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明虹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3篇血小板
  • 3篇妊娠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3篇病理
  • 2篇预后
  • 2篇上皮
  • 2篇上皮性
  • 2篇胎盘
  • 2篇胎盘病理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瘤
  • 2篇平滑肌瘤病
  • 2篇子宫内膜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机构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沈明虹
  • 4篇段华
  • 4篇孙阳
  • 2篇杨茵
  • 2篇刘佳华
  • 1篇林靓
  • 1篇林美姜
  • 1篇汪沙
  • 1篇郭银树
  • 1篇李丽玲
  • 1篇林晶
  • 1篇赵月明
  • 1篇陈豪
  • 1篇陈燕萍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时机选择在改善妊娠结局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同时对相关细胞因子与胎盘病理进行检测,以探讨补体活化对抗磷脂抗体介导妊娠合并SLE胎儿不良结...
沈明虹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因子胎盘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法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负压吸引术后妊娠物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术后发生妊娠物残留的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7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负压吸引术后是否发生妊娠物残留分为残留组(23例,13.1%)、无残留组(153例,86.9%),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妊娠物残留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结果残留组的孕囊最大径较无残留组明显增加[39.0(29.5,49.0)mm比26.0(18.3,36.0)mm,P<0.001];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明显薄于无残留组[1.3(0.2,1.8)mm比2.0(1.3,3.2)mm,P<0.001];CSP患者行负压吸引术中出血量≥200ml的概率比较,残留组明显高于无残留组(39.1%比4.6%,P<0.00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OR=0.394,95%CI:0.227~0.685,P=0.001)、术中出血量(OR=12.401,95%CI:3.514~43.758,P<0.001)与CSP患者术后发生妊娠物残留风险显著相关。列线图显示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越薄且术中出血量≥200ml,患者发生妊娠物残留的概率越高。结论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薄、术中出血量≥200ml是CSP患者负压吸引术后发生妊娠物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列线图,可为CSP患者后续的随访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沈明虹李丽玲
关键词:负压吸引术妊娠物残留
原发女性生殖道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女性生殖道淋巴瘤(PLFGT)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1例PLFG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患者中位年龄66岁(49~77岁),临床症状包括盆腔包块(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5例)及腹痛(2例)等。所有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均升高,伴血清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6例)。影像学检查附件区/子宫肿物均呈实性占位,且多为大病灶,可伴丰富血流(6例),腹水少见(2例)。原发卵巢淋巴瘤4例,原发子宫/子宫颈淋巴瘤4例,卵巢与子宫同时受累3例。临床分期:ⅠE期2例,ⅡE期1例,Ⅳ期8例。(2)病理特征: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治疗:行手术探查8例,其中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减瘤术7例,行右侧附件切除+腹膜活检1例;诊断性刮宫2例;子宫颈活检1例。术后化疗9例,未化疗2例。(4)预后:无瘤生存7例,死亡4例,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1~81个月)。结论:PLFGT较少见,常以妇科相关症状就诊,多表现为盆腔较大实性肿物,可伴血清LDH及CA125升高,手术的目的主要为明确诊断,治疗上以化疗为主。
沈明虹段华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淋巴瘤预后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组织再生修复机制及其在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的新探索被引量:12
2022年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浓缩物,是近年来组织再生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PRP可释放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能够有效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可引起月经异常、不孕及反复流产等,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生殖和生理功能,而且现有治疗措施无法确切实现子宫内膜的再生修复。因此,近年来的研究对PRP在IUA子宫内膜再生修复中的作用进行新探索,显示PRP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修复。本文将从RPP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机制、应用现状及其在IUA子宫内膜再生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沈明虹沈明虹段华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粘连
补体活化对SLE孕妇胎儿不良结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介导的补体活化与胎儿不良结局的关系,以改善SLE孕妇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产科收治的16例妊娠合并SLE患者和20例正常妊娠活产孕妇(对照组)产后的胎盘,对胎盘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C1q及C4d表达。结果:SLE孕妇胎盘镜下观察均可见绒毛组织不同程度退变、局部梗死、灶性钙化及不同程度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胎盘免疫组化C4d染色结果显示,16例SLE孕妇中9例胎盘母儿交界处弥漫性染色、7例局灶性染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免疫组化C1q染色结果显示,SL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C4d弥漫性染色的9例SLE孕妇中FGR发生率(55.6%)及早产发生率(66.7%)均高于C4d局灶性染色者,C4d染色阴性的对照组未发现FGR及早产病例。结论:SLE孕妇胎盘母儿交界处C4d大量沉积与围产儿不良结局密切相关,C4d可作为自身抗体介导的妊娠合并SLE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生物标记,为有不良妊娠结局的SLE患者再次妊娠的治疗提供依据。
沈明虹杨茵孙阳林靓林晶陈燕萍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胎盘病理免疫组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时机选择在改善妊娠结局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探讨妊娠合并SLE的最佳受孕时机,加强孕期监护,以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03-01~2012-12间收治的46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LE患者妊娠时所处疾病状态分为指导性妊娠组与非指导性妊娠组。比较指导性妊娠组与非指导性妊娠组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妊娠结局、并发症及分娩方式;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对照组)与指导性妊娠组及非指导性妊娠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指导性妊娠组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高于指导性妊娠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小于指导性妊娠组(P〈0.05)。非指导性妊娠组孕期并发症如感染、心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指导性妊娠组。指导性妊娠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小于对照组,早产、FGR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孕前病情控制不佳,孕期易出现狼疮活动,妊娠并发症多,因此选择缓解期及控制期受孕是SLE妊娠成功的重要因素;SLE患者妊娠后妊娠丢失率高,妊娠结局不良,易出现并发症,孕期应加强母儿监护。
沈明虹杨茵孙阳
关键词:妊娠时机系统性红斑狼疮
未足月胎膜早破1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因、临床治疗及母婴结局。方法对17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28~31+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早产儿感染、窒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P〈0.05);32~34+6孕周患者的保胎治疗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 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病率,保胎意义显著,同时亦增加了宫内感染及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P〈0.05);35~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新生儿窒息、NRDS的发生率与未保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引产史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因素;围生儿的结局与孕周密切相关,对不同孕周末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
沈明虹赵月明林美姜
关键词:胎膜早破未足月
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性双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性双癌(SEOC)是同期原发于子宫内膜与卵巢的两个独立性肿瘤,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由于现有病理诊断标准的局限性,易误诊为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或转移性卵巢上皮性癌;然而SEOC与转移性癌的治疗及预后不尽相同,可能导致过度诊断与治疗。虽然近年来的分子研究提示,SEOC可能为转移性肿瘤,但对于此类肿瘤“限制性转移”的机制尚无法阐明,也无法解释其较转移性肿瘤预后好的原因,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从近年来SEOC的诊断、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SEOC与Lynch综合征的关系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沈明虹段华汪沙
关键词:转移性肿瘤病理诊断标准LYNCH综合征卵巢上皮性癌转移性癌子宫内膜
上皮性卵巢癌HMGB3表达及预后价值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3(HMGB3)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其与EO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GEPIA2、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HMGB3在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UALCAN分析HMGB3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利用TIMER 2.0分析HMGB3表达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分析HMGB3基因与PARP1、PARP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EOC组织中HMGB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2)HMGB3高表达EO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显著优于HMGB3低表达患者(P均<0.05);3)HMGB3高表达与CD4^(+)T细胞、CD8^(+)T细胞的高丰度相关(r=0.191,0.153,P均<0.05);4)HMGB3基因与PARP1、PARP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308,0.398,P均<0.001)。结论 HMGB3在EOC组织中显著上调,其高表达预示EOC患者预后良好,并与PARP1、PARP2基因表达相关,可作为EOC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沈明虹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生物信息学预后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15-12-31收治的5例LPD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结果 5例病例中4例有子宫肌瘤相关手术史。4例无自觉症状,以"盆腔包块"就诊,术前考虑盆腔肿物来源于卵巢可能性大,仅1例因"子宫肌瘤"就诊,有经量多表现。3例肿瘤生长于盆腔腹膜表面,2例肿瘤种植于膀胱及直肠表面脏腹膜。5例病例均行肿物切除术(腹腔镜/经腹);术后病理回报均符合平滑肌瘤。结论 LPD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术前容易误诊;LPD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或肿瘤减灭术),辅以药物的治疗,如GnRHa及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以抑制肿瘤生长及降低复发。
沈明虹刘佳华孙阳
关键词: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子宫平滑肌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