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潘霞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DDT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淹水
  • 1篇淹水土壤
  • 1篇玉米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率
  • 1篇水土
  • 1篇甜玉米
  • 1篇利用率
  • 1篇降解
  • 1篇交替灌溉
  • 1篇根区
  • 1篇灌溉
  • 1篇旱地

机构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梁潘霞
  • 2篇董元华
  • 2篇安琼
  • 2篇李伏生
  • 1篇冯毅
  • 1篇唐梅
  • 1篇魏峰
  • 1篇梁继华
  • 1篇王辉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稻改草后土壤中DDT及其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
2006年
用盆栽方法研究了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在水稻土改种草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比较了植黑麦草土壤与未植草土壤中DDT残留的差异。盆栽试验设计3种DDT处理浓度,分别为0、0.5、5.0 mgkg-1,每处理4次重复。研究表明,DDT的残留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且前期降解速率比后期快。在试验的第81天,DDT浓度为0.5、5.0 mgkg-1的植草土壤中,DDT分别减少了27.24%、20.50%。比较植黑麦草和未植黑麦草土壤,p,p′-DDT残留量在试验的16 d、32 d、64 d、81 d均出现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植物释放到根际的酶和有机分泌物能有效地促进农药降解有关。同时,DDT的代谢产物DDE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梁潘霞董元华安琼李伏生
关键词:DDT黑麦草土壤
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甜玉米水分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水肥条件下,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甜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和高水条件下,与常规灌溉(CI)相比,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节水29.1%,总干物质量和冠干物质量仅分别减少6...
梁继华李伏生梁潘霞唐梅冯毅
关键词:分根区交替灌溉甜玉米水分利用率氮素利用率干物质积累
旱地和淹水土壤中DDT的降解及DDMU和DDMS的形成趋势被引量:4
2007年
在水稻和黑麦草2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新施人土壤中的工业DDT及微量老化残留DDT的降解,以及二级降解物DDMS和DDMU的形成动态.结果表明,DDT在旱地土壤中降解缓慢,其一级降解物DDE和DDD检出量略有增加,二级降解物DDMU和DDMS的形成极为有限,到试验终止时(黑麦草生长128d)二者检出量仅为20ng·g^-1.DDT在淹水土壤中可迅速降解,84d后DDT残留量仅为施入量的2%左右,维持在70~80ng·g^-1的水平;随DDT的降解,其一级降解物DDD检出量增加,在第84d达峰值,DDD检出量的峰值与DDT的谷值时间基本吻合;同时DDMS和DDMU检出量也明显增加,在84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8和115ng·g^-1.未发现不同土壤条件对微量老化残留DDT降解动态或降解物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淹水条件极利于新施入DDT在土壤中的降解并形成DDMS,但不能通过改变土壤水分条件来促进老化残留DDT降解.
安琼董元华魏峰王辉梁潘霞
关键词:旱地淹水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