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小莉

作品数:35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细胞
  • 8篇磷酸化
  • 7篇免疫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6篇磷酸
  • 5篇慢性
  • 5篇脑内
  • 4篇眼压
  • 4篇受体
  • 4篇注射
  • 4篇抗体
  • 4篇激素
  • 4篇高眼压
  • 4篇ERK1/2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神经元
  • 3篇肾上腺
  • 3篇室旁核

机构

  • 3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武警医学院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解放军第五医...

作者

  • 35篇段小莉
  • 30篇王百忍
  • 16篇鞠躬
  • 9篇王曦
  • 8篇邝芳
  • 7篇朱正华
  • 5篇杜兆江
  • 4篇黄文晋
  • 4篇张西京
  • 4篇徐震
  • 3篇宋乐
  • 3篇惠延年
  • 3篇刘杰
  • 3篇杨新光
  • 3篇于海明
  • 3篇熊利泽
  • 3篇范娟
  • 2篇陈亚琼
  • 2篇陈常庆
  • 2篇金卫林

传媒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解剖学报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针灸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十届全国心...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在正常小鼠脑内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被引量:9
2005年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2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脱臼处死的正常小鼠全脑内的分布。结果发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有广泛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亦见于个别白质内的胶质细胞,脑膜及室管膜细胞也有表达。强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岛皮质、视听皮质、边缘前皮质、扣带前皮质、海马垂直部、弓状核、蓝斑和小脑Purkinje细胞;中等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感觉运动皮质、外侧隔区、内侧杏仁核、皮质杏仁核和外侧杏仁核、丘脑室旁核前部、视交叉上核、穹隆下器、终板血管器、前腹侧视前核和下丘脑背内侧核;弱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部、下丘脑后区、顶盖前区、室周灰质腹外侧柱、A5区、孤束核和延髓腹外侧网状结构等。本文结果观察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广泛存在,提示pERK1/2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能参与许多脑区在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活动,揭示其分布特点为了解其在脑内的多样性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朱正华黄文晋王百忍宋乐王曦段小莉鞠躬
关键词:磷酸化小鼠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CRF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睡眠剥夺模型大鼠脑内的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制备并鉴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单克隆抗体(mAb)和多克隆抗体(pAb),并研究其在睡眠剥夺模型大鼠脑内的变化。方法:用CRF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牛甲状腺球蛋白(BTG)交联,制成免疫原和检测用的包被抗原。将BSACRF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雌性BALB/c小鼠,制备其mAb和pAb,经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进行鉴定,并用所获抗体观察CRF在正常成年大鼠睡眠剥夺48h后脑内的变化。结果:所获得的CRFpAb和9株mAb具有较高的效价、特异性及亲和力。其中,pAb和2株mAb(1D10,2F4)可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睡眠剥夺48h后下丘脑室旁核、杏仁核中央亚核、终纹状核卵圆亚核等核团高表达CRF样阳性产物,而对照组相关核团内则极少或未出现。结论:①成功地获得可用于免疫组化染色的CRFmAb和pAb。②提示CRF在中枢神经系统对睡眠剥夺造成的应激反应的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丘脑室旁核、杏仁中央核和终纹床核是脑内相关调节环路的一部分。
段小莉王百忍杨唐斌于海明朱正华徐震王曦王家同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睡眠剥夺
白细胞介素-1β及其Ⅰ型受体mRNA在大鼠颈动脉体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其Ⅰ型受体(IL-1RI)mRNA在大鼠颈动脉体中的表达。方法原位分子杂交、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原位分子杂交结果显示,IL-1RI mRNA阳性信号出现在颈动脉体球细胞中;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IL-1β表达在颈动脉体球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明,IL-1β阳性反应条带出现在18 kD处,与其分子量一致。结论大鼠颈动脉体球细胞不仅表达IL-1RI,而且也表达其配体IL-1β。
王曦张西京李鑫段小莉李改丽鞠躬王百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颈动脉体原位分子杂交免疫印迹法
浅层巩膜静脉烧烙法诱发大鼠慢性高眼压的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证明大鼠基础眼压的昼夜节律并建立稳定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 4 0只 ,建立模型前早晚各测眼压一次 ,连续测量 1wk ,之后将 4 0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 ,每组 1 0只 .对照组只打开球结膜 ,巩膜静脉不做处理 ;模型Ⅰ ,Ⅱ ,Ⅲ组分别烧烙 1 ,2 ,3条浅层巩膜静脉 ,术后即刻、术后 30min ,1h ,1 2h ,1d ,1wk ,4wk ,8wk分别测量各组眼压 ,并于术后观察术眼的局部表现 .大鼠眼压用TONO PEN测量 .结果 :大鼠白天正常眼压界于 1 .0 6kPa~ 1 .99kPa之间 ,平均眼压值为 (1 .4 6± 0 .2 5 )kPa ;夜间正常眼压界于 1 .73kPa~ 2 .6 6kPa之间 ,平均眼压值为 (1 .86± 0 .2 3)kPa .大鼠夜间平均眼压高于白天 (P >0 .0 1 ) .术后 8wk对照组平均眼压值为 (1 .6 8± 0 .2 5 )kPa ,模型Ⅰ组平均眼压值为 (1 .6 5±0 .2 6 )kPa ,模型Ⅱ组平均眼压值为 (4 .0 4± 0 .2 1 )kPa,模型Ⅲ组平均眼压值为 (4 .1 2± 0 .1 9)kPa .术后 8wk各组平均眼压值 ,对照组与模型Ⅰ组间以及模型Ⅱ组与模型Ⅲ组间平均眼压值没有差别 (P >0 .0 5 ) ,前两组与后两组分别进行比较 ,平均眼压值差别显著 (P >0 .0 1 ) .模型Ⅲ组术后有 3只眼出现角膜大泡、热伤性白内障等并发症 .结论 :
杜兆江刘杰杨新光王百忍段小莉邝芳胡丹朱宝义
关键词:青光眼昼夜节律眼高压动物模型
迷走神经切断对胃肠道给予大鼠伤寒杆菌诱发的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F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为研究迷走神经在自然感染状态下向脑传递免疫信息的作用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切断膈下迷走神经对大鼠消化道内给予鼠伤寒杆菌刺激诱发的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的Fos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接受细菌刺激的动物与仅给予生理盐水的动物相比 ,回肠和肠系膜淋巴结有明显炎症存在 ,室旁核外侧部和视上核背侧部的Fos阳性细胞数增加 ;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后 ,手术 +细菌组与假手术 +细菌组相比 ,室旁核的外侧部和视上核背部Fos表达减少。因此迷走神经途径在自然感染性免疫应答过程中 ,特别是在其早期阶段可能是传递腹腔免疫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王曦王百忍徐震段小莉鞠躬
关键词:迷走神经切断FOS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伤寒杆菌
腹腔注射LPS后大鼠脑内磷酸化p44/42 MAPK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研究腹腔注射LPS后大鼠脑内活化形式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44/42 MAPK)分布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累 在隔外侧核、隔下丘脑核、视前区、杏仁中央核、尾侧海马 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乳头体上核、中央灰质腹外侧部、臂旁外侧核。蓝斑等阳性细胞数量增加,染色增强。结论 p44/42 MAPK的功能不仅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有关,还可能与免疫刺激有关。
王曦王百忍黄文晋段小莉鞠躬
关键词:MAPK
全文增补中
IgG刺激诱发的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了解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免疫球蛋白G(IgG)刺激对小胶质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4(TLR4)和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IgG(2mg/L、20mg/L、200mg/L)及脂多糖(LPS)(10mg/L)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24h后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IgG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TLR4的表达和TNF-α的分泌,但未检测到IFN-γ含量的变化。作为阳性对照的LPS引起了小胶质细胞TLR4表达,并诱导了TNF-α及少量IFN-γ的分泌。结论:同种IgG刺激可使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大量表达TLR4,可能通过MyD88依赖途径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结果提示至少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反应中,TLR4可能发挥识别病原体之外的蛋白分子,例如IgG的作用。
吴瑞刘玲彭正午段小莉王百忍靳亚平邝芳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免疫球蛋白GTOLL样受体4Γ干扰素
大鼠侧脑室置管方法的改良被引量:18
2005年
国际上公认的实验动物脑室内给药方法是先在侧脑室内埋置固定于颅顶的套管,5~10 d后待动物从埋管过程造成的应激反应恢复后再经内管给药,这可以去除插管过程造成的应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但目前此种方法所用的管道系统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为一次性使用,其代价是很多国内实验室难以承受的.故国内神经生物学实验中动物脑室内给药的方法多为在颅骨钻孔后以微量注射器或玻璃微电极直接插入脑室内即刻给药,这种方法显然是有缺陷的.为克服这一问题,我们研究出了重复使用进口管道系统的方法,自行设计了置管时将管道固定在立体定向仪上的装置以取代国外公司昂贵的相关产品并可适用于国产定向仪.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本文对这一实验方法的改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于海明王百忍李改丽邝芳段小莉鞠躬
关键词:侧脑室置管方法塑料管立体定向仪
超抗原SEB侧脑室注射对脑内胶质细胞及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影响
<正>革兰阳性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是一种超抗原,其对CNS 的直接影响尚无系统的研究。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将SEB注入大鼠侧脑室后对脑内胶质细胞和
王百忍于海明孙敬民邝芳段小莉鞠躬
关键词:SEB胶质细胞神经免疫
文献传递
异丙酚麻醉对小鼠脑内ERK1/2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为探索全身麻醉的中枢作用靶位,本研究观察了异丙酚麻醉-清醒过程中小鼠脑内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表达变化。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未麻醉对照组,异丙酚麻醉5min组,异丙酚麻醉后清醒5min组和异丙酚麻醉后清醒1h组;每组6只。麻醉动物腹腔内注射异丙酚100mg/kg。分别于清醒状态和麻醉各时点脱臼处死,灌注固定,取脑,冠状位冰冻切片,行全脑pERK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结果显示:与未麻醉对照组相比,异丙酚麻醉5min组小鼠脑内感觉运动皮质、扣带皮质、梨状皮质、嗅周皮质及海马的pERK1/2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杏仁中央核、终纹床核卵圆亚核、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部、缰外侧核和中脑E-W核等均较未麻醉组显著升高(P<0.01)。清醒5min后与麻醉组相比,各脑区/核团的pERK1/2表达除海马外均明显恢复(P<0.05);清醒1h后除海马外各脑区/核团的pERK1/2表达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本研究表明异丙酚能引起小鼠脑内一些脑区和核团的ERK1/2磷酸化水平随麻醉过程发生变化,提示ERK1/2磷酸化可能参与全身麻醉的作用过程。相关脑区和部位可能与全麻药的中枢作用靶位或麻醉的应激效应调控有关。
李刚成丹丹张西京朱正华段小莉王百忍熊利泽
关键词:异丙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小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