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倩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底泥
  • 2篇冬小麦
  • 2篇铜形态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小麦
  • 2篇湖泊
  • 2篇湖泊底泥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元素
  • 1篇元素分布特征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生物量
  • 1篇土壤地球化学
  • 1篇土壤环境
  • 1篇土壤中微量元...
  • 1篇葡萄
  • 1篇中微量元素
  • 1篇微量元素

机构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梁倩
  • 1篇王殿武
  • 1篇王飞
  • 1篇刘树庆
  • 1篇张立周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企业科技与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湖泊底泥土地利用对土壤中铜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了盆栽种植冬小麦条件下,质地、pH、碳氮比、有机质、水分5个影响因素对底泥土地利用后土壤中重金属铜形态及冬小麦各器官对铜的吸收、籽粒产量、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铜的各形态含量均随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粘质土、高pH、高碳氮比、高有机质、低水分含量条件,可导致土壤中可交换态铜含量减少;铜在冬小麦各器官中的含量顺序为根系>茎叶>籽粒,并且随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壤土条件、pH约7.80、碳氮比25∶1、高有机质、高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最高,生物量最大。
梁倩王殿武王飞张立周商远凯
关键词:冬小麦铜形态生物量
河北省葡萄产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在河北省昌黎县、涿鹿县、怀来县3个葡萄产区选取赤霞珠(酿酒)、红地球(鲜食)、龙眼(鲜食)葡萄园共120个,于葡萄成熟期时分别采集0~20、21~40、41~60 cm土壤及果实样品,测定土壤、果实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及葡萄果实品质,分析河北省葡萄产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县葡萄园土壤的交换性Ca、Mg含量分别在0.216%~0.664%、0.030%~0.076%之间,均处于丰富水平;昌黎县葡萄园土壤有效Fe含量丰富,涿鹿县、怀来县适量;3个县葡萄园土壤有效Mn含量处于低或缺乏水平,有效Cu含量为丰富状态,有效Zn含量整体为适量水平;怀来县葡萄园区土壤有效B含量较低,其他2个县均为适量水平;葡萄果实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均较丰富,其中,Ca、Mg含量分别达到485.89、394.69 mg/kg;酿酒葡萄中的固酸比显著高于鲜食葡萄;除土壤中的有效Cu、有效B外,其他土壤中微量元素与果实中相应的元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赤霞珠葡萄园的土壤有效B含量与果实单粒质量、pH值、维生素C含量呈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石酸含量、固酸比呈负相关;红地球、龙眼葡萄园土壤中有效B含量与果实单粒质量、pH值、维生素C含量呈正相关,其他元素均与果实单粒质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或不明显正相关。因此,应因地制宜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建议增施Mn、B等肥料,降低Ca、Mg肥的用量,减少含铜杀菌剂的使用。
梁倩王玉英刘树庆
关键词:中微量元素葡萄
张宣葡萄产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其评价
张宣地区的葡萄产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为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地的葡萄种植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等优势,与美国加州、法国波尔多并称为世界葡萄种植三大黄金地带,此地盛产的白牛奶被列...
梁倩
关键词: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元素
浅谈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
2019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共事业及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完善,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关注公共事业及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工作水平高低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当前社会下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及挑战。文章以公共事业管理为切入点,分析其基本特点,就提出具体的社会保障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赵金明梁倩柴家玉
关键词:公共事业社会保障
湖泊底泥土地利用后铅铜迁移及铜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污染物排入江、河、湖、海,使得水体和底泥中污染物不断累积,湖泊底泥污染程度日趋严重。由于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消耗过快,废弃物的利用技术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湖泊底泥的土地利用和作为植物营养的利用是...
梁倩
关键词:湖泊底泥土地利用冬小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