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萱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发棕榈口服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何汉武卢惠明严常开王仁娣赵德平李双一邓有盛黄晓玲林萱
- 为探讨中医药制剂在防治糖尿病中的临床效果,自选课题,旨在探忖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于1999年5月至1999年12月对61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复方棕榈口服液连续治疗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功能变化,治疗三个月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
- 糖尿病肾病抗AT_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靶向治疗对尿蛋白的控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不同剂量、不同疗程对糖尿病肾病(DN)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16例DN患者、糖尿病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人血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DN患者均在原胰岛素降糖方案治疗基础上,根据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自身抗体阴性和阳性组均给予缬沙坦(Valsartan)80mg,每天1次;尼群地平10mg,每天3次;阿斯匹林100mg每天1次,观察缬沙坦对阴性组和阳性组临床降尿蛋白的疗效。随机选择阳性组46例,阴性组39例,给予缬沙坦160mg,每天1次,在服药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该剂量对尿蛋白的影响。并与服药80mg,每天1次比较。结果DN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66.4%,77/116)高于糖尿病组(13.3%,8/60)和对照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缬沙坦(80mg和160mg)治疗12个月尿蛋白改善情况优于治疗6个月;与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缬沙坦160mg疗效优于80mg。结论缬沙坦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尿蛋白的作用,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赵林双廖玉华向光大王敏候洁乐岭孙慧玲周子华林萱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AT1自身抗体
- 武汉市武汉钢铁社区体检人群10405人高血压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武汉社区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武汉市武汉钢铁(武钢)(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成年体检人群资料10 405人,男女比例为1.83∶1.00,平均年龄50岁,运用SPSS 16.0进行U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武钢社区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为25.3%,男性高于女性(28.7%比19.2%,P<0.01),且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增加而升高,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年龄、BMI、空腹血糖和血脂条件下,男性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女性。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低HDL-C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武钢社区高血压呈明显的高发趋势。男性、年龄、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低HDL-C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卢惠明律冉林萱邵诗颖刘喆隆马敬东余学锋
- 关键词:高血压检出率
- 2型糖尿病并难治性高血压抗β1肾上腺素能和M2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与蛋白尿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36例糖尿病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A组,A组分为蛋白尿组(尿蛋白排泄率≥20μg,/min,91例)和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45例),蛋白尿组根据UAER水平分为蛋白尿1组(UAER≥200μg,/min)和蛋白尿2组(UAER20~199μg,/min)];111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B组);60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C组)及40例正常人(D组)。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尿蛋白排泄率用ELISA技术检测。结果(1)A组抗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为44.9%(61/136)和37.5%(51/136),明显高于B组的27.9%(31/111)和24.3(27/111)明显高于C组的11.7%(7/60)和15.0%(9/60)及D组8.3%(5/40)和7.5%(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中蛋白尿组抗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4%(55/91)和50.5%(46/91)明显高于A组中正常蛋白尿组13.3%(6/45)和11.1%(5/4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蛋白尿1组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87.1%(27/31)和67.7%(21/31),明显高于蛋白尿2组的46.7%(28/60)和41.7%(25/60)及正常蛋白尿组的13.3%(6/45)和11.1%(5/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损害越严重,尿蛋白水平越高,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也越高。提示自身免疫机制参与可能是引起糖尿病并难治性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 赵林双廖玉华向光大王敏乐岭周子华林萱孙慧伶
-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自身抗体白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