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丽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发现及护理
- 2008年
- 汪国丽罗志萍
- 关键词:创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护理
- 肺泡灌洗联合肺吹气与单纯肺泡灌洗治疗肺不张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联合肺吹气治疗肺不张与单纯肺泡灌洗治疗肺不张的临床疗效区别及临床意义。方法各种原因导致的肺不张病例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分别进行肺泡灌洗联合肺吹气治疗肺不张(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肺泡灌洗治疗肺不张(单纯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次数、治愈率、好转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73次,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93.7%、98.4%;单纯治疗组治疗101次,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80.9%和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
- 傅志华汪国丽刘巧芬
- 关键词:肺不张
- 42例脑死亡后心跳停止时间观察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脑死亡后患者的心跳停止时间。方法对符合临床脑死亡标准者进行动念脑电图(EEG)检查(1~2次/d),直至EEG呈一条直线,24h后复查EEG仍呈一条直线者,记录、统计各例患者EEG检查呈一条直线的时间及心跳停止时间。结果42例符合脑死亡标准,心跳停止时间为19~359h。结论基于本地医疗条件及现状,一旦处于脑死亡状态,均于15d内出现心跳停止,心跳能维持9d者所占比例较大。
- 叶忠亮傅志华汪国丽
- 关键词:脑死亡心跳停止
- 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儿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效能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儿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随访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划分为不良预后组(24例)和预后良好组(72例)。对比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通过疼痛数字评分表(NR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后及术后3个月时疼痛程度的差异;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评估患儿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再体验症状、回避/麻木症状及警觉性增高症状的阳性率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PLR)及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儿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骨折部位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3,P<0.05);与预后良好组患儿相比,不良预后组患儿术后3个月平均NRS(3.08±1.10 vs.2.49±1.01,t=2.459,P<0.05)及VAS评分(3.25±1.22分vs.2.63±0.88分,t=2.719,P<0.05)均显著较高;与预后良好组患儿相比,不良预后组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显著较高(16.67%vs.4.17%,χ^(2)=4.161,P<0.05);与预后良好组患儿相比,不良预后组患儿平均术后血清CRP(1.93±0.53 vs.1.59±0.51,t=2.739,P<0.05)及PCT水平(1.33±0.45 vs.1.10±0.36,t=2.556,P<0.05)均显著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儿术后3个月NRS(r=0.259,P<0.05)、VAS评分(r=0.288,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r=0.208,P<0.05)、术后CRP(r=0.261,P<0.05)及PCT水平(r=0.230,P<0.05)与预后不良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儿术后3个月NRS(OR=1.561,P<0.05)、VAS评分(OR=1.825,P<0.05)较高、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较高(OR=2.56
- 罗志萍汪国丽刘欢
- 关键词:患儿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
- 64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叶忠亮傅志华汪国丽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 基于系统论的城乡医院帮扶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以丽水市中心医院为例
- 2013年
- 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大背景下,对城乡医院帮扶机制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以系统论为视角讨论了城乡医院帮扶机制的构建理论,提出了由七要素所构成的城乡医院帮扶机制整体框架,探讨了城乡医院帮扶机制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在此基础上,应用所构建的城乡医院帮扶机制系统理论对丽水市中心医院的帮扶机制进行了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现有帮扶机制中的闪光点和短板。最后还为城乡医院帮扶机制的未来研究指出了方向。
- 汪国丽
- 关键词:系统论帮扶机制
- 木芙蓉叶不同加工方法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木芙蓉叶不同加工方法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鲜叶直接加工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利用木芙蓉作制剂时,最佳的是鲜叶直接入药。
- 傅军霞吴坚可汪国丽
- 关键词:木芙蓉叶不同加工方法总黄酮
- 脑死亡后31例心跳停止时间观察分析
- 目的观察脑死亡后患者的心跳停止时间。方法对符合临床脑死亡标准者进行动态的脑电图(EEG)检查(1~2次/天),直至EEG 呈一条直线,24小时后复查(EEG)仍呈一条直线者,记录、统计各例患者EEG 检查呈一条直线时间及...
- 叶忠亮傅志华汪国丽
- 关键词:脑死亡心跳停止
- 文献传递
- 64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菌,本菌的分离阳性率在非发酵菌中位居首位, 该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作者对64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作一分析,以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参考。
- 叶忠亮傅志华汪国丽
- 文献传递
- 辛伐他汀和六味能消胶囊治疗高血脂症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六味能消胶囊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优于单用西药。
- 梁铁美汪国丽吴坚可
- 关键词:高血脂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辛伐他汀六味能消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