结论 HPRT1基因表达量越高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越差,且高表达患者的p53信号通路上调,B细胞以及CD4T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下降。
杨红秀朱中山
关键词:肺腺癌数据挖掘
耳穴压豆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均行MHD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罗伊适应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对比两组干预8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应对方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PSQI、SRSS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P<0.05),积极应对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HAMD、PSQI、SRSS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P<0.05),积极应对评分升高(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行MHD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张海燕杨红秀穆亚南杨萍陈莉
关键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耳穴压豆罗伊适应模式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被引量:41
2011年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原因和干预措施。方法以283例住院>48 h接受机械通气(MV)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VAP有56例,发病率为19.79%,共检出病原菌18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9株,占47.09%,革兰阳性球菌64株,占33.86%,下呼吸道分泌物共分离出104株,回路冷凝液共分离出85株,两组标本病原菌分布、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与未发生VAP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培训和监督,规范医疗和护理行为,注重医院感染控制,可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
刘荘美杨红秀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管理对策
院前急救护士替代性创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士替代性创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院前急救护士替代性创伤恢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中国大五人格调查问卷简版及中文版医院磁性要素量表对长沙市197名院前急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院前急救护士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总分为(89.79±22.0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经历过患者死亡、工作时长、是否接受过创伤相关培训及同理心、道德困境、人格特征、工作环境是影响院前急救护士替代性创伤发生的因素(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士替代性创伤发生率较高,患者死亡经历、工作时长、创伤相关培训及同理心、道德困境、人格特征、工作环境是影响院前急救护士替代性创伤发生的因素,管理者需针对其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
杨名陈偶英杨红秀黎芳孙珞滢周启兵阳四元张茜田馨怡谭婷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士同理心道德困境人格特征工作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