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伟峰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波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宁波市冬季PM_(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了解宁波市大气中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2年冬季在宁波5个环境受体点采集PM2.5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多种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金属元素和碳等组分的含量,并使用PMF模型对宁波市PM2.5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宁波冬季PM2.5浓度较高,5个点位PM2.5中主要化学组分均为有机物、SO42-、NO3-、NH4+和元素碳,约占PM2.5总质量浓度78.2%~92.4%。对宁波市PM2.5有重要贡献的源类分别为钢铁冶炼源、混合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二次硝酸盐、高氯源、机动车排放源、重油燃烧源和二次硫酸盐,其分担率分别为5.6%、3.3%、3.2%、28.8%、6.8%、22.2%、0.7%和29.4%。
- 俞杰汪伟峰周军许丹丹赵倩何凌燕
- 关键词:SOC源解析
- 宁波市区冬季大气颗粒物及其主要组分的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宁波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变化特征,于2010年1月20-30日进行了加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区大气中PM10和PM2.5质量浓度较高,其中PM2.5/PM10为0.5~0.85.对PM10和PM2.5采样膜分析,水溶性粒子和含碳组分分别占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56.7%和66.9%,其中二次污染的水溶性离子SO42-、NO3+和NH4+是PM10和PM2.5中浓度较高的离子组分;PM25样品中OC与EC的相关性较好,表明OC与EC的来源相对一致,可能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的贡献;但PM10样品中OC与EC的相关性较差,表明其来源相对复杂;其中SOC的浓度占OC的13% ~35%,说明宁波市区冬季导致二次污染的光化学反应不活跃.
- 汪伟峰俞杰许丹丹周国韧
- 关键词:灰霾PM10PM2有机碳无机碳
- 一种多功能一氧化碳检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一氧化碳检测系统,属于气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一氧化碳气体检测设备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一氧化碳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室、第一管路、电磁阀、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发射器、切断...
- 俞杰许丹丹汪伟峰冀建树周林斌傅晓钦
- 文献传递
- 生物毒性检测系统在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我市水体造成的危害,对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类、农药类等特征污染物对水质毒性的研究,对各类污染物水质生物毒性的进行研究建立毒性评估模型及其指标体系,以便在事故中快速了解污染扩散范围以及确定污染物造成的毒性危害,为水环境应急监测污染事故的及时处置争取宝贵时间和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许丹丹屈晓萍汪伟峰冯焕银傅晓钦俞杰
- 关键词:生物毒性发光菌特征污染物
- 一种基于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的大气颗粒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的大气颗粒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有特定粒径范围大气颗粒物样品滤膜的获取、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以及浓度的计算。本发明根植于已建立的国...
- 徐梦侠徐能斌樊颖果杨炳建李申杰朱丽波徐国津俞杰汪伟峰许丹丹
- 文献传递
- 宁波城郊NO2、SO2和PM10污染水平和时空分布的研究
- 对宁波市区和滕头村SO2、NO2和PM10的连续1年的监测基础上,探讨了市区和郊区大气污染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滕头村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市区,滕头村月均浓度低于市区;市区和滕头村日变化特征存在明...
- 汪伟峰俞杰许丹丹周国韧
- 关键词:大气监测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的大气颗粒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的大气颗粒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有特定粒径范围大气颗粒物样品滤膜的获取、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以及浓度的计算。本发明根植于已建立的国...
- 徐梦侠徐能斌樊颖果杨炳建李申杰朱丽波徐国津俞杰汪伟峰许丹丹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颗粒物连续监测仪和气固相分配模型的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物连续监测仪和气固相分配模型的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及参数获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气固相分配模拟和浓度计算。本发明在利用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监测大气固相持久性有...
- 樊颖果徐梦侠李申杰杨炳建钱飞中俞杰汪伟峰许丹丹张倩
- 文献传递
- 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消减变化被引量:50
- 2010年
- 2008年中国科学院京津冀大气环境监测网圆满完成奥运会前后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任务.监测结果表明,夏季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呈现高浓度臭氧与高浓度细粒子叠加的高氧化性区域污染,SO2,PM2.5,NO2,O3_8hmax(8h滑动平均最大值)与Ox夏季浓度均值分别为(22±11),(90±40),(25±5),(136±35)与(112±21)μg/m3.奥运会时段北京及周边地区SO2,PM2.5,NO2,O3_8hmax与Ox京津冀区域平均值分别为(13±4),(56±28),(23±4),(114±29)与(95±17)μg/m3,大气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对比奥运会前夏季均值,分别下降了51.0%,43.7%,12.5%,20.2%,18.9%,实现了"绿色奥运"的大气质量控制目标.奥运会后,随着临时大气污染管控措施的取消,北京及周边地区SO2,PM2.5及NOx浓度均显著反弹上升。
- 辛金元王跃思唐贵谦王莉莉孙扬王迎红胡波宋涛吉东生汪伟峰李亮刘广仁
- 关键词:大气复合污染臭氧细粒子绿色奥运
- 宁波市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季节变化及来源分析
- 为了探讨宁波市大气颗粒物中浓度水平与季节变化,从2010年1月、5月、8月、11月分季节采集了宁波市大气中PM10样品,在宁波连续观测了PM10以及有机碳、元素碳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宁波全年各季碳气溶胶污染变化特征;PM1...
- 许丹丹屈晓萍汪伟峰俞杰
- 关键词:大气监测可吸入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污染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