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菲
- 作品数:9 被引量:110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降香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 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心材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亦是一种名贵香料,其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心材的使用已经造成了降香资源利用的紧张,而降香叶作为一种相对的...
- 武菲
- 关键词:降香挥发油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
- 文献传递
- 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sIgA及病理表现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sIgA及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应用硫酸葡聚糖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肠黏膜sIgA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sIgA含量下降、结肠组织有病理改变。马齿苋多糖治疗7d后治疗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上升,肠黏膜sIgA含量上升、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提高肠黏膜sIgA含量,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 代月韩振忠杨春佳王春敏任继秋吴庆田张昆崔刚武菲蔡连顺于莲马淑霞
-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SIGA病理表现
- 神经氨酸酶与三羟基甲氧基黄酮衍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
- 以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MF)为先导物,以现有的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类药物的结构特征为参考,设计了一系列的三羟基甲氧基黄酮衍生物,并运用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筛选及作用机制分析.分子对...
- 武菲杨志伟袁晓辉
- 关键词: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从结核杆菌讲授探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 2016年
- 在先进教改理念的启发下,结合我校教学的现实情况,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努力探讨在保留传统授课方式中合理部分的同时,增设典型临床案例来创设临床医疗情景,用模拟思考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基础医学阶段开始逐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 王春敏马淑霞杨春佳吴庆田任继秋张昆崔刚代月武菲
- 关键词:临床思维
- 旋转蒸发仪蒸馏瓶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蒸发仪蒸馏瓶固定装置,它由:冷凝管、固定装置、滑道、旋钮、夹子、蒸馏瓶、接口、接收瓶、进液口、阀门、进液管构成。蒸馏瓶、接收瓶通过接口插装在冷凝管内,固定装置通过夹子一端安装在接口上,另一端安装在蒸...
- 杨志伟刘君星刘小广王琳刘艳杨美丽董雪关宝金武菲
- 文献传递
- 模拟临床思维训练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2016年
- 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中,对已有实验内容加以分析和整合,在不增加学时和实验经费的条件下,增设模拟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 王春敏马淑霞杨春佳吴庆田任继秋张昆崔刚代月武菲
- 关键词:临床思维
- 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72
- 2015年
- 目的观察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硫酸葡聚糖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黏膜细胞因子测定、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TNF-а、IL-6升高,IL-10减少;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马齿苋多糖治疗7 d后治疗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比TNF-α、IL-6下降,IL-10增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上升。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并降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马齿苋多糖通过抗炎和降低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
- 冯澜李绍民代立娟李春媚李岩武菲于莲马婷马淑霞
-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细胞因子肠道菌群
- 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及血内毒素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4年
- 目的应用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进行调整治疗,达到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应用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血内毒素含量测定。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升高。马齿苋多糖治疗7 d后治疗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上升,外周血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外周血内毒素含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了一定的治疗作用。
- 周正马婷冯澜丁纪强方海龙刘汉春田旭武菲于莲马淑霞
-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肠道菌群内毒素
- 神经氨酸酶与三羟基甲氧基黄酮衍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被引量:2
- 2013年
- 以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MF)为先导物,以现有的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类药物的结构特征为参考,设计了一系列的三羟基甲氧基黄酮衍生物,并运用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筛选及作用机制分析.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功能团(羧基及胍基/氮-乙酰氨基)的引入并未影响衍生物在酶活性腔中的结合位置,衍生物的结构与相互作用能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将羧基和胍基作为替代基团引入到MF的C7及C5位上所得的新化合物(9)在所合成的衍生物中具有最好的结合能力(-1172.52 kJ/mol),远远优于现有先导药物4-(氮-乙酰氨基)-5-胍基-3-(3-戊氧基)安息香酸(BA)和MF与NA的结合能力(-672.12和-347.44 kJ/mol).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在神经氨酸酶活性腔中,化合物9的羧基和胍基的空间取向与现有药物中这两个基团的空间取向一致,且化合物9与先导药物MF一样,能与活性腔内保守残基Asp151和Glu227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可认为化合物9是一种具有应用潜质的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本研究结果为实验研究和设计抗流感药物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 武菲杨志伟袁晓辉
- 关键词:流感神经氨酸酶分子对接合理药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