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新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5篇减压术
  • 3篇去骨
  • 3篇去骨瓣
  • 3篇去骨瓣减压
  • 3篇去骨瓣减压术
  • 3篇颅骨
  • 3篇颅骨修补
  • 3篇骨瓣
  • 3篇骨瓣减压
  • 3篇骨瓣减压术
  • 2篇神经管
  • 2篇神经损伤
  • 2篇视神经
  • 2篇视神经管
  • 2篇视神经管减压
  • 2篇视神经管减压...
  • 2篇视神经损伤

机构

  • 8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梁新
  • 6篇王艳州
  • 6篇刘永昌
  • 4篇曹栓柱
  • 3篇姜红升
  • 2篇李国京
  • 2篇杜国良
  • 1篇梁德海
  • 1篇陈永汉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JNK信号通路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小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小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NSC)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4~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控制性皮质损伤方式建立TBI模型)和JNK抑制剂组(建模+腹腔注射JNK信号抑制剂SP600125),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测定各组小鼠大脑含水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增殖(BrdU/Sox2阳性)情况,免疫印迹检测海马区自噬蛋白(LC3-Ⅱ、Beclin1、Atg5)及JNK信号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NSS评分、大脑含水量、海马区BrdU/Sox2双阳性细胞数(30.6±2.8比114.2±3.9)个、LC3-Ⅱ、Beclin1、Atg5、JNK、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JNK抑制组mNSS评分、大脑含水量、LC3-Ⅱ、Beclin1、Atg5、JNK、p-JN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海马区BrdU/Sox2双阳性细胞数(137.43±3.40)个数升高(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假手术组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胞核正常;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扩张或肿胀,细胞核出现融合;JNK抑制剂组的细胞结构出现少量扩张和肿胀,胞核膜轻度融合。结论抑制JNK信号通路能通过降低自噬水平提高TBI小鼠海马区NSC增殖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梁新李佳庆王玉保曹晓光霍虹达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C-JUN氨基末端激酶
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杜国良王艳州李国京刘永昌梁新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显微外科视神经管减压术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超早期(4~6周)手术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创伤后颅骨缺损手术修补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颅脑损伤术后颅骨修补的时间分为2组,超早期(4~6周)组28例、常规组(3~6个月)32例。颅脑损伤后1年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颅脑损伤后1年2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和远期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status,KPS)评分均显著提高,与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早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2组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超早期(4~6周)颅骨修补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王艳州刘永昌梁新曹栓柱姜红升
关键词:颅脑损伤再手术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2014年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比较)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抽选13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编号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并进行3个月的生活随访。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6.9%(63/65)显著高于对照组64.6%(42/65),(<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4%(10/65)及死亡率3.1%(2/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3%(21/65)、9.2%(6/6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82.8±6.7)分、(87.7±8.6)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两者评分(75.4±6.5)分、(75.7±7.6)分,优于治疗前(P<0.05),但是低于观察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比较,小骨窗开颅手术创伤小,可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提高老年患者预后。
曹栓柱王艳州李金泉吕明亮刘永昌梁新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手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
颅骨缺损早期手术修补的临床观察
2012年
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除外伤术后有局部感染外,外伤性颅骨缺损都应在原切口愈合、颅内压恢复正常、减压窗凹陷、伤情已趋稳定后尽早手术,这不仅能尽早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和改善严重的自觉症状,而且可终止或逆转颅骨缺损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选择外伤后颅骨缺损患者60例,在颅骨修补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王艳州刘永昌梁新曹栓柱姜红升
关键词:颅骨缺损去骨瓣减压术颅骨修补
外伤性颅骨缺损早期修补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骨修补时机选择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74例根据颅骨缺损修补时间分为3组。早期组28例于一期手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中期组32例于一期手术后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14例于一期手术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观察3组颅骨修补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中期组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术后颅内感染、皮下积液及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艳州刘永昌梁新曹栓柱姜红升
关键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颅骨修补
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
2009年
闭合性颅脑损伤伴发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5%~4.0%,多为单侧受损,常由额部或额颞部外伤所致,特别是眶外上缘的直接暴力。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比较困难,对严重受损甚至完全离断的视神经,目前尚无良策。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颅脑神经合并视神经损伤的16例患者进行了视神经管减压术,并辅以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杜国良陈永汉王艳州李国京刘永昌梁新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颅脑损伤视神经管减压术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颅脑损伤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颅脑损伤(TBI)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接受外科干预;假手术组仅开骨窗未损伤硬脑膜;模型组在制作骨窗后,用脑损伤仪进行撞击。选取敲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和GFAP过表达的大鼠各10只,处理方式同模型组,设为敲除组和过表达组。用改良神经功能量表(mNSS)评估神经功能,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逃避潜伏期,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敲除组和过表达组的mNSS评分分别为0、0、(9.60±1.17)、(15.20±1.55)和(12.00±1.33)分,第7天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6.15±2.48)、(16.98±2.35)、(40.72±5.42)、(75.42±8.59)和(47.23±6.04)s,星形胶质细胞阳性表达个数分别为(1264.60±135.45)、(1289.20±132.29)、(3269.10±189.39)、(103.90±11.09)和(5301.50±236.29)cell·mm^(-2);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过表达组的GFAP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86±0.02、0.92±0.04、1.37±0.07和3.42±0.07。过表达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BI会造成认知障碍,影响大鼠认知和记忆能力,GFAP基因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有助于修复神经损伤。
梁新李佳庆王玉保曹晓光霍虹达梁德海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颅脑损伤水迷宫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