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膺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徐汇区22657名中小学生尿液普查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郑珠丽华炳春杨膺陆正川徐虹沈茜孙利周利军葛杰
- 关键词:尿液
-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925例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近年来,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已经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了解儿童时期主要心理行为障碍,以便重点干预。方法:分析1996-07/2003-05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儿童心理门诊18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障碍925例之资料;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ICD)、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次修订版(DSM-Ⅲ-R)(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CCMD-2)(ChineseClassificationMentalDisorder,CCDM)之标准;诊断由儿科与心理专家做出并负责调处;智力低下之诊断按1973年美国AAMD(AmericanAssociationonMentalDeficiency,AAMD)标准(智商测定用我国标化的韦氏量表,社会适应能力用左启华、张致祥主修的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with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之诊断以病史、临床表现、CBCL(childBe-haviourChecklist,CBCL)及注意力数字电脑测试综合分析做出;小儿心理行为测试用中国标化的Achenback's(CBCL)儿童行为量表评定;所有测定工作均由固定的医师与护师进行;治理:以心理疏导、药物与教育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 华炳春郑珠丽杨膺吴自蓉
- 关键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早期干预
- 普米克令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并评价普米克令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39例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3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1%,观察组为9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7,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哆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52、8.503、6.214、10.266、10.546,均P〈0.05);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X2=8.221,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该方法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引发的咳嗽,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倡临床广泛推广。
- 杨膺黄赟谈钧佩倪馨莉宋善路
-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
- 儿童支原体肺炎482例的临床症状及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82例被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各种检测结果、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儿童支原体肺炎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及发热等;婴幼儿通常还伴有气短喘憋,听诊可闻及痰呜音。影像学特征呈现多样性,斑片状阴影多见于婴幼儿,节段性、大片状阴影多见于学龄儿童。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激素治疗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相符的特点,其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规范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对防止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膺黄赟谈钧佩倪馨莉宋善路
-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
- 42例婴幼儿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资料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肾盂肾炎(APN)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8年5月徐汇区中心医院住院确诊的42例婴幼儿APN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APN以〈1岁的小婴儿为主;不明原因的发热是最突出的起病方式;高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是婴幼儿APN的高危因素;大肠埃希菌仍然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结论婴幼儿APN的发病现状令人担忧;对婴幼儿不明原因的发热有必要常规开展影像学方面的检查;DMSA是诊断APN的金指标。
- 宋善路谈钧佩杨膺倪馨莉黄赟王静
- 关键词:婴幼儿急性肾盂肾炎
- 哮喘儿童智力与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哮喘作为一种心身疾病,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心理学家的重视,许多患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对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我们通过对哮喘儿童的智力、心理行为进行测试,并与非哮喘儿童进行匹配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 杨膺华炳春郑珠丽吴自蓉
- 关键词:心理行为哮喘儿童智力心身疾病经久不愈生理心理
- 建立社区儿童哮喘防治家庭医学模式探索被引量:4
- 2002年
- 郑珠丽华炳春周志英陆正川贾贤贞杨膺
- 关键词:儿童哮喘
-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925例分析
- 目的了解儿童时期主要心理行为问题,以便重点干预;方法分析1996.7-2003.5,我院儿童心理门诊18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障碍925例之资料;疾病分类按美国ICD-10、DSM与我国CCMD-2之标准;诊断由儿科与心理专...
- 华炳春郑珠丽杨膺吴自蓉
- 关键词: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早期干预
- 文献传递
- 建立社区儿童哮喘家庭医学管理模式之探索
- 2004年
- 目的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儿童哮喘防治模式一社区家庭医学管理模式。方法在街道建立哮喘管理与技术指导小组,选择四个居委试点,开展儿童哮喘病流行病学调查,检出哮喘息儿建立电脑档案,通过医院诊疗指导、社区咨询、宣教、父母学校、电话或家访联系与指导。防治工作由医生、街道干部、病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并对开展本模式工作前后有关资料予以对照。结果四居委应检儿童1110名,实检1107名(99.73%),检出哮喘儿童99名(8.94%),随访中迁出13名,获长期指导、随访的86名。多数病家获得哮喘防治知识,每个患儿至少进行2次以上具体指导,掌握吸入技术。3年内无典型发作人数由原来的11例(12.8%)上升到44例(51.2%),X^2=29.1,P<0.01。复发次数与发作程度也均较开展本模式工作前明显减少与减轻,年人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结论社区以家庭医学管理模式防治儿童哮喘效果好,可行。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
- 华炳春郑珠丽陆正川贾贤贞谈钧佩杨膺
- 关键词:儿童哮喘家庭医学社区儿童检出随访国情
-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VUR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8例经影像学确诊的VUR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分析患儿的年龄分布、起病方式、损害程度和致病菌等临床特征。结果 24例(63%)初次就诊在<1岁以内;30例(79%)以发热为最突出的起病方式;19例(50%)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其中13例(34%)已出现不可逆的肾瘢痕;14/29例(48%)为非大肠杆菌感染。结论小儿VUR和反复尿感、肾损害关系密切;小儿发热性尿感或反复尿感开展常规影像学方面的检查(B超、DMSA、MCU/DRC)对VUR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小儿VUR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 黄贇宋善路杨膺
- 关键词:肾损害V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