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伟群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探讨
- 2011年
- 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1]。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新药审批和新药上市后的正确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 董志巧单海军桑伟群王雅丽周莉莉刘佳
-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试验药物新药审批药品监管部门健康志愿者
- 中药颗粒剂结肠滴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体会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中药免煎颗粒剂溶液经结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对120例患儿采用结肠滴入给药观察体温3d。结果:120例患儿经结肠滴入治疗,有效率95%。结论:结肠滴入免煎颗粒剂具有操作方便、起效速、疗效长、痛苦小、易接受等优点。
- 秦凤华桑伟群
- 关键词:中药免煎颗粒剂外感高热
- 约束带在小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
- 2004年
- 蓝光治疗是小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蓝光治疗过程中需用遮光物(常用深色不透光布)遮住患儿双眼及会阴部以避免造成视网膜及会阴部损伤。在蓝光治疗的同时常伴有头皮静脉液体输入,由于患儿的无意识肢体活动常会出现眼罩被扯开或液体渗漏等情况,从而影响蓝光治疗及液体输入的顺利进行。为使蓝光治疗和静脉液体输入能够同时顺利进行,2003年1~6月我科在收治的30例需进行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对其中15例在蓝光治疗中运用了约束带,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桑伟群
- 关键词:约束带蓝光治疗
- 试谈护理工作在儿科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参与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的260例受试者进行的护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探索和总结了儿科药物临床试验中的护理管理经验,使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儿科药物临场试验的质量。
- 桑伟群单海军
-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儿科护理工作
- “举证责任倒置”与儿科护士对相关“证据”的保存
- 为了保护患者这一弱势群体,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患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儿科患者由于都是未成年人,病情变化快,且多不能全面的自述自己的病情,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这使得监护人或陪护者在患儿诊疗过程中会把更多的关...
- 桑伟群
- 关键词:举证责任倒置儿科护士
- 文献传递
- 云南白药温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温敷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方法:将4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26例治疗组加云南白药温敷,20例对照组用维生素E局部按摩,比较体温、纳乳量恢复、硬肿软化吸收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75%。结论:云南白药温敷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方法简单,减少护士操作时间、安全性高、技术质量控制好、疗效好。
- 秦凤华桑伟群
- 关键词:温敷新生儿硬肿症
-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接收的7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系统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重、身长和头围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9、5.232、6.426,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1、5.175,P<0.05;t=10.197、15.23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精细化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尽可能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桑伟群
- 关键词:早产儿生长发育并发症
- 患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的护理技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患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的护理技巧。方法选取患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B再给予基础的护理的同时,A组患者还加入了体位干预的护理措施,对比A、B两组患者在实行体位干预后1h、5h、9h、13h、17h后两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缺氧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结果 A组患者在5h、9h、13h、17h的SpO2、PaO2均要高于B组,而在此时间段的PaCO2的值A组要明显低于B组,同时A组患者缺氧症状和体征改善所需的时间要明显短短于B组。结论在患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新生儿的护理中加入体位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新生儿的缺氧状况,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桑伟群单海军
-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护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