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庆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湍流通量
  • 1篇氧化碳
  • 1篇折射率结构常...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参数
  • 1篇潜热
  • 1篇潜热通量
  • 1篇热通量
  • 1篇涡动
  • 1篇涡动相关法
  • 1篇夏季
  • 1篇近地
  • 1篇近地面
  • 1篇光学
  • 1篇光学湍流
  • 1篇二氧化碳
  • 1篇辐射通量
  • 1篇感热
  • 1篇感热通量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吴晓庆
  • 3篇林晓庆
  • 3篇李多扬
  • 2篇秦余贞
  • 1篇胡顺星
  • 1篇卢盼盼
  • 1篇朱行听
  • 1篇许利明

传媒

  • 3篇大气与环境光...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春地区夏季光学湍流及气象参数测量研究
2008年
通过湍流气象探空仪测量湍流廓线及常规气象参数并同时监测地面温湿变化,得到长春地区夏季湍流及温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对测量结果分析发现,所测湍流廓线较好地符合适用于中纬度地区的Hufnagel—Valley湍流模式,由此计算出的大气相干长度r_0平均值为5.5 cm,与HV模式相适应。在湍流气象探空仪双通道工作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微温探头间距对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测量,发现两种距离下湍流强度随高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10 km下的较强湍流区0.5 m间距测量结果稍大于1 m的情况,由此计算的r_0相差不大,1 m测量结果相对起伏较大,细节明显。
秦余贞吴晓庆李多扬许利明林晓庆
关键词:折射率结构常数
合肥地区CO_2含量和湍流通量的测量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开路涡旋相关系统、HFP01热通量板、CNR1净辐射计传感器和CO_2/H_2O分析仪(LI7500)分别测量了合肥地区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长短波辐射和CO_2浓度等参数。统计分析表明:08年夏季6月份观测期间晴天中午净辐射最大可达650 W/m^2,冬季11月最大为500 W/m^2;地表反射率夏季为0.148,冬季为0.199;夏季和冬季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相当,最大值在80~220 W/m^2之间;地表能量方程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白天闭合率基本在0.4~1之间,且随摩擦风速的增大而增大;碳含量的年度统计表明:CO_2浓度四季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变化范围在640~780 mg/m3之间。
林晓庆吴晓庆秦余贞卢盼盼李多扬
关键词:涡动相关法CO2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合肥地区近地面辐射通量和二氧化碳统计分析与湍流通量的惯性耗散法估算被引量:6
2011年
近地面层大气湍流通量的测量与估算是研究地气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关键。统计分析了2007年1月10日~2010年10月14日合肥地区晴天少云的天气条件下辐射通量和CO_2含量数据。得到了地表反照率、净辐射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地表能量平衡的检验表明白天时段大约有40%左右的能量缺口。2007~2010年CO_2含量年平均的月变化表明冬季CO_2含量最大为735 mg·m^(-3)春季为714.6mg·m^(-3)秋季为701.8 mg·m^(-3)夏季中5月的CO_2含量为692.6 mg·m^(-3)。用惯性耗散法估算了湍流通量并与涡旋相关法测量的湍流通量进行了比较。
吴晓庆林晓庆朱行听李多扬胡顺星
关键词:湍流通量统计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