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秀峰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冰川
  • 4篇地貌
  • 4篇青藏高原
  • 4篇冰川地貌
  • 3篇测年
  • 2篇第四纪
  • 2篇第四纪冰川
  • 2篇山地
  • 2篇青藏
  • 2篇末次冰期
  • 2篇OSL
  • 2篇OSL测年
  • 2篇冰期
  • 1篇中国第四纪冰...
  • 1篇山西北部
  • 1篇年代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青藏高原东缘
  • 1篇青藏高原及邻...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7篇殷秀峰
  • 4篇赵井东
  • 3篇沈永平
  • 2篇焦克勤
  • 2篇王杰
  • 2篇郑本兴
  • 2篇伍云飞
  • 1篇王学军
  • 1篇张强弓
  • 1篇童银栋
  • 1篇江合理
  • 1篇康世昌
  • 1篇李忠勤
  • 1篇张巍

传媒

  • 4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秦岭迭山西北部冰川地貌分布及其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迭山西北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属西秦岭山脉的西段.在海拔3 700m以上保存有类型较为齐全的冰蚀地形(冰斗、刃脊、U形谷、悬谷、粒雪盆、鲸背岩与基岩磨光面等)与冰碛地形(侧碛垄与终碛垄).采用野外考察、遥感影像解译与填图等方法对该区的冰川地貌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基于研究区冰川地形分布与特征,结合青藏高原现代的抬升速率、邻近山地冰川地形的年代学资料以及其他古环境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该区的古冰川发育于末次冰期,末次冰期最盛期是其最主要的形成期.冰川最盛时面积约38km2,为具有暖底性质的冰帽冰川.
赵井东王杰沈永平殷秀峰伍云飞
关键词:冰川地貌末次冰期冰帽青藏高原东缘
东天山黑沟流域冰川沉积序列及OSL测年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黑沟源于东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博格达峰的南坡.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中,该流域的冰川均发生过多次规模较大的进退,在谷中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冰川沉积序列.这些冰川地形包含有重要的古气候变化信息,对其研究可重建黑沟流域的冰川演化史.应用OSL对该流域的冰川沉积物进行定年,测定结果表明冰水沉积物(沙质透镜体)比冰碛物更适宜应用单片再生剂量(SAR)测年技术进行测定.基于测得的年龄并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可初步得出:晚第四纪期间,黑沟流域共发生了5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作用,分别为全新世期间的小冰期(16世纪以来冷期的冰进)与新冰期(距今3~4ka的冰进),末次冰期晚冰阶(MIS2)与早冰阶(MIS4)以及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
殷秀峰赵井东伍云飞
关键词:OSL测年冰川地貌第四纪冰川
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研究进展
2016年
大气汞浓度监测日益受到重视,使用主动监测系统进行大气汞浓度监测需要持续电力供应,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且仪器普遍昂贵,因此不适宜在环境恶劣或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地区进行,也难以进行大范围高密度布设。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由于造价便宜、不易受恶劣环境影响、采样过程中不需要人力及电力设施支持,可以在偏远地区实施无人值守监测,应用空间广泛。大气汞被动采样器在近年发展迅速,针对不同形态汞浓度监测有多种类型采样器。本文回顾已有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研究,针对各采样器的设计原理、采样效率及其在大气汞监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述。
殷秀峰康世昌张巍童银栋王学军张强弓
关键词:大气汞被动采样器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现状与争议——兼记首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被引量:13
2013年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最积极的外营力之一,对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中冰川进退留下的丰富且形态独特的冰川地形的研究,不仅能重建古冰川时空演化的规律,在构造活跃的山区还可为山体抬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2012年8月,中国从事冰川地貌与环境变化研究的学者相聚兰州,总结了以技术定年为主要特征的第四纪冰川研究新阶段取得的成绩与突破,并探讨了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代表认为,可对冰川地形进行直接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发展,现阶段及今后应着重加强与开展如下几个方面工作:1)精确年代学框架的建立是现阶段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重点;2)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最老冰碛的追溯及其年代测定是回答我国第四纪冰川开始发育的关键,也是理解青藏高原构造抬升与冰期气候耦合的内在要求;3)我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澄清,科普工作亟待加强.
赵井东王杰殷秀峰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冰川地貌青藏高原
阿尔泰山喀纳斯河流域末次冰期OSL年代学新证被引量:12
2012年
布尔津河支流喀纳斯河源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处友谊峰的南坡,为额尔齐斯河的重要源区.友谊峰连同奎屯峰等高峰形成了阿尔泰山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在第四纪期间,这些冰川都发生了规模较大的进退,在河谷中留下了形态较为清晰的冰川地形.应用OSL单片再生剂量测定技术对采自主U型谷两侧的高大侧碛垄进行了定年,测年结果分别为(27.2±2.0)ka(K-1)与(16.1±1.5)ka(K-2).基于地貌地层学原理、并结合已有的年代学资料(OSL与14 C)与古气候研究资料,末次冰期以来喀纳斯河流域共有5次规模较大的冰进,分别为小冰期、新冰期、末次冰期晚冰阶(MIS 2)、末次冰期中冰阶(MIS 3中期)与末次冰期早冰阶(MIS 4).
江合理赵井东殷秀峰李忠勤康剑孙吉舟
关键词:OSL测年冰川地貌末次冰期
再论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对第四纪冰川发育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高原隆升对气候、冰川发育的影响及其与第四纪冰川演化的关系。指出山地上升时期、幅度不同对各山地冰期次数、冰川规模、冰川物理特征的影响,冰川发育的同时性与异时性问题。把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类型分为喜马拉雅型、昆仑型、...
郑本兴沈永平焦克勤殷秀峰
关键词: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及邻区山地冰碛测年的新进展和问题
20世纪以来,第四纪冰碛测年方法大量涌现,先后出现冰碛地衣测年、冰碛14C测年、石英砂热释光(TL)测年、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光释光(OSL)测年,还有10B、26Al、36Cl、3H、21Ne等核素测年方法。这...
焦克勤郑本兴沈永平殷秀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