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硬化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手术
  • 3篇缺血
  • 3篇螺杆菌
  • 3篇内镜
  • 3篇腹水
  • 2篇代偿
  • 2篇血性
  • 2篇胰腺
  • 2篇抑素
  • 2篇失代偿
  • 2篇食管
  • 2篇胱抑素
  • 2篇胱抑素C
  • 2篇胃癌
  • 2篇胃癌手术
  • 2篇消化道
  • 2篇疗效

机构

  • 22篇上海市普陀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长宁区...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上海市崇明县...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2篇杨蒲芳
  • 11篇陈范嵘
  • 9篇郭继兵
  • 7篇汪明涛
  • 6篇陆国义
  • 5篇朱春燕
  • 3篇戚红霞
  • 3篇朱健焕
  • 3篇李晓虹
  • 2篇吴巍
  • 2篇吴云林
  • 2篇周忠杰
  • 2篇朱晴晖
  • 2篇高文晋
  • 2篇钟良
  • 2篇陆和平
  • 2篇彭海霞
  • 2篇杨宝兴
  • 2篇郑萍
  • 2篇黄敏

传媒

  • 5篇中华腹部疾病...
  • 4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华中医学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过程中的诊断价值、安全性、耐受性。方法:自2011年5月至今,笔者所在科应用OMOM胶囊内镜对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16例。结果:发现病灶者20例,所见病变其中包括小肠血管畸形11例,小肠多发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3例,NASID相关溃疡1例,小肠局灶隆起2例,小肠绒毛萎缩2例;未见异常7例;未成功2例。胶囊停留于胃内的平均时间为65 min(11 s^420 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312 min(171~453 min),平均到达盲肠时间为371 min(210~476 min),平均记录时间为446 min(390~620 min),医师对胶囊内镜所传输图像的平均读片时间为96 min(60~120 min),平均获取照片数为58 193张,胶囊平均排出体外时间为46 h(24~120 h)。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整个操作过程患者耐受性甚佳,无任何痛苦,吞咽胶囊无任何困难,检测过程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虽然存在无法取病理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因其高效安全、无痛苦,在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仍有独特的优势。
江凤翔杨蒲芳陈范嵘朱春燕朱健焕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克罗恩病
酪酸菌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研究酪酸茵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酪酸茵(米雅BM)及三联疗法,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分别观察副反应发生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6%,副反应发生率为12.8%;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副反应发生率为30%,两组相比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酪酸茵能显著减少Hp根治中副反应的发生率,且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郭继兵杨蒲芳汪明涛陆国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CagA^+幽门螺杆菌与疣状胃炎的关系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ytotc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阳性株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疣状胃炎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观察50例疣状胃炎伴有、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中CagA的阳性率。结果 疣状胃炎组CagA的阳性率为88%,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agA的阳性率为61.7%,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 CagA^+的幽门螺杆菌在疣状胃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需进行HP的根治。
郭继兵杨蒲芳汪明涛陆国义李晓红
关键词:CAGA幽门螺杆菌疣状胃炎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发病机理病例分析
2007年上海市十三家医院早期胃癌手术率报告
目的:了解上海市13家医院2007年早期胃癌手术情况及发展趋势;了解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检出早期胃癌的情况。 方法:统计上海市6家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的外科手术例数、经手术证实的早期胃癌数以及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
吴云林冯莉黄敏彭海霞周忠杰陆和平杨蒲芳周康年吴巍朱延波朱正纲钟良郑萍徐雷鸣许树长戴强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埃索美拉唑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被引量:1
2007年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疾病,其中70%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目前,治疗GERD的方法很多,其中药物治疗最易于被患者接受,抑酸治疗是主要的药物治疗手段,但是对NERD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差于糜烂性GERD患者。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本研究主要探讨其对NERD患者的疗效。
郭继兵杨蒲芳汪明涛
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埃索美拉唑胃食管反流病质子泵抑制剂GERDNERD
联合高压氧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联合高压氧(HBO)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疗效。方法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中型医用高压氧舱。对照组3l例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体重、血、尿电解质变化、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中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ndocynine Green Ratel5,简称ICGR15)变化。结果 联用高压氧治疗组病人的肝功能改善明显,腹水明显消退,ICGRl5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干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肝硬化腹水可增加肝细胞供氧.明显改善肝功能,有利于腹水消退。
杨蒲芳陈范嵘李晓虹郭继兵杨宝兴朱晴晖
关键词:高压氧疗法HBO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缺血性肠炎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女性,48岁,糖尿病史10年,长期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在7-8mmol/L.除阑尾手术史无其他特殊疾患史。突然发作阵发性腹痛及便血,初始为黑便2次,其后皆为鲜血,量不多,
杨蒲芳陆国义高书荣马诗国
关键词:缺血性肠炎阵发性腹痛糖尿病史长期口服血糖控制手术史
静脉麻醉下内窥镜诊疗应用200例
2004年
目的 评价静脉麻醉下行内窥镜诊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麻醉组 2 0 0例行胃肠镜检查患者行芬太尼和异丙酚静脉麻醉 ,肠镜受检者还应用病人自控镇静技术 ,使用含异丙酚的Grasby 93 0 0PCA镇痛泵 ,待起效后开始操作 ;2 0 0例非麻醉组 (对照组 )患者按常规操作方法行胃、肠镜检查。比较 2组胃镜检查过程中不适、肠镜检查平均进镜时间和检患者查成功率 ,观察检查后的反应。结果 麻醉组胃镜检查中均无不适 ,而对照组有 86.2 % (P <0 .0 1)。肠镜麻醉组缩短了肠镜进镜时间 (P <0 .0 5 ) ,但检查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检查后麻醉组的反应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静脉麻醉下行内窥镜诊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 ,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不良反应少 ,优于常规检查。
朱春燕杨蒲芳陆国义
关键词:静脉麻醉内窥镜肠镜检查异丙酚胃镜检查
胰腺假性囊肿导致十二指肠内瘘伴大出血1例被引量:1
2018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未婚,因反复腹部不适7年,加重伴发热4d于2017-08—07入院。患者7年前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当时治疗好转后出院(具体情况不详),出院后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门诊查腹部超声提示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形成,平时口服奥美拉唑、胰酶胶囊对症处理。
孙雄杨蒲芳陈范嵘朱健焕朱春燕江凤翔
关键词:胰腺囊肿
西沙必利联合培菲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观察
2001年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尤期老年人,如心脑血管疾病等,且病程较长,人们不断探索着治疗方法,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结合方法,本文联合应用促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和微生态调节药“培菲康”
郭继兵杨蒲芳汪明涛陆国义
关键词:西沙必利便秘并发症中西结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