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传勇
- 作品数:67 被引量:43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新疆二台断裂带断层岩及古震源体特征被引量:1
- 1997年
- 新疆二台断裂带是在早期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糜棱岩形成于地壳中10~12km的岩石韧-脆性转换带.此后发生了岩石变形过程为韧性变形—韧性失稳—脆性断裂的地震活动,形成了二台断裂带,并伴有假玄武玻璃的产生.假玄武玻璃的分布范围长约60km、宽约300m,代表了古震源体的规模。
- 史兰斌林传勇陈孝德陈孝德柏美祥
- 关键词:断层岩断裂带韧性剪切带地震地质
- 腾冲黑空山粗安岩中镁铁质-超镁铁质包体的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2
- 2010年
- 腾冲黑空山粗安岩中含有较多的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微型包体,主要为辉长岩类、辉石岩类和极少量的二辉橄榄岩,直径多小于2.5cm.辉长岩类包体具有"开放"结构,常有气孔和基质的贯入,辉石岩类包体以等粒结构和镶嵌结构为特征,它们的矿物成分与熔岩斑晶(斜长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成分相近.辉长岩类和辉石岩类包体平衡温度为1000~1125℃,与熔岩斑晶结晶温度(998~1108℃)基本一致.辉长岩和辉石岩类包体结构和成分均有别于下地壳和幔源包体,应来源于岩浆房内部,其中辉长岩类包体是岩浆上升到岩浆房顶部时结晶作用后形成的晶体-气泡-液体带,而辉石岩类包体则岩浆房底部形成的堆积体.极少量的二辉橄榄岩包体具残斑结构,组成矿物及成分类似于我国东部幔源包体特征,来源于上地幔,由补给岩浆将其带入岩浆房中,并且在岩浆喷发到地表之前可能经受过冷却作用.包体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岩浆的上升、停留、演化和喷发过程.
- 于红梅林传勇史兰斌许建东陈孝德
- 关键词:岩浆房包体斑晶地质温压计
- 工程区内断层活动性研究的新方法被引量:5
- 1992年
- 断层活动时会将其活动的信息留存在断层物质中。在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显微构造分析、同位素法测年、石英形貌法测年,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从断屋物质中提取断层活动的有关信息,来阐明断层活动性,这是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它可以不受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断层带中方解石脉、断层泥和断层物质与地质证据的对应研究三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实例,都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 刘行松李祖信林传勇史兰斌唐汉军
- 关键词:工程地质断层活动性
- 中国东部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9
- 1995年
- 利用地质温压计,分别对中国东部的尖晶石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进行了温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重建了中国东部上地幔的地温线,该地温线远高于古老地盾区的地温线,而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类似。另一显著特征是在60km附近有所偏转,转折点恰好为尖晶石-石榴石转换线及含一定数量挥发份的橄榄岩固相线所穿过,因此,认为该偏转反映岩石圈-软流圈的界面。结合上地幔岩石学、流变学以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东部上地幔的结构。
- 徐义刚林传勇史兰斌J-C.C.MercierJ.V.Ross
- 关键词:上地幔幔源包体地质温压计地球动力学
- 构造活动地区工程构造稳定性研究
- 1995年
- 拟建的新疆喀拉喀什河乌鲁瓦提水电站位于现代地壳运动十分活跃的区域。野外证据显示出,坝区的F_(12)断层新活动延续到晚更新世,电站附近的石门北断层在第四纪有活动。对采自坝区及附近几条断层的断层物质样品进行了变形显微构造、石英颗粒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类型、TL年龄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F_(12)最新活动的上限时间不晚于3万年,F_(30)和石门断层的活动持续到晚更新世,石门北断层最新的活动的上限时间约2万年。根据区域断裂的分布和应力场的情况,进行了构造模拟实验,预测出工程区在区域应力场的继续作用下,应力集中在远离坝址的部位,坝址附近不会出现新的应力集中点。总体看,所选坝址是地壳活动区中相对较稳定的地段。
- 刘行松钟嘉猷史兰斌李祖信唐汉军陈孝德林传勇
- 关键词:工程构造稳定性断层活动
- 幔源包体中富K,Na玻璃体:上地幔流体的证据被引量:14
- 1994年
- 作者在吉林省伊通火山群的幔源包体中,发现一种富含K,Na的玻璃体.研究表明,它来自上地幔的流体.1 玻璃体的产状及特征吉林省伊通火山群中的幔源包体主要为尖晶石相的二辉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和辉石岩等.包体的结构显示了由残碎斑状、粒状变晶向糜棱结构的演变.玻璃体主要出现在具糜棱结构的异剥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中.显微镜下观测表明。
- 林传勇史兰斌陈孝德张小鸥徐义刚J-C.C.MercierJ.V.Ross
- 关键词:幔源包体玻璃体地幔流体钾钠
- 浙江新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流变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 1995年
- 浙江新昌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以残斑结构为主,并有向粒状变晶结构过渡的趋势。橄榄石组构以[010]呈点极密型式,而[100]和[001]呈大圆环带为特征。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以反映高温位错蠕变的位错壁、亚晶粒构造和滑动位错环为主要特征。利用新的地质温压计计算的平衡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50℃~1210℃和2.1~2.4GPa。利用显微构造应力计计算流动应力为22~30MPa,利用橄榄岩高温流变律计算的应变速率和等效粘滞度分别为10-14~10-13s-1和1019~1020Pa·s,上述数据均已达到软流圈的数值。结合其流变特征认为该区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代表软流圈的物质,其来源深度为68~78km。它反映在新生代时期本区存在有软流圈的底辟,它可能控制了该区新生代大地构造的特征及地质演化。
- 林传勇史兰斌陈孝德张小鸥徐义刚J-C.C.MercierJ.V.Ross
- 关键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幔源包体流变特征
- 山西大同第四纪火山岩中幔源包体的变形特征及其上地幔流变学意义被引量:16
- 1997年
- 山西大同第四纪玄武岩中含有少量小型的幔源包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反映了上地幔条件下至少有两次变形事件;包体的平衡温度为900~1050℃,平衡压力为1.1~1.7GPa,对应的来源深度为40~60km。由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推导的上地幔流变学参数表明,该地区上地幔符合大陆拉张带上地幔的特征。在第四纪时期,该地区上地幔仍然继续其底辟上涌过程。
- 陈孝德林传勇张小鸥史兰斌
- 关键词:上地幔显微构造第四纪火山岩流变学
- 华北北部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河北汉诺坝下地壳包体的显微构造研究
- 本文通过对汉诺坝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显微构造研究,探讨了该地区下地壳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和变形机制,并探讨了该区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
- 史兰斌陈孝德林传勇
- 关键词:区域地质学
- 文献传递
- 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韧性剪切带及糜棱岩特征被引量:1
- 1995年
- 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韧性剪切带及糜棱岩特征史兰斌,林传勇,陈孝德,张小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近年来,随着对韧性剪切带及糜棱岩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学者陆续对珠穆朗玛峰南坡的韧性剪切带构造进行了研究报道。笔者对采自珠穆朗玛峰北坡的构造...
- 史兰斌林传勇陈孝德张小鸥
- 关键词:剪切带糜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