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红智

作品数:11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信息系统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垂直带
  • 1篇地带性
  • 1篇地带性植被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下河
  • 1篇地学分析
  • 1篇电子会议系统
  • 1篇植被
  • 1篇中段
  • 1篇人类居住
  • 1篇森林病虫
  • 1篇森林病虫害
  • 1篇山地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价值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作者

  • 11篇武红智
  • 8篇张百平
  • 7篇肖飞
  • 5篇莫申国
  • 4篇程维明
  • 2篇周成虎
  • 2篇朱运海
  • 2篇谭娅
  • 2篇许娟
  • 1篇陈改英
  • 1篇熊康宁
  • 1篇朱守谦
  • 1篇兰安军
  • 1篇罗勇
  • 1篇俞理飞

传媒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AMBIO-...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土地变化科...

年份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mbating the Fragile Karst Environment in Guizhou,China被引量:10
2006年
喀斯特景观布满落水洞、洞穴、地下河及可溶性基岩,它们占据全球地表面积的25%。虽然某些喀斯特景观很吸引人,具有审美价值,大部分则是脆弱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土层极其浅薄或完全无土,而且水容易流失。
张百平肖飞武红智莫申国朱守谦俞理飞熊康宁兰安军
关键词:喀斯特环境喀斯特景观审美价值人类居住地下河
山地垂直带谱的数字集成和数字分析
论文以山地垂直带谱的数字集成与分析为主线条,首先探索和深化垂直带谱的数字集成理论与方法,并结合山地垂直带谱有关的地学信息,如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组成一个山地垂直带谱的多维的、全方位的基础信息库;再以天山北坡为例对垂...
武红智
基于地图的电子会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解决空间地学问题时,通常侧重于单用户操作和分析,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和协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时代到来,我们往往面临日益错...
武红智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电子会议系统可视化环境
阴山中段山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格局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1990年TM数据和2 0 0 0年ETM数据,以农牧交错带的阴山山地中段为研究区,分析1990~2 0 0 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重点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耕地的转移流向主要集中于草地,而草地的转移流向又集中于耕地,林地消失区主要转变为草地。阴山北麓为草地向耕地转变的集中区域;阴山南部是林地向草地转变最为集中的区域;阴山中部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相对较少。在土地利用的垂向变化上,耕地减少区域集中分布于海拔15 0 0~16 0 0m及170 0~185 0m ;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转变的集中分布区域大致在海拔170 0~190 0m范围;海拔16 0 0~180 0m为草地-耕地相互转移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草地面积主要在海拔14 5 0~16 0 0m范围增加,在16 5 0~180 0m范围内减少;林地除在海拔2 0 0 0~2 2 0 0m范围内与非林地相互转变大致持平外,在其余地区均发生退化。海拔180 0m和海拔2 10
肖飞张百平莫申国罗勇武红智程维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
山地垂直带谱信息系统应用分析与技术改进被引量:6
2006年
山地垂直带信息系统虽实现了山地垂直带谱的首次数字集成,但系统中还存在标识不清、垂直带颜色不易变动、大量带谱显示时可视程度较差等问题。本文以山地垂直带谱空间可视化为研究对象,探讨系统的技术改进,包括山地垂直带谱图形数据的立体标识、翻转页面、颜色可定制、数据轴可操作等功能的实现。山地垂直带信息系统空间可视化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而且可方便直观地显示山地垂直带谱数据,有效地集成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并且充分地发掘山地垂直带谱空间变化规律,也为建立界面友好的世界山地垂直带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武红智张百平许娟肖飞朱运海
中国1:100万景观生态制图前期设计研究
景观生态制图一直是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展示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最直观表示方法,它能综合地表现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自20世纪以来,苏联科学家贝...
程维明肖飞武红智莫申国周成虎张百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区域生态环境景观生态学
文献传递
中国山地垂直带的数字集成与基本规律分析被引量:25
2006年
首次归纳出我国63类垂直带(包括31类基带);在ArcGIS 8.3平台上,以山地垂直带谱“数字引擎”为内核,成功研制了“中国山地垂直带谱信息系统(1.0)”,将我国约239个山地垂直带谱进行了数字集成,使我们对我国垂直带谱数据的掌握从残缺上升为相对完备。该研究工作不仅为我国山地垂直带谱规律的数字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手段,也为世界山地垂直带谱的数字集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还利用该系统,对重要垂直带界线如雪线、林线、高山草甸进行了空间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除高山草甸经向变化缺乏明显规律外,其他垂直带界线的经、纬向变化的二次曲线(抛物线)模式比其他模式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因而,抛物线模式应是我国山地垂直带宏观尺度上的基本空间模式。今后垂直带谱研究应在界线精度、带谱结构的地理学/生态学解释等方面继续深入。
张百平许娟武红智肖飞朱运海
关键词:地学分析
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被引量:97
2004年
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本文就青藏高原的环境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抬升,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促成了独特的高原季风系统,造就了中国现代季风格局,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亚洲植被格局的分布,导致了亚洲干旱地带的北移和植被地带的不对称分布,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带性植被格局。对中国东部、西北干旱区、亚洲的气候和植被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莫申国张百平程维明谭娅肖飞武红智
关键词:青藏高原环境效应地带性植被
基于GIS的马尾松毛虫灾害空间扩散规律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主要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 ,探讨了松毛虫灾害的发生发展与地形、道路、居民地等的相关关系 ,科学地验证了松毛虫常发区的地理分布、发展过程等经验知识 ,充分肯定和展示了GIS用于松毛虫灾害定量、定位预测预报的可行性。
武红智陈改英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马尾松毛虫森林病虫害
中国1:100万景观生态制图前期设计研究
<正>1 研究意义景观生态制图一直是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展示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最直观表示方法,它能综合地表现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自20世纪...
程维明肖飞武红智莫申国周成虎张百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