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波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冬小麦
  • 4篇小麦
  • 2篇单季稻
  • 2篇单季稻田
  • 2篇稻田
  • 2篇麦田
  • 2篇控水
  • 2篇季稻
  • 2篇耕作
  • 2篇耕作方式
  • 2篇CH
  • 1篇冬小麦田
  • 1篇氧化亚氮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增温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技术
  • 1篇水分
  • 1篇田间
  • 1篇通量

机构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省发展和...

作者

  • 7篇江波
  • 6篇杨书运
  • 4篇马友华
  • 3篇杨小兵
  • 3篇陈晓龙
  • 2篇左怀峰
  • 2篇贺非
  • 1篇王俊
  • 1篇钱坤
  • 1篇颜晓元
  • 1篇严平
  • 1篇马静
  • 1篇张鑫童
  • 1篇汪海鸥
  • 1篇高琳
  • 1篇杨威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冬小麦田间控水对土壤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2012~2013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巢湖农业实验站,利用小区实验研究了不同田间控水措施对冬小麦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常规耕作(CG)、浅沟控水(CQ)、深沟控水(CS)4种处理。结果表明:(1)冬小麦生育期内,农田排干控水可显著改变土壤的CH4和N2O排放特征,不同控水处理之间CH4排放差异显著(P<0.05),N2O排放差异极显著(P<0.01);(2)CQ、CS处理的CH4吸收能力分别比CK高1.6%、20.9%,排干控水提高了土壤CH4的吸收能力;(3)CQ和CS的N2O排放量分别比CK增加了61.0%和70.6%,排干控水提高土壤N2O的排放量;(4)地表温度和5 cm土温是影响CH4和N2O通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各处理CH4吸收通量和N2O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提高温度有助于提高CH4吸量,但也增加了N2O排放;(5)与CK相比,CG、CQ、CS都实现了增产,但CG、CS排放温室气体的GWP显著高于CK,而CQ则与CK基本相当,CQ在确保增产的情况下实现了温室气体减排,是适用于该地区的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杨小兵江波殷寒旭康童茜高琳范东福陈晓龙汪海鸥马友华杨书运
关键词:甲烷氧化亚氮
基于AOD数据的秸秆焚烧监测被引量:7
2015年
秸秆焚烧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with particle siz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 microns,PM10)的浓度。首先,分别从秸秆焚烧火点、10 m风场、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3个方面对发生在安徽及周边省市的2009年6月1—9日PM10污染事件进行机理分析;其次,利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模式对2009年6月5日阜阳市出现的PM10污染事件进行后向轨迹分析;最后,对火点密度与AOD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焚烧火点、10 m风场及AOD之间存在一致性,这表明使用AOD数据对秸秆焚烧进行监测是可行的;2009年6月5日阜阳市出现的PM10污染事件中有外来污染物的输入,污染物来自阜阳西部、河南中部、东南部和湖北北部、东部,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区域秸秆焚烧的联防联控;火点密度与AOD值之间有正相关性,这表明秸秆焚烧可显著提高区域的AOD值。
范东福杨书运吴必文范东勤王俊江波陈晓龙
关键词:秸秆焚烧
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田N_2O排放特征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G)、免耕(CB)、秸秆还田(CJ)4种处理小麦田的N_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监测,同时测量土壤温度、水分及NH+4等相关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4种处理方式下麦田N_2O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N_2O排放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空白对照各处理N_2O的排放通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小。(2)在小麦生长季,4种处理方式下的农田均表现为N_2O的排放源。与空白对照相比,常规耕作、免耕和秸秆还田处理下N_2O的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0.89 kg·hm^(-2)、0.41 kg·hm^(-2)和1.02 kg·hm^(-2)。(3)气温和土壤5 cm、10 cm温度与N_2O排放通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而温度不是影响麦田N_2O排放的限制性因素。各处理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均呈现正相关(P<0.05)。通过对比几次降水与施肥前后N_2O排放通量的关系,发现降水后施肥能显著减少N_2O排放。降水引起的土壤水分增加是影响N_2O排放通量剧烈变化的因素。(4)免耕和秸秆还田分别在N_2O减排与小麦增产方面效果最好。N_2O减排与小麦增产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秸秆还田处理效果最优。
陈晓龙杨威江波殷寒旭杨小兵杨书运马友华
关键词:N2O排放冬小麦田耕作方式土壤水分
不同施肥技术对单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以麦茬稻田为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巢湖地区常规施肥、高产施肥、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控失肥4种肥料处理下稻田CH4和N2O的排放进行测定,研究控失肥和脲酶抑制剂两种技术措施对单季稻CH4和N2O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CH4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没有明显不同,但排放量大小有明显差异;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与控失肥处理的CH4季节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8.81 g·m-2和32.68 g·m-2,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减少了25.8%和15.8%,而N2O的季节累积排放量没有明显差异。对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分析表明,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与控失肥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2 581.92 kg eqCO2·hm-2和1 561.96 kg eqCO2·hm-2,单位产量的GWP分别减少了29.9%和18.9%,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对于巢湖地区单季稻,高产施肥+脲酶抑制剂和控失肥处理对于粮食增产和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具有一定的作用。
贺非马友华杨书运江波左怀峰颜晓元马静
关键词:肥料CH4N2O
冬季麦田控水对后季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稻田是大气CH4和N2O的重要排放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单季稻产区,关于该地区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通量及其季节变化已有大量研究,但冬季麦田排干控...
江波
关键词:单季稻田
耕作方式对圩区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4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常规耕作和对照)对巢湖流域圩区农田生态系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C02、CH4和N20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法对不同耕作处理下的C02、CH4和N20排放通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下的C02、CH4、N20的排放/吸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各处理CO2的平均吸收通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H4、N20的平均排放/吸收通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乳熟到蜡熟期是白天C02通量由负值向正值的转换期,和对照相比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常规耕作的作物产量分别提高了3.3、1.5和3.9倍,且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各种耕作处理下的CH4排放通量均在一0.3~0(mg·m^-2·h^-1)之间波动,与对照比较,保护性耕作累计吸收量要高16个百分点,相关分析显示,除秸秆还田外,各处理的CH4的吸收率与5cm土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N20是麦田生态系统主要排放源,保护性耕作与对照相比N20排放率降低了12%,而秸秆还田、常规耕作与对照相比N20排放率分别增加了35%和61%;(5)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常规耕作的N20单位产量排放量分别降低了4.31μ·g^-1、3.36μg·g^-1和2.70μg·g^-1。
江波杨书运马友华贺非左怀峰范东福杨小兵
关键词: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耕作方式
安徽沿淮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冬小麦精准播期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确定安徽沿淮地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精准播种期。[方法]利用气象资料,结合冬小麦高产播种要求,对安徽省沿淮地区的冬小麦精准播期的可预测性进行研究。[结果]该地区适宜播期呈推迟趋势,每10年变化率约1.75 d,气候变暖是播期推迟的根本原因;播期在年际之间存在较大波动,非规律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温度变化的规律性和后效性使冬小麦的播期具有可预报性。认为沿淮地区宜选用10月15日以后5 d滑动平均温度首次降到17℃以下作为冬小麦适宜播种指标;常规气象预报具有的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实现冬小麦精准播期的预报。[结论]该研究可为安徽沿淮地区冬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借鉴。
杨书运严平钱坤江波张鑫童
关键词:冬小麦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